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啤酒江湖
2016-11-15吴黎明
欧洲的啤酒江湖
眼下,欧洲杯正在法国打响,是全欧洲球迷狂欢的日子。而对于欧洲球迷来说,啤酒与看球是天然在一起的,欧洲杯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超级啤酒节。比赛期间,各大主办城市的啤酒馆人满为患,比赛日更是没日没夜地喝,喝完说不定还会大打出手。
如果你到欧洲看球或旅行,不尝尝各种风味的当地啤酒必定是一大遗憾。但是,熟悉国产啤酒的你,第一次喝欧洲当地啤酒肯定不习惯:怎么这么苦,怎么这么浓?
最地道的啤酒在小作坊里
欧洲有许多现代化的啤酒厂,它们生产的淡啤酒占据市场主流,超市里到处都是。但真正能体现欧洲各国啤酒品质和魅力的,则是那些保留了传统酿法与风格,散布于乡间村落的小作坊。
在欧洲许多小城乡镇的餐馆和啤酒馆里,往往只售卖一两种当地啤酒。“我们的啤酒是世界上最好的!”这是服务员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当地人看来,喝当地啤酒是热爱家乡的一种体现,还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力量。
比利时人口只有1000多万,却有1000多种啤酒,号称是世界啤酒品种最多的国家。德国也有数百种,南部的品质声誉普遍好过北部。这些小品牌地方啤酒往往是家族式经营,大都有上百甚至数百年历史,追求品质、特色与独家工艺酿法。
德国人偏执地坚守啤酒酿造《纯净法》,一守就是500年——1516年4月23日由巴伐利亚大公威廉四世颁布的《纯净法》,到今年4月23日迎来了500周岁生日。固执的德国人规定啤酒的成分只能有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添加有其他原料的不能叫做“啤酒”。
相比之下,西部的比利时人则灵活得多。让比利时啤酒名扬四方的,就是其别具一格而又丰富多彩的口味。比利时啤酒的类别很多,除了产量占到七成以上的淡啤酒外,还有白啤酒、蓝贝克啤酒、塞尚啤酒等。这些啤酒多由一些规模不大的酒厂小量酿制,因而并不广为人所知,并在市场竞争中一直面临着淡啤酒的强大压力。
比利时人不会冷落那些坚持古法酿造的啤酒作坊,而正是大量风味独特的传统啤酒酿造商的存在,才营造出了比利时浓郁的啤酒氛围。据说,比利时现在坚持古法酿酒的啤酒厂仍有100多家,生产的啤酒至少可以分成10种。随便走进一间酒吧,翻翻那长达好几页的酒单,比利时啤酒的品牌与种类之多,已可见一斑。
在欧洲,再小的啤酒馆、再小的啤酒品牌都有自己的啤酒杯和杯垫。慕尼黑出产各种仿古啤酒杯,侧面绘有历史人物或故事,精巧绝伦。
独孤求败的修道院啤酒
如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市场,欧洲啤酒早已进入中国,各大超市摆满了来自德国、比利时、捷克等国的知名啤酒,有瓶装、听装甚至桶装的。在大城市里喝点欧洲啤酒,早已不足为奇。然而,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好的啤酒”,在中国是喝不到的。因为,有着“世界最好啤酒”之称的比利时修道院啤酒,大多数压根就不通过商业渠道售卖。
所谓修道院啤酒,顾名思义就是由教堂修道院自己酿制的啤酒,其来历大致是这样的:公元1664年,法国的La Trappe修道院放宽了修道士修行时的戒律,允许在斋戒日以喝富含高营养成分的啤酒代替食物充饥,但啤酒必须由修道院内的修道士自行手工酿造。之后,欧洲许许多多修道院都开始效仿自酿啤酒。一时间,修道院啤酒的美名传遍了欧洲,各地都有富含了当时时代特征和社会特点的不同风味的修道院啤酒。二战之后,修道院啤酒日渐衰落,最后几乎濒临灭绝,那些不同风格的啤酒配方也几近失传,只有比利时和荷兰保留了下来。
比利时修道院啤酒又分为真正由修道士亲身参与酿制的Trappist,以及授权非修道院酒厂制作的Abbey Beer。很明显,前者最为珍贵。比利时目前存在的Trappist酿酒厂只有5家:Orv al,Chimay,Westmalle,Roche fort与Westvleteren,它们和荷兰的Koningshoeven是世界上仅存的6家以酿酒为业的Trappist修道院。Abbey Beer则相对较多,比利时境内有70多间与修道院有关联的啤酒作坊。
修道院啤酒采用上层发酵法,浓度较高,口味醇厚,全程手工制作。修道院酿啤酒以满足日常开支,但却不是以啤酒为生。比利时圣西克斯图斯修道院就是典型,其酿造的Westvleteren 12堪称啤酒中的“战斗机”,曾被评为“世界最好啤酒”。
圣西克斯图斯修道院建于1838年,邻近法国,有180余年啤酒酿造历史。该修道院酿造的啤酒色泽深厚,泡沫丰富,口味独特。自1941年起,圣西克斯图斯修道院生产的啤酒就不再通过商业渠道销售,只能在修道院买到。修道院规定,即使在产量充裕的情况下,顾客购买时也不得超过5份订单总计120瓶的限量。对于前往修道院参观的游客,如果在修道院展厅的咖啡吧里购买,也要遵守相应的规定。
据介绍,Westvleteren 12产量稀少,其特点是酒精含量比起葡萄酒来相差不多。它之所以能够获得“世界最好啤酒”的殊荣,秘诀恐怕还是在于它的非商业化,让啤酒爱好者仰慕已久却无缘得见。修道院决定,为了不破坏修道士们的清修生活,将啤酒产量维持在每年45万升的水平,酿造周期为70~75天。
狂欢的慕尼黑啤酒节
德国人喜饮啤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德国啤酒价格之低廉让人惊叹。德国餐馆和餐厅都是卖大桶装的鲜啤酒,拧开龙头就灌,一般一大杯也就两三欧元,国内价格大概是其3倍。
与比利时人喜欢配海鲜、薯条、甜点不同的是,德国人喝酒往往与烤猪肘、酸菜、烤香肠等混搭。
在德国西部许多地方,啤酒并不是一杯一杯点,而是以“米”为单位点。原来,把数杯啤酒放在一条一米长的木板上端上来,很豪放很炫酷。不用“米”为单位的巴伐利亚,餐馆的女服务生也是豪放派,常见她们左右手各拿四五扎啤酒在席间穿梭。
最能体现德国啤酒文化的是慕尼黑啤酒节,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啤酒节,如今其“海外版”也推向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慕尼黑啤酒节又称“10月节”,为纪念1810年巴伐利亚王储路德维希大婚而设,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不过,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1854年、1873年的两次霍乱疫情,啤酒节有24年停办。起初,啤酒节开闭幕时间均在10月,但后来考虑到当地10月多阴雨,开幕日期提前至每年9月第3个周六。此后两周多时间内,数百万民众都会聚集在这里,尽情狂欢,享受美食,喝掉几百万升啤酒。
开幕当天中午12点,慕尼黑市长坐在花车巡游车上,用榔头将铜龙头敲进啤酒桶,拧开龙头灌起一大扎啤酒一饮而尽,就算是揭幕了。啤酒节无需门票,找个地方花10欧元点一扎啤酒,就能“嗨”起来过个节。不过,讲究的德国人一般男士要穿上巴伐利亚传统的衬衣皮裤,女士则穿传统束胸长裙。
要想感受慕尼黑啤酒节的热闹氛围,最佳的场所莫过于十几个大帐篷里。偌大的帐篷里一张张长条坐凳紧密相接,精心装扮的人们背靠背地坐下喝酒。这时候,严谨的德国人完全放开了,五湖四海皆兄弟。在乐队助兴下,人们集体高唱德国传统民歌或经典歌曲,“嗨”翻了天。啤酒节对年轻人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在啤酒帐篷里,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三五成群聚会的年轻男女。这种大口喝酒、大快朵颐、相谈尽欢的酣畅淋漓让人神往,所以人们通常要提前一年预订喝酒的位置。
让人想像不到的是,慕尼黑啤酒节只卖巴伐利亚当地的几种啤酒,许多啤酒国际巨头的产品没有资格上阵。
最豪饮的捷克
原以为德国人最能喝,一查才知道,东欧的捷克才是世界上最豪饮的国度。捷克人口只有1000万,但却是一个啤酒消费大国。在捷克不到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啤酒厂星罗棋布,年人均啤酒消费量超过160公升,居世界首位。
啤酒是捷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饮料,有200多个品种。在捷克人的眼里,啤酒不是酒,而是一种饮料。因此,从婴儿开始,父母就给他喝一点,他长大时已经很习惯了。
按照捷克史书记载,捷克酿造啤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59年。公元903年捷克已开始出口啤酒,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啤酒出口记录。捷克第一家啤酒酿造厂建于1118年。1290年,瓦茨拉夫二世国王授权捷克南部城市比尔森的260个家庭酿造啤酒。如今,比尔森市里就有一家由这样的家庭啤酒作坊改造成的啤酒博物馆,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啤酒博物馆。
早在十八世纪,捷克就诞生了第一本介绍啤酒酿造方法的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最早的有关啤酒酿造技术的著作。但捷克现在的传统啤酒工艺,则是1842年由德国巴伐利亚的啤酒酿造师带到捷克来的。
捷克啤酒口感比较淡是有原因的。捷克以底部发酵法酿造的淡色啤酒最为有名,这种发酵法的代表就是1842年开始在捷克南部城市比尔森生产的比尔森啤酒。这是一种麦芽糖浓度在10%~12%的淡金色啤酒,由上好的啤酒花酿造,口味醇爽,回味微甜。目前,比尔森已经成为淡色啤酒的代名词,即使在世界上别的国家生产的淡色啤酒也会在标签上注明这一标识。
德国、捷克盛产啤酒的主要原因是其得天独厚的啤酒花种植。德国哈勒陶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花种植中心,每年哈勒陶都会举办“啤酒花女王”的评选活动,奖品往往是一辆宝马汽车。在捷克,其西北部小城扎得茨有“啤酒花之乡”的美誉。这里已经有800多年的啤酒花种植史,许多国际啤酒巨头都使用它生产最高档的啤酒。
(摘自《环球》2016年第13期 吴黎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