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的先行样板

2016-11-14

中国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乐施会基本权利生计

没有哪一次采访如此震撼人心!

当镜头对着一颗颗夺眶而出的热泪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被那些无法言说的苦难和悲痛刻划蹂凌:灾难、艾滋病、留守、失学、家暴……

只有深入到这个庞大社会的显微时空,我们才能发现在歌舞升平集体无意识之下,在被高速发展的滚滚红尘遮蔽之中,无数苦难群体,命如蝼蚁,苟延踯躅。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反贫困的成绩为世界所公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反贫困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困难群体强烈的诉求没有得到及时响应,社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上天有好生之德, “弱者也具有基于人而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劳动权以及过体面生活、被平等对待的权利等。从伦理学意义上讲,这些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弱者作为道德主体,依据道德所应享有的能使其利益得到维护的地位、自由和要求。”2015年,世界银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每人每天生活支出1.25美元上调至1.9美元。按此标准,我国脱贫现状还与世界水平存在着巨大鸿沟。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贫困不是单纯由于低收入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基本能力和权利的缺失。

“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此世之所谓惠爱也。”面对贫困,庆幸的是人类世界总能滋生一批又一批仁义与惠爱者。像一把把暗夜里的火炬:哀怜百姓、扶贫济困,他们的悲悯和努力感动着无数苦难人群,并点燃起后者对未知生活的信心。

乐施会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减贫灭贫,实现“无穷世界”的梦想,数十年来一直关注大陆扶贫、生计和人道救援,怀揣“助人自助,对抗贫困”的精神,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坚持参与式工作手法,尊重个人和性别的基本权利,与政府和民间合作伙伴进行良好合作,开展系列政策倡导、改善生计,铲除贫困根源,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中国周刊》本期“乐施四十年,大陆新探索”专题报道,全面展示乐施会几十年来与中国共同成长的工作路轨和经验,以期对中国大规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精准治贫,提供政策制定和具体措施的鲜活借鉴。

猜你喜欢

乐施会基本权利生计
月赚万元的茶叶包装骗局
“赈灾款召妓丑闻”冲击乐施会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浅析“公序良俗”原则适用之矛盾
论基本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标准
中国宪法中的表达自由权
减贫与可持续绿色发展
1%富人财产超99%的人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新疆棉农生计与生计资本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