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毛泽东词《十六字令》(三首)
2016-11-14丁毅
丁毅
十六字令三首
(1934年-1935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①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毛泽东这组写在1934年-1935年内长征路上的三首词,各成独立自足单位,又是有联系的整体,应该说反映了作者一年之内不同阶段的所见所感。毛泽东在世时这组词排在《忆秦娥·娄山关》后,1958年毛泽东给《娄山关》作注说:“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以下诸篇”包括《十六字令》(三首)在内。然而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把这组词调整到《娄山关》前;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沿袭前本书的作法; 2003年中央文献社又出版了前书一位编者主编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在有关“考辩”中说:“从《十六字令》(三首)反映的心情来看,不像其中有一二首‘过了岷山’才作的。”又在“注释”中说,“这三首词都描写作者在行军途中所经过的群山形势的险峻”,也就是说,并非反映了“豁然开朗”的心情。
笔者认为三本书编者的作法虽有道理,但毛泽东的意见也应当考虑采纳,有鉴于此试作重新解读。大家知道毛泽东曾反复强调“诗言志”这个诗学纲领,自然包括这组《十六字令》在内。说这组词“都是描写山的险峻”是说不通的。又,据张耀祠所著《回忆毛泽东》,有一次朱德、周恩来一起谈到“离天三尺三”,“ 万马战犹酣”这些句子,毛泽东说:“那是过去,那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大志!”张耀祠是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他的回忆是可信的。毛泽东的这些作法与说法,是我们理解这组词遵循的原则。
首先来看这组词并没有像作者其他词都在“词牌”后另标立题目,这是作“无题”处理。大凡作“无题”处理的诗词,都是有难以直言的隐情在内,又多用比兴寄托手法,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诗者如仅止于字面理解那正是失之于肤浅的症结所在。
先读第一首。根据长征的一些亲历者所写的回忆录,从长征开始就翻过很多山,但是在长征初期印象最深的,要数西延山脉的高峰老山界。老山界即五岭之一越城岭,凡过此山者都有上了天的感觉。1934年12月上旬翻越此山相当艰难,有几匹马甚至从岩上跌了下去,摔断了腿。然而以敢于挑战为个性特色的毛泽东却把这个巨大障碍当作理想人格实现的机会,他反民谣“马过要下鞍”之意,偏偏来了个“快马加鞭未下鞍”,借民谣“离天三尺三”写山之高,更是写出了脚踏此山者形象更高大,其实是写出人的精神的崇高。词极力用夸张手段,全用赋法写出。
再读第二首。这首词写在1935年10月过娄山关后,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定,可以肯定的是“奔腾急,万马战犹酣”这些意象的获得与毛泽东指挥作战取得成功有关。我初步推测这首词应创作在四渡赤水之战(3月22日)完成之后。四渡赤水是毛泽东运筹帷幄的得意之笔。之后,中央红军把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甩开,变被动为主动。可以想象,一种豪迈、轻松心情出现在诗人心头,于是这首小令也就脱口而出了。连用此法是这首词的特色。这首词表面写的是群山的形势,化静为动,把群山比作倒海翻江的巨浪,这是《忆秦娥·娄山关》中“苍山如海”一句进一步发挥。“奔腾急”又把群山比作奔马,以奔马喻群山,辛弃疾词中亦有之,如“叠嶂西驰,万马回旋”,毛泽东不仅限于此,又比作正在酣战的群马。当然光有马是不能战斗的,能战斗的是骑在马上的战士们。“万马战犹酣”写出了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的大志,这句诗可以启发人作多种想象。
最后读第三首。这一首应该写在《清平乐·六盘山》以后,这是从它所体现的理念作出的判断。这一首写山的峻峭挺拔,用两个比喻写出,先是用剑喻,山像“刺破青天”的宝剑而剑锋不折,又像天柱将天支撑住。前后两个“天”均有比义在内,含义并不同。上世纪50年代末顾随在其讲义中说,“从此可以得到有破有立的概念”。在他的启发下,我们完全可以说,前一个“天”喻指蒋介石统治的中国,后一个“天”则喻指在民族战争中将要出现的新国家;或如后来所说的,“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正是这种理念的艺术显现。
毛泽东在批注《清平乐·六盘山》时曾说“苍龙”是指当前全副精神要对付的是蒋不是日,《十六字令》第三首则是把反蒋思想往前推进,又流露出抗战重建的想法,这与作者在瓦窑堡会议所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的思想是一致的。
写在不同时段的三首词,以组词形式出现,把它放在哪个位置都难以作到十分合适,没有完美的办法,只好求其次。可以想象出,当年毛泽东在安排这组词位置时是颇费思考的,放在《娄山关》之后是较好的处理方式,因为这样做符合诗人情感发展的逻辑。毛泽东说写《娄山关》时“心情是沉郁的”,这是长征初期“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的条件决定的,攻打娄山关后心情逐渐变好,特别是过岷山后心情变得“豁然开朗”,于是毛泽东诗兴大发,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期,说没有一首《十六字令》写在这个时期是说不过去的。写于1934年12月的第一首《十六字令》表现出了敢于挑战的乐观心态,把它与另外两者放在一起,又体现出整体的功能。
作为组词其整体功能在哪呢?顾随的见解很有意思,他认为组词中三个“山”不是平列着的,从抽象意义上后面都是高于前面的。此说极有道理。第一篇通过对山的征服表现出属于毛泽东推崇的敢于挑战的人格精神,第二篇则是指红军指战员的集体了,而第三篇则属于全党、全军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意志了。“山”是一个比一个高,艺术境界一篇比一篇雄阔。毛泽东在长征路上所写其他词都是指以具体山命名,如娄山关、昆仑、六盘山,而这三首小令虽写山却不指具体的山,而是从一般意义上去写,从某种意义上更能体现诗人对“大我”理想人格的追求的完整过程,是其他诗篇不能代替的,这也是诗人愿意把三首小令放在一起的原因。
注释:
①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责编 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