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2016-11-14刘传琼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优化措施小学语文

刘传琼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具备反思意识。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但不在故事里打转;认识人物,但不在描写中纠结;梳理主题,但不在表象里徘徊。教师要教会学生既会看“热闹”又会看“门道”,全面塑造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反思 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77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文本阅读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篇童话,学生阅读兴趣很浓。学习结束时,学生对故事情节记得一清二楚,对故事所反映的主题却是模糊不清,这是他们“看热闹”的结果。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有多远的路要走,这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正视的教学课题。

一、理清情节,不可在故事里打转

《“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情节带有夸张的神话色彩,学生阅读的兴趣很高。教师课堂引导时,要让学生多思考故事背后的东西。不然,学生一味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就会迷失学习方向。

一位教师这样设计: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根据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然后让学生介绍每一个部分的内容;最后让学生理清写作顺序,明确文章的写作线索,阐述童话所蕴含的道理。学生讲述每一部分大意时,由于总结复述能力较差,很多都出现了丢三落四的现象。教师将主要精力都放在纠正学生的偏差上。最后涉及写作线索和阐述道理时,学生大多用一句话带过:文章的写作线索是事情发展的顺序,阐述的道理是从小要培养良好习惯。

从整个教学引导过程看,学生虽然能够说出基本的答案要素,但并不代表他们对其中的“门道”有了深刻体悟。由于学生对故事内容能够轻松掌握,教师不妨在故事哲理、写作线索等环节中多设计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多重讨论,或者组织学生展开课堂演绎,让学生从剧情直观展示中自然感知文本主题要义,形成较为清晰的认知体系。

二、认识人物,不可在描写中纠结

《“没头脑”和“不高兴”》主要人物有两个,从“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名字中可以对人物形象有一些了解和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人物典型描写有一定的认知兴趣,如绰号的来历、“没头脑”爬楼梯、“不高兴”饰演“打不死”的老虎等典型描写,都紧紧吸引了学生关注的目光。但这些描写与人物性格之间如何实现匹配,从热闹的现象中如何探索人物的思想属性,需要教师给出一定的引导。

在进行描写欣赏时,教师先让学生找出人物典型描写,展开小组讨论,共同探知描写的特点、作用,然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纠正和评价。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展开了学习活动。有学生找出了经典描写语段:“锣声锵锵锵敲个不停,武松、老虎打个不停,你来我往,一连打了两三个钟头。武松累得呼呼直喘气,老虎还是精神十足。”这段话是典型的动作描写,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不高兴”来了牛脾气,把“武松打虎”变成了“虎打武松”。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对典型描写展开了细致分析,能够体味出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但对于人物为什么会具有这些性格特征却缺少认知。“没头脑”和“不高兴”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丢三落四是“没头脑”的思想性格本质吗?特立独行是“不高兴”的生存秉性吗?显然不是。如果教师能够继续追问一句:“典型描写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一定会展开引申联想,自然向故事主题靠拢。“看热闹”之后,就是“看门道”了。

三、梳理主题,不可在表象中徘徊

《“没头脑”和“不高兴”》主题是非常明确的,即从小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虽然学生大多能够说出这个主题要义,但未必真的能内化到思想中,更不会对照自己展开自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巩固活动,让学生形成真切的体会认知。

有一位教师这样设计训练:想象一下,如果“没头脑”当上演员,“不高兴”当上了建筑设计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展开热烈讨论。有学生说,如果“没头脑”当上演员,肯定会被打死,因为他会忘记倒向哪个方向了;要是“不高兴”当上了建筑设计师,会把自己封进没有门窗的建筑里。还有学生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做“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样的人,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学生的训练体验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童话主题有了一些认知,但没有深入联系自身的不良习惯展开反省,其认知是比较肤浅的。教师不妨让学生说说平时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照故事进行反思,谈谈如何纠偏,从而真正提升学习实效性。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情节很热闹,人物塑造也很成功,学生阅读学习后都会留下深刻印象,但这是标准的“看热闹”。要让学生能够看出“门道”,需要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多重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针对性改进,情节设计技巧要学,经典描写技法也要学,主题内质思想更要学,而不是停留在“看看热闹”的层面上。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优化措施小学语文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