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的表现及历史作用
2016-11-15郭现军
郭现军
摘 要: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特质,本质上是一种经验理性,其形成取决于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历史文化背景。实用理性涵盖了国人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经验直觉的思维方式、重人事轻鬼神的人生信仰等。实用理性精神对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民族精神的形成,对于中国文化多元化、连续性特征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精神动力作用;但也存在功利主义等的不足。
关键词:实用理性;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作用
中图分类号:K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9-0093-05
“所谓‘实用理性就是它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做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情欲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主张以理节情的行为模式,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乐观进取又清醒冷静的生活态度。”①自从李泽厚“实用理性”概念提出以来,学界对这一概念积极响应,借助这一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然而对实用理性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并不多见。②基于此,笔者尝试围绕其表现及历史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进行专门探讨,借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
一、实用理性的内涵与源起
与古希腊和印度文化中的先验理性、宗教理性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实质上是一种世俗经验理性。作为一种经验理性,实用理性指的是“合理性”与“理性能力”,而“理性能力是指力图尽最大能力做我们在该情况下(实际)能设法做到的”③。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精神包含了人的知、情、意结构。从民族文化精神来说,实用理性包含了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人生信仰等。
实用理性的形成与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关。雅斯贝斯的“轴心期理论”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历史的“轴心期”,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三个地区,人类意识开始进行反思,产生了延传至今的各种基本思想,建立了宗教,实现了“哲学的突破”。“哲学的突破”奠定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价值,成为以后该地区文化与历史发展的基因。④中国古代“哲学的突破”也实现于这个时期,是通过百家争鸣的方式实现的。
这一时期产生了儒、墨、道、法、名、阴阳、兵、农等各家学派,这些学派看似学说分立甚至互相对立,其实要解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国家如何能够走向统一。用司马谈的话来说是“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⑤
儒家主张建立一个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自己所在的等级上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等级和等级之间和谐相处,整个社会和而不同。儒家实现社会理想的途径是礼法并用、正名、为政以德等。这一基调由孔子奠定,之后孟子、荀子的人性善恶论,以及《大学》《中庸》的天命、性、道等哲学思维都是在为这一政治理论及其实现寻找终极依据。
法家希望建立以君主为核心的君、臣、民为基本结构的社会,以法、术、势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作为其哲学基础的人性恶也是为这些手段提供人性依据。道家是哲学意味最为浓厚的学派,“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⑥。无非是为了说明矛盾的转化规律,是为了给其无为而治的君人南面之术寻找哲学依据。墨家作为下层劳动人民的代表,提出了尚同、尚贤、兼爱、非攻等政治主张,代表其哲学思维的天志明鬼思想无非表明其政治主张源自于上天的意志。
也就是说,产生于先秦时期的实用理性,是为实用或使用而思辨,而不是为思辨而思辨,与古希腊的“理论理性”或“思辨理性”有着根本不同。因而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社会政治文化、道德文化,“是以研究人为中心的‘人学”⑦,“是超世间底。所谓超世间的意义是即世间而出世间”⑧。这一特性也决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在之后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不曾出现脱离现实政治和人生的学说。
二、实用理性的主要表现
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实用理性集中表现在国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和人生信仰等几个方面。
1.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李泽厚指出,实用理性精神的最大特点就是崇尚实用,“具有极端重视现实实用的特点”⑨。这种理性精神常常表现为一种讲求实效、不尚空谈的务实精神。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在思想学术上的表现,就是经世之学发达,而难以产生纯粹思辨的理论体系。比如,代表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发展成就的汉代新儒学、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本质上都是关怀现实的政治理论。
汉代新儒学以董仲舒为代表。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政治理论,指出人类社会必须遵守天的运行规律。天的主要运行规律是阳尊阴卑、五行相生相克等,因此人类社会也必须遵循君尊臣卑、三纲五常等社会法则。“天下之尊卑随阳而序位。幼者居阳之所少,老者居阳之所老,贵者居阳之所盛,贱者居阳之所衰。”“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⑩
魏晋玄学,看似充满玄想、思辨和空谈,归根结底还是要为君尊臣卑、三纲五常的统治原则和秩序寻求天道依据。如王弼这样解释人类社会尊卑的起源:“屯难之世,阴求于阳,弱求于强,民思其主之时也。初处其首,而又下焉。”B11
朱熹构建的理学体系,不过是将等级尊卑、三纲五常等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规范上升至精神本体高度。正所谓“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B12。
即使是思辨水平最高的佛教,东来之后也被迫世俗化,逐渐吸收了尊君思想、忠孝思想。比如佛“有五戒,去杀、盗、淫、妄语、饮酒,大意与仁、义、礼、智、信同,名为异耳”B13,等等。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使得佛教最终臣服于君王脚下,沦为君主统治天下的工具。endprint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李泽厚认为,中国实用理性讲求以理节情,这种理性精神在人生观念和生活态度上造成了乐观进取、清醒理智的传统。也就是说,实用理性以理智支配情感,表现为清醒理智的人生态度,使人不玄思、不妄想,相信人定胜天,务实进取,刚健有为。
孔子生于乱世,怀揣救世良方,周游天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即使困厄于陈蔡之间,“累累如丧家之犬”,亦不改初衷。B14越王勾践为复国,卧薪尝胆,司马迁为完成鸿篇巨著《史记》,忍受宫刑之辱,都是因为有着执着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汉代之后的察举制、科举制等人才选拔制度,保证了下层民众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上升的途径和实现理想的机会。于是乎,中国历代都涌现出勤奋苦读的典范,许多人凭着积极进取的精神,从一介贫民而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正是因为普通民众的积极进取,才有了社会上下之间的交流互动,才有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生不息,连绵不绝。
3.经验直觉的整体思维方式
实用理性精神在思维方式上表现为经验直觉的整体性思维,而不讲单纯的形式逻辑和抽象分析。
所谓经验直觉思维方式,即思维以感性直观的经验为依据,以具体实际的事物为对象,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列维·布留尔所说的原始思维的特征:“集体表象”“互渗律”和“原逻辑”B15。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往往是以直觉思维方式展开。老子这样描述他所说的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B16对道的认识,只能靠体悟得来,因而老子提出“致虚极,守笃静”B17的体道方式。庄子更是提出“心斋”“坐忘”,“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以至于无”。B18
魏晋玄学家们提出有无之辨。王弼认为“无”是世界的本源,万物的根本。如何认识“无”?王弼提出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等体认方式。明代的心学认为心外无物,“宇宙就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B19,以及“心即理”的命题,强调体察内心、知行合一的认知方式。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产生了多个流派,其中禅宗主张顿悟,其见性成佛的体悟方式,契合了中国人的直觉思维方式,因而后来居上,占据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国本土佛教的代表。
中国古典直觉思维的超逻辑性,或者说实用理性所具有的非抽象、非形式化以及情理不分等特点,归根结底是由中国传统宗法农业社会的生活实践所决定的。宗法农业社会的生活实践注重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得人的思维方式缺乏抽象能力和逻辑特点。
4.重人事轻鬼神的人生信仰
相对于西方(以及印度)的超越性、宗教性理性来说,实用理性关注的是现世人生的世俗生活,缺乏超越性,缺乏对于来世、对于终极问题的关怀。
根据亚斯贝斯“轴心期”理论,实用理性的世俗性是由中国文化实现“哲学的突破”的路向所决定的。亚斯贝斯认为,希腊文化以探寻宇宙本原及其规律为主,这是西方自然哲学的源头;以色列的先知运动突出了“造物主”的观念,认为人间秩序来自上帝旨意;印度的突破则是出世的,以现实世界为虚幻。后来,基督教与希腊古典文化合流,形成了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主体的西方文化。也就是说,印度文化、中世纪西方文化以及后起的伊斯兰文化,其精神价值都寄托于宗教之中。中国古代“哲学的突破”实现以“明道救世”精神批判现实的儒、墨、道三家。因此,中国人的信仰就表现为关注现实人生的鲜明世俗性,正如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B20。
尽管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但是人们崇拜神灵、信仰宗教主要不是为了精神解脱,不是为了彼岸世界的解脱和心灵的得救,而是为了解决现实的民生问题。宗教信仰世俗化的一面,在政教关系上主要表现为皇权始终支配教权,政治权威主导宗教信仰,把信仰政治化,把宗教作为教化民众、实行社会控制的有效工具。明代人沈榜曾经这样描述佛教的教化功能:“若彼愚夫愚妇,理喻之不可,法禁之不可,不有鬼神轮回之说,驱而诱之,其不入井者几希。”B21
三、实用理性的历史作用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其成就,则时时处处透射着中国人特有的实用理性精神。
1.助成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精神特质,包括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情感要素等。民族精神的形成,取决于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地理环境等要素,同时,也与该民族特有的理性精神息息相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理性精神,就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人们一般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或者以“重德、务实、自强、宽容、爱国”B22来概括中华民族精神。事实上,民族精神中所反映出的正是一种实用理性精神。比如“重德”精神,就是国人以高度的理性精神直面人的本质,合理处理人的社会关系所形成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23显然,处理人的社会关系无疑是国人所面对的最大的现实问题。“务实”是实用理性精神在价值取向上的具体体现,是人对自己行为的合理把握;“自强”是实用理性精神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体认,是人对自我有限性和自然有限性的不断超越;“宽容”精神是实用理性以清醒理智的态度处理人我关系而形成的;“爱国”精神是在实用理性指导下所凝聚起来的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家国情怀的升华,也是知情意的高度统一。
2.助成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以农学、数学、天文历法、医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科技基本上属于经验科学的范畴,强调技术的实用性,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实用技术相对发达而纯粹科学即理论科学不发达。农业生产技术和农学知识,具有实用性和经验性的突出特点,反映了农业小生产的技术水平。中国传统数学,似乎只是为历法、建筑、水利、运输、赋税、商业等实际事物而设立,抽象的观念、逻辑的证明以及数学理论一直没有得到鼓励和发展,没有形成欧氏几何那样的公理系统。B24天文历法知识来自人们的生产生活经验,反过来又以经验、常识和历法的形式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以临床经验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医学,在方法上重经验直觉而轻科学实证,长于辩证而不擅分析,并且缺少化学、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的支撑,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临床经验总结。endprint
从文化精神的角度来说,实用理性长于经验与实用而短于抽象与超越,实践理性发达而理论理性不足,必然造成这种技术发达而科学理论不发达的状况。
3.助成中国传统文化多元性与连续性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元性与连续性。所谓多元性,即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同时吸收了中亚、印度等异域文化,得以丰富和发展自身。所谓连续性,指的是中国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性,几千年传承不绝,是世界史上所罕见的未曾发生过断层或中绝的古老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首先体现为文化起源的多元性。一方面,中国文化的起源,在地域上并不限于黄河流域。B25另一方面,就民族的形成来说,汉民族的来源也是多元的。通过民族融合,羌、夷、戎、狄、苗、蛮、鲜卑、匈奴、羯、氐、女真等不断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内。诚如梁启超所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B26。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为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多元性。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形成期,这一时期,不仅有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更有齐鲁文化、三晋文化、楚文化、秦文化等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秦汉以后,中国文化不断与西域、南亚、东亚乃至西亚和欧洲等异域文化进行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多元复合或者“一体多元”的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一大特色是文明发展的连续性。”B27中国文化保持着几千年一贯的连续性而未曾中断或衰落,文化的多元化与连续性,体现了文化的生命力与延续性,也体现了实用理性的韧性。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对抗中,总能够因应变化,自我调节,进而积极接受和吸收外来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自我。
4.实用理性的消极作用
由于实用理性在价值取向上以现实实用为目的,思维方式上缺乏科学理性的支撑,再加上缺乏宗教信仰的约束,在实践中必然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首先,在价值取向上容易使人陷入“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极端功利主义窠臼。追求现实实用是人类普遍的价值取向,本无可厚非。然而,如果人的逐利行为脱离宗教信仰以及伦理、法律等社会规范的约束,又没有科学理性的支撑,往往就会陷入极端功利主义窠臼,从而做出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极端行为。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的世俗社会,在法制不健全,伦理道德不具有绝对性约束力的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脱序的转型期,实用理性极易催生极端功利主义或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如先秦时期出现的杨朱学派。
其次,在社会规范方面不利于社会公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由于价值取向上过于关注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对于道德、法律等社会规范往往根据实用主义的原则讲究灵活权变,以人情和利益来调整自己对于社会规范的态度和实践,从而造成不守规矩甚至破坏规矩的普遍现象。伯尔曼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B28其实,对于伦理道德,人们同样必须保持应有的信仰和敬畏,否则它就会成为空洞的条文,因为“道德,就其存在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形式来说,天生就是一种信仰的活动或信仰的事情”B29。
最后,在学术方面,注重实用的价值取向必然限制哲学、美学与科学的发展。因为哲学、美学、科学属于纯粹学术领域,需要一种为研究而研究、为学术而学术的超越性精神,需要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这恰恰是实用理性精神所欠缺的。王国维认为,重行轻知的知识论,必然会导致学术从属于现实政治而不能独立,哲学美术等纯粹的学术理论不发达。“今纯粹之哲学与纯粹之美术既不能得势力于我国思想界矣,则彼等势力之欲,不于政治,将于何求其满足之地乎?”B3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用理性既有优点和长处,也有弱点和缺陷。探讨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的表现及其历史作用,有利于我们增进文化自觉。就文化的内容结构来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技术、制度、风俗习惯以及文学艺术等层面,即文化的表层和中层,而更应该深入到文化的深层,即文化精神层面,进行深入反思,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文化自觉。在文化价值层面,我们应坚持价值中立的理性态度,充分认识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既有优越之处,也有不足之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当我们厘清传统文化的结构和价值,对传统文化有了真正的自觉自知,我们才能切实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进而推动文化复兴、民族复兴。
注释
①⑨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148、35页。
②学界多注重实用理性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应用表现,如金光辉:《从实用理性传统看中国人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与科学》2013年5期;吴育林、陈水勇:《实用理性视域中的价值共识》,《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6期。也有学者关注实用理性和近代实证主义之间的关系,如张允熠:《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学术界》1996年6期。亦有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性到底是实用理性还是实践理性进行辨析,如彭鸿雁:《中国哲学的特质是实用理性还是实践理性》,《江淮论坛》2015年3期;陈颖:《“实用理性”——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践理性”误解的辩驳》,《学理论》2008年6期。
③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54页。
④参见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7—15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第3288页。
⑥B16B17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第3、88—89、64页。
⑦冯友兰:《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文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第325页。
⑧冯友兰:《贞元六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06页。
⑩苏哲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336—337页。
B11楼宇烈:《周易注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第234—235页。
B12朱熹:《朱子文集》卷七,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03页。
B13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3026页。
B14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华书局,第1921页。
B15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0、69、209页。
B18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47页。
B19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第515页。
B20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760页。
B21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九,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6页。
B22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哲学研究》1991年第5期。
B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B24参见国风:《开创与限制——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第6期。
B25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国文化史》(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3页。
B2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11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4页。
B27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第4页。
B28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页。
B29刘建军:《追问信仰》,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B30王国维:《王国维先生全集初编》,大通书局有限公司,1976年,第1840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