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现代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2016-11-14李家瑛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技能型职业院校人才

李家瑛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天津 300122)



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现代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李家瑛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天津300122)

文章结合《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中国制造2025;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 中国制造需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

(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家安全的保障,需要强大的制造业做基础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实力角逐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国家的制造业水平。美、英、德、韩等发达国家都将发展制造业定格为国家创新战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能耗高、效率低、技术含量不高,已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为此,《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离不开具有现代职业精神的劳动者

制造业是一切行业之母。从载人宇宙飞船到潜入深海的蛟龙号;从北斗导航卫星到密布全国的高铁网;从导弹歼击机到核反应航母的出现,除了高科技引领,无不饱含无数技术工人和高级技术人才的辛勤劳动。火箭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可以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一点不漏的焊接超高精度密封,将焊接技术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件,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通过摸、看、思,能判断机器的组装误差,几乎没有失误过;周东红,他日复一日做的是宣纸制作中的捞纸工作,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一克;造船业殷瓦板非常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洞都可能造成致命后果。张东伟做到了技术外观精美,100%安全。正是这些国宝级大工匠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工作,为我们国力的提升,国家安全得到保障,尽了自己一份力量。

(三)职业技能大赛为校企对接,展示技能人才搭建了平台

由国家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全国职业院校重要的“年度大戏”,影响力越来越大,涉及专业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参赛选手越来越多。

2008年以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7次亲临大赛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5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天津主赛场的开幕式上,刘延东指出:要努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意味着国家已经把搞好现代职业教育放在了一个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将搞好现代职业教育纳入到国家的发展大计之中。作为技能大赛天津市主赛场的一名组织工作者,我不仅目睹了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风采,也看到了企业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渴求。企业承诺给优秀选手的待遇也越来越高。在大赛中,一些优秀选手通过参加比赛可直接与行业内知名企业签订劳动就业合同。技能大赛改变了学生的命运,点亮了学生的人生。技能大赛为企业输送了一些急需的优秀技能人才。

二、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目标,为《中国制造2025》培养合格人才

十几年来,各类职业院校为国家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数以亿万计的劳动者。现在的培养模式为适应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人才供给侧必须调整。

(一)人才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几年前,为适应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求,只要有毕业生,一个不剩统统就业的情况不存在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与职业教育的传统模式发生了冲突,职业教育也面临现代化问题。包括以职业教育发达著称的德国,随着企业的结构调整,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化企业提供的培训名额大幅度减少。所以,“双元制”也面临着危机。

我国每年大中专毕业生近千万,每年都会存在一种现象,一方面是“大学生过剩”,而另一方面却是企业出现的“用工荒”。之所以出现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强烈反差,其根本原因正是我们的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出现了较大差距,两者之间无法对接。企业需要科技研发人员,更需要大批经过职业教育的高技能型人才。

因此,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使之适应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是人才供给侧的中心工作。

(二)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一提到高端制造,人们就会想到德国的大众汽车、瑞士的手表等等。可您却不知,在德国的人力资源结构中,受过职业教育的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高达78%,瑞士则更高,比例高达82%。而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结构中,受过职业教育的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仅为55%。这意味着什么呢?同样是大众汽车的零件,我们组装后的汽车和德国人组装后的汽车价格上,要比人家低很多。同样是瑞士手表的零件,人家组装后的手表竟要比我们贵几倍。原因是我们的装配技术比不上人家。因此,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个企业,只要是把职业教育和培训植根于全局的发展中,那它必然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教育部领导在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时讲到: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 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果在今后的几年中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技能型人才结构的比例将从55%提高到70—80%。如此,我国的技能型人才比例才能赶上世界较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制造2025》制定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建设一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数据表明,在工业较发达的国家人力资源结构中,一般是一个科学家或是带头人需要有十个左右的相关工程师和近百个技能型人才配合,才能较好的完成工作目标。各国都在不惜重金的积极引进优秀的科学家和顶尖的工程师,正所谓“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从今后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上来讲,如果没有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做后盾,那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是不可想象的。面对各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一个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为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教育模式、教育机制到人才培养模式,均以上述目标为指导。其次,建立系统化培训技术技能人才的体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这也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妙计良方。

三、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思考

(一)“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

要在职业院校和社会上大力宣传“实干兴邦,空话误国”。把更多的镜头、画面、版面用来宣传一线劳动者,展示他们的风采,要多宣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宣传平凡的工作岗位同样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要通过宣传对那些既不爱岗更不敬业、挑肥拣瘦、这山看那山高、不误正业的人提出批评。要宣传和学习“大工匠”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术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钻研和坚守,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成就一番事业,成为共和国的脊梁,拓展人生的价值。让“劳动最光荣”重返人间。

(二)建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平台

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起底”各职业院校的“库存”,做到知己知彼。通过数据,分析这些年国家投资职业教育真正发挥作用的项目有多少,减除耗材,闲置、废弃了多少?要有一本大帐。通过“起底”“库存”,冷静分析,承认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而不是粉饰、否认。要通过信息化平台,了解院校开设专业的前沿信息,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要去“库存”,将落后的、能耗大的、不符合现代化产业需要的设备淘汰,研究出新的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和结构化调整的材料、设备清单。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制定新规划。

(三)职业院校要把专业技能作为学生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

职业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是优秀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考核标准?目前,笔者对我市26所中职学校“十二五”期间校企合作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五年间,被调研的26所中职学校共计与477家企业合作办学,其中制造业企业148家,非制造类企业299家(图表1)。从校企合作的企业数量上看,学校办学的主导方向是正确的。遗憾的是,在分析校企合作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学生数量上看,校企合作培育的技能型学生的数量,只占在校生的30%左右(图表2),而且五年来这一情况基本没有变化。其主要原因是我市中职学校目前的教学模式有:中高职3+2,中高职五年一贯制,中职春季高考,毕业后直接就业等形式。前三种情况升入高职是以参加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笔试分数作为升入高职院校的考核标准。这样,为了让学生们顺利升入高职院校,学校和学生们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升入高职的课程学习中。而真正参加到校企合作技能实操的学生人数是很小一部分。即使参加企业培训的学生,也存在许多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考核成为虚设。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出的思考:职业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是优秀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考核标准?职业院校要把专业技能作为学生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

图表1

(四)建设十个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

建议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行使主管责任,仿照“211工程”大学的重点建设项目学校等形式,建立职业院校的重点工程专业。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联手十个领域的领军企业和承担重点项目人才培养的院校,组成十个人才培养基地。制定项目组规程,要选拔务实人员参与其中,不搞数字游戏,不搞花架子。各项目组:

1.要完成与《中国制造2025》对接的人才培养规划。

2.按标准确定适合担任项目要求的职业院校。

3.按项目要求和备选院校实际库存提出政府投资建议,要保证培养基地的政府投入优于其它类专业和院校。

4.本着对国家对学生负责的精神,监督规划落实、资金到位。培养的人才符合项目要求。

5.切实落实校企合作,使学生真正掌握中国制造业的前沿理念和技能,为国家培养十个领域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6.充分调动企业和学校的积极性,改革创新,使十个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基地成成为校企合作的模板,成为职业教育创新的名片。

(五)实行“政、企、校”联席合作制度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公布,教育部又相继组织了59个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了集团化办学,全国已建成700多个集行业学校和企业于一体的职教集团。这是教育行政部门主动让权,行业要在职教领域中发挥作用。真正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专业联动起来,达到“五业联动”的现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必须要有政府主持,在国家投入、资源配置、统筹协调、绩效考核、奖勤罚懒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要在三位一体中起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优势、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人才培养规划等方面的作用。职业院校要随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全力配合行业、企业需求,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和劳动者。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带领我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切实提升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国务院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用三个十年,使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明确了经济结构和综合国力的提升,需要职业教育也要现代化。

我们现在要在有13亿人口的大国办职业教育,而且要办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国际上有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但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这就更需要我们摒弃“浮躁”的社会风气,学习“工匠精神”,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办好有大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落实总书记、总理的指示,全国各地政府安排部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具体规划和措施。天津市政府“十二五”期间投入资金11.5亿支持天津市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及布局结构调整建设项目。目前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成效显著,大大提升了天津市职业院校在全国的影响力。在即将启动的“十三五”职业院校建设中,天津市政府计划加大投资力度,支持职业院校的建设与发展。

随着国家支持职业教育力度的加大,随着“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形成。真正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定的三个十年规划,中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A Heavy Responsibility and Arduous Task for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Realize the China’s Manufacturing Goal 2025

LI Jia-y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enter of Tianjin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Education, Tianjin 300122)

This paper, in combination with China’s Manufacturing 2025, presents the thinking o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China’s manufacturing 2025;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2016-09-03

李家瑛(1966-),女,天津市人,1987年毕业于天津技术师范学院自动化工程系。中学高级教师,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工作。

G710

A

1673-582X(2016)11-0023-05

猜你喜欢

技能型职业院校人才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人才云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