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硝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2016-11-15金文斌潘明秀
金文斌, 潘明秀
(南通职业大学 化工系,江苏 南通 226007)
对硝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金文斌, 潘明秀
(南通职业大学 化工系,江苏 南通 226007)
研究了对硝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微乳液存在下,于 pH9.0的硼砂―盐酸缓冲溶液中,铜(Ⅱ)与该试剂形成稳定的深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13 nm处,铜(Ⅱ)在0~0.4 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方程为A=0.008 3+0.100 9 C,相关系数0.999 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4×105L/(mol·cm)。方法用于大米中痕量铜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1.4%~2.1%,加标回收率为 97%~103%,测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符合。
对硝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分光光度法;铜;微乳液
铜是生命所必须的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食物中,人体中摄入铜量过多时会引起中毒,体内铜存在量长期不足则是导致心血管等疾病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食品中铜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铜的分析方法较多,其中光度法以简单、快速和方便得到广泛应用。三氮烯类试剂灵敏度较高,是测定镍、汞、镉等金属离子的优良试剂[1-3],但该类试剂测定微量铜的研究报道还不多[4-6]。显色剂对硝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光度法已用于镍、汞的测定[7-8],本工作研究了对硝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加入碘化钾―焦磷酸根混合掩蔽剂可用于食品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1 实验
1.1 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厂);pHS-3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铜标准储备溶液(0.1 mg/mL):称取0.3929 g CuSO4·5H2O,溶于水后加几滴(1+1)H2SO4酸化,移入1 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使用时稀释为5 μg/mL的工作液。
对硝基重氮氨基偶氮苯溶液:0.5 g/L的乙醇溶液。
OP-10微乳液:用OP-10、正庚烷、乙醇和水以质量比2∶2∶2∶94混合配制,静置一夜。
硼砂―盐酸缓冲溶液(pH9.0):在0.1 mol/L的硼砂溶液中,用盐酸溶液于pH计上调至pH9.0。
混合掩蔽剂:碘化钾―焦磷酸钾各1 g配成100 mL水溶液。
试剂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1.2 试验方法
在25 mL比色管中,加入一定量Cu(Ⅱ)标准溶液,依次加入2 mL pH9.0硼砂―盐酸缓冲溶液、2.0 mL OP-10微乳液、1.5 mL 0.5 g/L对硝基重氮氨基偶氮苯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5 min在513 nm处,用1 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做参比,测定其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试剂及配合物的吸收光谱
试剂和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试剂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40 nm处,而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513 nm波长处,对比度Δλ=73 nm,试验选择测量波长为513 nm。
图1 试剂和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图
2.2 pH对吸光度的影响
pH对吸光度的影响如图 2所示。试验结果表明,加入pH 8.5~9.5的硼砂―盐酸缓冲溶液2~3 mL,显色体系的吸光度最大且基本恒定,试验选取pH 9.0的硼砂―盐酸缓冲溶液2 mL控制体系酸度。
图2 pH对吸光度的影响
2.3 显色剂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分别加入不同量的 0.5 g/L对硝基重氮氨基偶氮苯溶液进行测定,得图 3。由图 3可见,其用量在1~2 mL时,显色体系吸光度最大且恒定,试验选用1.5 mL。
图3 显色剂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2.4 表面剂活性剂种类对吸光度的影响
如表1,试验比较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OP-10、OP-10微乳液、CPB、CPB微乳液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对体系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OP-10微乳液的增敏效果好(如表1所示),OP-10微乳液用量在2~4 mL范围内,显色体系吸光度最大且恒定,试验选用2.0 mL。
表1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吸光度的影响
续表1
2.5 显色时间及配合物的稳定性
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铜与试剂反应迅速,室温下显色5 min后吸光度达最大值,显色体系至少可稳定2 h。
图4 显色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
2.6 工作曲线及灵敏度
准确移取不同量的Cu(Ⅱ)标准工作溶液,按实验方法测其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结果表明,Cu(Ⅱ) 的质量浓度在0~0.4 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回归方程:A=0.008 3+0.100 9 C(μg/25 mL),相关系数为0.999 6,表观摩尔吸光率1.64×105L/(mol·cm),对空白平行测定6次,以3δ / K(K为工作曲线斜率)法算得方法的检出限为0.02 mg/L。
2.7 共存离子的影响
在25 mL 含5 μg Cu(Ⅱ)的体系中,当相对误差≤±5%时,下列共存离子的允许量(以mg计):酒石酸根、焦磷酸根、K+、Na+、NO3-、F-、Cl-、CIO4-、I-(>10),SO42-、CO32-、Ca2+、Mg2+(3),Al3+、Pb2+(0.3),Zn2+(0.05),Fe3+(0.02),Co2+(0.01),Ni2+、Hg2+、Cd2+干扰严重,可加入1 mL 20 g/L碘化钾―焦磷酸钾混合掩蔽剂掩蔽。
2.8 样品分析
称取大米2.00 g于小烧杯中,加入10 mL浓硝酸,缓慢加热消化至样品完全溶解,冷却,加5 mL高氯酸,加热至溶液近无色,冷却,加水溶解,定容于25 mL容量瓶中,移取5.00 mL的上述溶液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1 mL碘化钾―焦磷酸钾混合掩蔽剂,按实验方法测定,同时采用AAS作对照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样品中铜的测定结果(n=6)
3 结论
试验结果,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4%~2.1%,加标回收率在 97%~103%之间,测定值与 AAS相符合。该法操作简单,其准确度、精密度均较高,在测定大米中微量铜的分析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1] 李艳辉, 马卫兴, 许兴友, 等. 2-氯-4-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合成及其在分光光度测定镍中的应用[J]. 冶金分析, 2007, 27(5): 20-24.
[2] 曹小安, 陈永亨, 林华敏. 2-羟基-5-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汞(Ⅱ)[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4, 24(4): 474-476.
[3] 王贵芳, 王晓瑾. 2-羧基-4’-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合成及其与镉(Ⅱ)的显色反应[J]. 分析试验室, 2010, 29(5): 54-57.
[4] 王贵方, 陈志强. 4,4’-二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34(1): 149-152.
[5] 张春牛, 杨明华, 郑云法, 等. 6-硝基-2-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J]. 岩矿测试, 2004, 23(1): 77-78.
[6] 陈才元, 徐鹏, 白爱民, 等. 6-溴-2-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J]. 冶金分析, 2006, 26(2): 47-49.
[7] 金文斌, 陆琴. 对硝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镍的显色反应的研究与应用[J]. 冶金分析, 2007, 27(6): 76-77.
[8] 金文斌, 陈慧, 丁芳. 对硝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汞的显色反应[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0, 46(4): 381-382.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race Copper(Ⅱ)with p-Nitrodiazoaminoazabenzene
JIN Wen-bin, PAN Min-xiu
(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7, China)
The colour reaction of p-nitrodiazoaminoazabenzene with trace copper(Ⅱ)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presence of OP-10 microemulsion and in borax-HCl buffer at pH 9.0, copper(Ⅱ) reacts with p-nitrodiazoaminoazabenzene to form a stable red complex. The maximum absorption of the complex is at 513 nm. Beer’s law is obeyed for 0~0.4 μg/mL. The absorptivity was A=0.008 3+0.100 9 C,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9 6. And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 is 1.64×105L/(mol·cm).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Ⅱ) in rice sample with RSD of 1.4%~2.1% and recovery of 97%~103%,values of copper(Ⅱ) contents found were checked quite well with the results found by AAS.
p-nitrodiazoaminoazabenzene; spectrophotometry; copper; microemulsion
O657.31
A
1009-220X(2016)05-0046-04
10.16560/j.cnki.gzhx.20160503
2016-05-27
金文斌(1964~),男,江苏南通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分析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jinwenbin31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