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医疗机构医学计量管理

2016-11-15李承君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上海计量测试 2016年5期
关键词:器具管理员医用

李承君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完善医疗机构医学计量管理

李承君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仪器和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为医生诊断提供科学准确的参数依据。医学科学也从单纯的经验诊治上升为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诊治[1]。医学计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装备的质量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保障医学诊疗水平、提升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医疗机构完善医学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1.1 医疗机构计量是国家法制要求

计量是指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目前我国将计量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科学计量,工程计量以及法制计量。医学计量因其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缘故,由政府强制进行统一管理,属于法制计量的范畴。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正式实施,标志着计量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为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也为医学计量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和操作规范。1987年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对计量基准、标准,计量检定,计量器具的制造、修理、使用,计量监督,法律责任等作了详细规定。

1.2 医学计量是医疗质量的保证

现代医学科学化的标志是诊断治疗定量化、数据科学化,其机制是利用各种计量检测仪器对人体各组织乃至细胞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以测定的量值为依据进行诊断与治疗。医用计量器具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一旦失准,就无法正确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病情,从而导致误诊、漏诊,最终造成错误治疗或延误病情。通过定期规范的计量检定,能够发现并纠正医用计量器具、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避免不准确的医学量值带来的社会危害,使临床获取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

1.3 医学计量是维护医患双方权益的保障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其中在第四条第(八)款中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通俗地讲,是指患者将医疗机构推上被告席后,首先要由医疗机构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医疗机构拿不出免责的依据,法院将判医疗机构败诉。举证责任导致政策的出台,对医疗机构的法制计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法安全、准确地使用医用计量器具不仅仅是国家法律的强制规定,也是保护医患双方合法利益的重要环节。

2 医疗机构医学计量管理的常见问题

2.1 法制观念淡薄

医疗机构除了专职医学计量管理人员,其余临床医疗医技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的法制计量培训。同时,计量检定费用作为一笔固定支出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随着医疗机构全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日益推行,医疗机构开始将计量费用纳入相应科室的日常成本。因此在有些医疗机构,尤其是部分县级和民营医疗机构,医学计量不受重视,甚至遭到抵触。

2.2 忽略首次检定

医疗机构计量器具管理台账中已有的医疗设备往往能够得到规范落实,按期开展计量检定。但医疗机构内新购入的医学计量器具,尤其是大型设备,鉴于临床的主导地位或是碍于临床科研需求、经济效益等原因,在未进行首次计量检定并检定结果合格的情况下便迫切投入临床使用,违反了我国计量法的相关要求,即计量器具应经计量检定合格或经校准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3 忽视易耗类计量器具的管理

纳入医疗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医用计量器具,医疗机构计量管理人员可通过医疗机构内固定资产编码或者是设备出厂编码对每台计量器具进行唯一性的精确定位从而对应管理。但医疗机构内广泛使用的台式水银血压计、差压计、冰箱温度计、温湿度计、验光镜片箱、墙式氧气吸入器、浮标式氧气吸入器、墙式负压吸引表等易耗类医用计量器具,因其资产价格相对较低而通常未被医疗机构纳入固定资产的管理体系之中,从而均缺乏唯一性的身份编码。因此医疗机构在开展此类医用计量器具的管理过程中,漏检、历史记录无从查询甚至台账内无记录等问题时有发生。

3 完善医学计量管理的措施

3.1 健全医疗机构计量管理组织网络

医疗机构应成立医学计量管理委员会,在分管领导下以设备科为中心组织协调各科室开展医学计量管理工作。以设备科的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设置专职计量管理员,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置兼职医学计量管理员[2]。专职计量管理员在科室主任的领导下,应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计量政策法令及有关规定,指导各科室兼职计量管理员的工作,接受政府计量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技术业务培训和指导。按照统一集中、分工负责、落实到人的原则,实现医学计量器具的动态管理与实时监测,把医学计量工作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

定期召开医疗机构医学计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分管院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专职计量管理员、各科室兼职医学计量管理员出席,由专职计量管理员汇报近阶段的计量管理工作,突出讨论解决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准确地传达上级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对医学计量管理实现由点至面的全覆盖。

3.2 首检合格纳入验收标准

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合同中应明确,所购设备若属于医学计量器具范畴,由设备销售单位负责组织落实首次计量检定,由权威检定机构出具的检定合格证书作为设备合格验收的必要依据。未经计量合格的医用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3.3 为易耗类计量器具上“户口”

对未纳入医疗机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易耗类医用计量器具,依据器具类别逐台编制唯一性的器具编号。如图1,经计量管理台账查询,“Y-55”查询结果精确定位为本院六病区在用的某台墙式负压吸引表。有了“户口”,便可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数量庞大的易耗类计量器具开展新增入账、历史记录查询、报废销账等全流程监控管理。

图1 具备“户口”的墙式负压吸引表

4 结语

医学计量是确保医疗设备准确、有效、安全、可靠的必要手段,是医疗质量保障体系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证,是医疗机构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医疗设备的计量确认应贯穿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依据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为医疗质量筑起一道坚固长久的堤坝。

[1]王岗,辛勤,王义和. 我院医疗器械计量管理探讨[J]. 中国医疗设备,2012,27(4):53-54.

[2]陆纯华,李晓华. 加强医学计量管理,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J].四川医学,2005,26(2):237-238.

[3]杨练,孙伟. 计量管理是保障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J]. 中国医疗设备,2008,23(9):47-48.

猜你喜欢

器具管理员医用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可疑的管理员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古代器具灌农田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