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渐进·载道——诗词楹联教学心得
2016-11-14湖南石门老年大学贾国辉
□湖南石门老年大学 贾国辉
趣味·渐进·载道——诗词楹联教学心得
□湖南石门老年大学贾国辉
自编教材,趣味入手
笔者是石门老年大学诗词班的第一任授课教师,由于当时没有现成的诗词教材,只好自编教材。诗词格律听起来比较枯燥,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自编教材时,我便先从趣味性入手,由浅入深,慢慢传授老年学员格律知识。为此我先后编写了《谈谈游戏诗》《浅谈剥皮诗》《谈谈近体诗的格律》《<楹联通则>解读》等教材。
授课时,我先讲不受格律限制的剥皮诗、打油诗等游戏诗以引起学员的创作兴趣。我提议学员先写“剥皮诗”。因为剥皮诗是将前人有影响的诗篇改动部分词句,或顺其意或反其意,赋予新的内容或主题的仿造诗,这类诗学起来比较容易。学员们大多能背一些古诗,这是学习剥皮诗的有利条件。比如,我以大家熟知的唐人杜牧的《清明》为例,先问学员谁能背出杜牧的《清明》,有学员当即背出全诗。接着我便举了一首剥皮诗为例:据说,我国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曾对学术专著出版难大发感慨,并仿《清明》写有一诗:
绞尽脑汁泪纷纷,
出版无门欲断魂。
借问尊书何处卖?
秀才遥指自家门。
学员听后感到剥皮诗有趣味又比较容易写,便产生了创作欲望。随后我又列举了剥皮歌、剥皮词、剥皮铭,更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有些学员在当天的作业中便写下了自己创作的剥皮诗。
为了提高学员对剥皮诗的认识,防止他们产生剥皮诗是“小儿科”的错觉,我还列举了毛泽东、鲁迅、张文秋、夏衍等人写的剥皮诗,以增强学员创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由浅入深,稳步提高
有了游戏诗作为铺垫,我便开始由浅入深地教授学员格律诗的相关知识。我首先介绍了诗的分类,而且每讲一种类型便举一首诗作为例子,以避免学员听起来枯燥乏味。
在讲格律诗时我先讲四句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再讲八句的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在讲近体诗时,我先讲押韵、对仗,再讲平仄规律。讲押韵时,介绍了古韵和今韵,并主张学员采用今韵创作,对今韵不熟的学员可翻看《新华字典》,对拼音不熟者可先学拼音。另外,我告诉学员,如果有人想用古韵写诗也可以,但须注意一首诗中不能古韵、今韵混用。
关于律诗的平仄规律,前人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但此口诀有缺陷,于是我又给学员介绍了赵训科先生概括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既防三同尾(语尾三平、三仄),又要防孤平。”使学员们很快熟记了律诗创作的平仄规律,为他们以后的灵活运用打下了基础。
就地取材,抒发乡情
我在编写教材时,坚持文以载道,传递正能量,要求学员通过创作诗词赞美家乡和祖国,抒发乡情。因此在诗词楹联举例时,我多采用石门人黄道让、黄碧川、覃玉次、申悦庐等先贤的佳作。
如在讲言志型剥皮诗时,我介绍了“白云乡扶贫助学基金会”发起人文非仿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的一首《桃李芬芳》:
独卧山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育人才。
夜阑春风送春雨,
桃李芬芳入梦来。
在介绍此诗的同时,我顺便给学员讲了这位石门县退休教师扶贫助学的感人事迹。让大家在学诗的同时,为同乡的善举感到骄傲,因此活跃了课堂氛围。
在讲对联创作要求结构必须对应时,我先介绍了悬挂在岳麓书院的一副名联:
西南云气来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
然后介绍了作者是我们石门人黄道让,并联系其创作的七律诗《重登岳麓》中的颔联,给学员介绍了全诗:
万壑风来雨乍晴,
登高一览最忪惺。
西南云气开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
我发实从近年白,
此山犹似旧时青。
读书老友今何在,
古木秋深爱晚亭。
我告诉学员,通过比对可以发现,诗中的“开”字,在联中换成了“来”字,并为学员详细分析了联中用“来”,诗中用“开”的道理,彰显了作者遣词造句因时因地而异,反复推敲的功力。
当堂讲评,活跃气氛
我在讲《楹联创作避忌》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从批改后的学员作业中,每人选用一副楹联,专门设讲评课进行讲评。
上讲评课时,我先将学员作品抄写在黑板上,不署作者姓名,然后引导大家按照“楹联创作六要素”逐条进行分析评比,既让老学员复习了旧知识,又让新学员补学了新知识。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新、老学员皆反映良好。
有位学员作了这样一副楹联:
鸟在笼中,观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蝉鸣树上,引螳螂,招黄雀,可乐白猫。
这位学员告诉我,上联是他听友人讲的,下联是他自己创作的。这是一副趣联,联律要求可放宽,讲评时,我只将“可乐”改成了“怎防”,学员们读后一致称赞。就这样通过当堂讲评,让学员更愉快、更快捷地学会了楹联的相关知识,创作水平不断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