诗歌写作教学策略浅谈
2016-11-15陈太霞
陈太霞
【摘 要】
诗歌自古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种文学样式。长久以来,我们的诗歌教学大多只停留在鉴赏的层次,却忽略了对学生诗歌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本文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激发写作兴趣、积累写作材料、设置写作抓手三个方面初步对高中生的诗歌写作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
诗歌写作 兴趣 材料 抓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拥有很多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诗篇。然而如今诗歌的发展却呈现出衰退之势,尤其是古典诗歌,虽然在中小学课本中选入了一定量的诗歌,诗歌鉴赏题也是考试中的必考题。但诗歌鉴赏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仍是难点,究其原因还是学生读的诗歌太少,研究的太少,能创作的就更加寥寥无几了。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以“诗教”为特色的学校,一直致力于诗歌鉴赏与创作的研究。下面就从古典诗歌的创作来谈谈一些教学中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产生创作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写诗热情,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产生兴趣以后,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1.不要就诗论诗,学习一首诗时尽量拓展一首诗的外延。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诗歌时除了讲解诗歌自身内容以外,要更多的搜集与之相关的一些知识。如:作者的故事、写作背景等等。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诗词活动。笔者所在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一次全校性的诗词活动,比如模仿电视真人秀“我爱记歌词”栏目,开展我爱记诗词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学校形成浓厚的诗词学习、创作氛围。平时还可以组织一些诗歌朗诵会、诗词品鉴会等活动。
3.利用宣传阵地,推出优秀作品。利用学校的橱窗、走廊、校刊校报。把学生创作出的优秀诗歌展示出来。还可以把学生作品向更高级别的报刊杂志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的形式,是非常大的鼓励。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实践中体验到学习诗歌的快乐之处,必然对诗歌产生持久的学习、创作热情。
二、积累材料,让学生掌握诗歌创作的相关知识
1.多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平时要让学生多去读诗,读了大量的诗歌以后,对诗歌的节奏、韵律和语言就会有所感悟。也能够了解不同题材的诗歌会有一定的创作规律。
2.教师对于一些诗歌的常识和规律要给予一定的讲解。比如:诗歌的格律,古代诗歌对格律是有严格要求的,要让学生掌握诗词对于格律的基本要求,这样学生创作出的诗歌才不至于贻笑大方。再如:诗歌的艺术手法、诗歌的意象以及不同题材诗歌的创作规律等。都需要教师进行指点。这样才能让学生走上真正的诗歌创作之路。否则,写出的诗歌难免会有浅陋、粗俗之风。
三、设置抓手,让学生轻松走入创作
指导学生创作诗歌,老师要动心思为学生设置一些抓手,这样学生入手创作会更加容易,更有针对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找到诗歌创作的门径。
1.以文章改诗。有些文章写的非常具有诗意,教师可以多搜集这样的文章,把它们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选取文章意向,运用适当的手法,把文章改成一首诗。如:《桃花源记》一文,笔者要求根据文意写一首诗。有学生写道:“芳林密幽处,溪涧有洞天。晋人说秦语,绝讯山河间。”体不同而情理相似。
2.为画面配诗。苏轼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古以来诗画不分家。学生写诗往往会流于浅白,缺乏形象感。给画面配诗既能培养学生意象的捕捉能力,又能引导学生往画面深处挖掘诗的意蕴。比如,给学生提供一幅水墨画,让学生看图悟诗,思考这样的几个问题:图中有哪些意象、他们是什么样的情态特点、你想到了什么,等等。
3.给生活写诗。白居易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说的就是写文章和写诗都要能够反映现实生活。所以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发现和感悟以诗歌的形式写下了。笔者经常会让学生用诗歌来记录生活。当学生以诗歌形式表达自己所感所知的时候,他已经开启了诗歌殿堂的大门。
通过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会创作出更多的优秀诗作,也希望更多人的参与,更希望诗歌写作教学能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愿有更多的学生通过写诗训练焕发出生命的激情和创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