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问题读懂货币政策
2016-11-15
三个问题读懂货币政策
要明白货币政策,需要搞清三个问题。
适度灵活≠花样放水
进入4月,央行又使出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PSL)、常备借贷便利(SLF)等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补充市场流动性不足,另一方面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于近期央行使用上述工具频率增大的原因,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有如下几点:一是季节性因素。二季度是传统的贷款旺季。二是灵活性考虑。相比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PSL等工具可以让央行更加收放自如。三是配合财政政策。例如,PSL主要用于支持政策性银行发放棚改、重大水利工程、人民币“走出去”项目贷款,其作用更像是一项财政政策。四是稳定人民币汇率。灵活的工具可以避免总量政策在短期内增大货币供应,形成贬值压力。
那么,货币政策操作中的适度灵活,是否等同于花样放水呢?
SLF等工具本质上都是货币调控中“贴现机制”的一部分,旨在顺应不同时期市场需要向特定金融机构提供必要流动性,因此不能将这些工具的使用同“放水”画等号。对央行来说,公开市场业务决定了大多数货币供给,其可控制性也更强。而这些灵活的工具使用后,货币能否最终被投放入市场还要取决于商业银行。
精准滴灌≠变相宽松
无独有偶,与将“灵活”误解为“放水”类似,也有观点将中国货币政策在试图引导资金沿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方向流动的努力视为“变相宽松”。不过,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近年来,全球经济都面临下行压力。一些国家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不但将量化宽松之类的非常规政策用成了常规,甚至把负利率变成了一个“时代”。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新常态的经济转型区间,受到极大的压力。为了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和转型,同时又不将货币政策滥用,中国央行采取了多措并举的方式,以达到货币政策精准化之目的。
这种“精准化”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时间精准化。央行在经济压力处于几个节点的时候,适时推出降准降息等政策,为维持市场活力做出了贡献。二是程度精准化。在量和时机的配合上,中国的货币政策作了较好的控制,保证了人民币及金融市场的稳定。三是导向精准化。为配合产业政策,货币政策也进行定向引导,对中小企业、新兴高科技行业、农业等都进行了精细化的专门支持。四是工具精准化。近两年,央行没有“大水漫灌”,而是通过各种货币工具在不同时段针对不同目标进行调节,既取得了较好的当期效果,也为未来留下了较充裕的政策空间。
从实际效果来看,中国“有保有压”的货币政策确实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企业融资成本继续下降,截至3月份企业融资成本为4.55%,比2015年末下降76个基点,同比则下降228个基点。其中,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成本分别为6.69%和7.08%,分别比2015年同期下降209和232个基点。与此同时,一季度我国实体经济获得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67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
稳定增长≠搞“强刺激”
稳定增长为转型,稳健基调未改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彼得·汉森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如何让资金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让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得到有力支持。他认为,稳健的政策可以避免在经济环境中增加不确定性,而中国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增速回落已经成为共识,但要注意避免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显著、过快的下降,否则运行过程中积累的一些风险就会加速释放,不利于为转型赢得时间和空间。在此背景下,找准时机、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及时增加流动性供给,既是必要的,也是央行自身职责的体现,这并非全面宽松放水的“强刺激”。
其实,在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也会在落后产能和新兴产业之间作出明智选择,这将有利于当前货币政策“稳增长”“调结构”目标的实现。未来货币政策一方面要加强决策的前瞻性,与财政政策更为紧密地协调;另一方面要注意关注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做好汇率、利率之间的平衡。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