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学生地理识图能力的培养

2016-11-14戴德法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9期
关键词:经纬度读图绘图

戴德法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地理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其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地图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亲身经历验证的。徐霞客历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虽然先后游历了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东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南到广西南宁一带,北至天津蓟县的盘山,足迹却仅仅遍及大半个中国,还没有走出中国的范围。放眼世界那么大,宇宙是那么辽阔无垠,人类终其一生也是无法躬身实践的。纵观初中的教材内容,地球及其环境的描述都是大环境,没有图示根本无法讲解,更不要提地球板块、经纬度划分、各个地区自然环境、地理区域等划分哪一个部分都是需要图文结合才能完成教学的。如此一来,培养初中学生的地理读图识图能力就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几大重要目标之一。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初中学生地理识图读图能力培养的必要性,那么,要想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读图能力的基础——从看图教起

在地理课堂上,我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看图讲解。这个图包括地理挂图、地图、课本插图、手绘简图等。我们首先要教学生看懂图,才能结合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讲解。比如,我们在七年级讲地球和地球仪这一部分知识时,就会用到地球的简图,经纬线原本是不存在的线,但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区域定位,我们把地球划分成纵横交错的线,用地球仪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于学生识记和区分。学生要想学好这一部分知识,就必须要知道怎么看地球仪,要了解经线是一个半圆,所有的经线都是一样长,指示南北方向,0°经线就是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East的缩写)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West的缩写)表示而纬线的长短则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赤道的纬线最长,纬线长度向南北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等。还要明确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不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而是以20°W以西,160°E以东划分为西半球等,这些读图时必须明确的常识会帮助学生学会看图,从所给图示中提取信息,从而读懂地理图示。

地图和地理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读懂了地图就可以更加轻易理解地理区域,讲解地理区域特点或者意义,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记忆和加深理解;同样,地理知识光靠口头讲解学生无法进行区域定位,看不到图也很难理解具体讲的是哪个位置,什么样的地理特点,也就无法进行理解区分。只有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相结合起来,才能相互补充,相互说明,帮助学生学好地理。

二、读图能力的提升——区域定位

读地图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进行区域定位。无论是人文还是自然地理,它所呈现的特点都具备区域性,如果学生能够根据图示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那么可以说图示的内容学生已经基本可以靠推测得出答案了。进行区域定位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利用经纬线进行定位、利用板块轮廓进行定位、利用区域界线进行定位、利用山脉、湖泊、河流、交通线以及其他地标性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进行定位等。定位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有的区域单凭借一种定位方法是无法具体定位的,所以也可能会是几种定位方法相结合,根据图示内容提取信息以后,综合所有信息后得出来准确的定位,是几种定位方法综合使用的结果。但是在各种定位方法中,最可靠、最准确的定位方法就是依靠经纬度定位。

因此,学生要学好区域定位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经纬线,比如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等,还要对不同的经纬度所对应的地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哪个国家大概在哪个经纬度、各个板块的分界线所在的经纬度等,还要对这些地方的陆地、海洋特点以及主要的地形单元、重要城市、河流等特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以后,就可以准确地推测出这个区域的大气环流方式、气候类型、自然植被类型、地形特点和地貌特点以及风俗宗教习惯等地理知识点。

进行区域定位前,学生必须对经纬网有一个熟悉的轮廓,看到图就能立刻反映出来这个经纬度是哪个地理位置,看到图,就能联想到所对应的气候、地形、人口情况等,例如:看到0°经线,就立刻想到它通过伦敦、伊比利亚半岛东部、非洲西部;看到20°E,就想到它穿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波罗的海、巴尔干半岛、纵贯非洲;60°E大体与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相吻合,通过阿拉伯半岛的东端;90°E通过叶尼塞河、中国新疆、青藏、恒河三角洲,纵贯印度洋;120°E通过中西伯利亚高原、大兴安岭、中国东部,澳大利亚西部;160°E是东、西半球分界线,通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180°经线通过白令海峡以西,纵贯太平洋;20°W是东、西半球分界线,纵贯大西洋;75°W大致通过北美洲东海岸和南美洲西海岸;0°纬线穿过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23°26′N穿过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国南部沿海、夏威夷群岛、墨西哥湾、西印度群岛……这些标志性的经纬线所经过的区域学生是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的,可以说,具备了区域定位的能力,地理也就学好了一半,另一半就要由对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来决定了。

三、读图能力的提升——培养绘图能力

当学生对区域地图熟悉以后就会发现不同的区域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要进行区分就要学会更精准地定位。还有一些题目给出的是已经放大的区域地图,给出了提示,但是没有具体的经纬度,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根据参照提示的经纬度参照物,画出区域定位信息进行定位,在此,绘图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绘图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动脑动手,一边绘图一边思考。从这个方面来说,我建议学生先从临摹地图做起,可以把区域地图拿出来,用铅笔先临摹边缘形状,对大洲大洋各个板块的分布和形状进行熟悉,然后要注重不同区域间地图轮廓的对比。也可以由教师组织,展示板块让学生根据内容填位置,根据轮廓确定板块等。动手绘图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比单纯地识图更让学生记忆深刻。甚至在做题过程中遇到定位困难时,也可以自己绘图帮助定位,或者根据提示参照物也可以推测出大概的定位。

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的,需要学生掌握牢固的地理基础知识作为前提,需要学生对大洲大洋的板块位置成竹在胸,对轮廓有清晰的印象,还需要学生不断地努力和坚持、修正,才能逐步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地理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对地理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就离不开地理教师在每一堂课上有针对性地对地图和有关地理资料的分析和处理、示范,既要重视对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及相关学科间的知识联系的教学,又要重视培养学生读图填图、地图绘制、地理观察、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的培养。做到“知能结合”“讲练结合”。要经常与同学交流,探讨区域地图的内在规律和学习体会,让学生对地理读图识图能力充分重视起来,这才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谁说纸上谈兵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纸上谈兵”,才能在无边的地理环境中往来驰骋,挥洒自如。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

猜你喜欢

经纬度读图绘图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基于经纬度范围的多点任务打包算法
基于HTML5 Canvas绘图技术应用
读图
澳洲位移大,需调经纬度
Surfer和ArcView结合在气象绘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