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密闭式吸痰法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2016-11-14代真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6期
关键词:密闭式间歇血气

代真利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 ICU,重庆 402289)

探讨密闭式吸痰法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代真利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 ICU,重庆 402289)

目的 研究密闭式吸痰法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从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选取我院的8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法,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开放式吸痰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吸痰前的心率、SpO2、血压情况对比,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过程中和吸痰后2 min,密闭组的心率水平均低于开放组,而SpO2高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痰前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对比,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更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密闭式吸痰法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患者中疗效显著,不影响机械通气潮气量,可以有效预防低氧血症,有效地保持了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密闭式吸痰;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开放式吸痰

吸痰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手段,同时也是机械通气患者最频繁的操作,是有效维持人工气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的措施[1-2]。密闭式吸痰主要在我国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比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中采用密闭式吸痰法和开放式吸痰法对患者的影响得到了一些结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的80例同步间歇强制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的患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为(64.0±2.5)岁,病程10~72个月,平均病程为(40.0±2.3)个月。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在50~77岁,平均年龄为(63.5±2.9)岁,病程11~71个月,平均病程为(40.0±1.3)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的情况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法,针对患者情况按需吸痰,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吸痰前先给予100%氧气吸入,然后暂停机械通气,插入吸痰管至气管导管内遇到阻力后后退1 cm打开负压吸引进行吸痰操作,边旋转边向外提拉吸痰管,吸痰完成后再次给予100%氧气吸入;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法,吸痰前听诊患者呼吸音情况,调节气道湿度,采用物理排痰措施,促进痰液排入大气道,吸引前后分别给予高浓度氧气,选择适宜型号的密闭式吸痰管,将密闭式吸痰管头端的三通套口分别与气管导管、呼吸机管道和具有防护薄膜的吸痰管相连接,尾端与负压吸引器相连,吸痰时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内遇到阻力后后退1 cm,按下控制钮就形成负压抽吸系统,边旋转边向外提拉吸痰管,吸痰完成后缓缓抽回吸痰管至完全退回到无菌薄膜内,自动形成持续密闭状态。

1.3观察项目:两组均在晨间护理后记录第一次吸痰前后情况,比较吸痰前后的心率、SpO2、血压情况,以及吸痰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pH 值、PaO2、PaCO2)。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方法 以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χ2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心率、SpO2、血压情况对比:两组吸痰前的心率、SpO2、血压情况相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过程中和吸痰后2 min,密闭组的心率、SpO2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更接近正常水平。但两组患者间血压变化相似,P>0.05无明显差异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心率、SpO2、血压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心率、SpO2、血压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心率(次/分钟) SpO2(%)对照组 40 吸痰前 147.3±17.5 75.0±7.6 73.8±2.1 92.9±3.1吸痰中 150.4±18.3 73.1±8.3 79.3±3.7 90.4±3.2吸痰后 145.5±17.9 72.2±8.3 78.3±3.5 95.1±2.1观察组 40 吸痰前 146.4±19.5 78.4±8.1 73.7±2.3 93.1±3.2吸痰中 149.9±18.5 73.0±7.5 74.6±3.1 92.5±2.8吸痰后 143.2±18.2 72.2±7.9 73.2±3.4 96.6±2.1

2.2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吸痰前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对比,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更接近正常水平。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pH值 PaO2(mm Hg)PaCO2(mm Hg)对照组 40 吸痰前 7.40±0.04 96.5±2.0 41.6±4.0吸痰后 7.40±0.04 96.0±3.0 43.0±5.0观察组 40 吸痰前 7.40±0.04 96.5±2.0 42.0±3.8吸痰后 7.40±0.04 96.8±1.8 42.1±3.9

3 讨 论

吸痰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手段,同时也是机械通气患者最频繁的操作,是有效维持人工气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的措施[4],机械通气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如果能够正确掌握吸痰技术则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文通过对比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中采用密闭式吸痰法和开放式吸痰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发现,观察组吸痰过程中和吸痰后2 min患者的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SpO2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吸痰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密闭式吸痰在吸痰中不中断氧气供给,不影响机械通气潮气量,能够有效预防低氧血症,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效地保持了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有关[5]。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在密闭式吸痰系统中采用微量泵持续经注液口泵注入生理盐水,可以降低痰液黏稠度,保证在机械通气中可持续气道湿度, 降低机械通气过程中痰液堵塞人工气道的发生率,对人工气道的有效管理起了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密闭式吸痰法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医疗人员的伤害,并且不影响机械通气潮气量,可以有效预防低氧血症,有效地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刘妍,何立平.密闭式吸痰管预妨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2,80(6):1619-1620.

[2]康华.密闭式吸痰管在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5(12):471.

[3]周萍,葛文贤.密闭式吸痰法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3(12):99-100.

[4]沈荣娣.封闭式吸痰管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4)2251-2253.

[5]黎雁,韦萍,杭寒皎.不同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影响及临床效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2):2293-2298.

R472

B

1671-8194(2016)26-0089-02

猜你喜欢

密闭式间歇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间歇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新型密闭式垃圾压缩存贮设备设计研究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密闭式矿热电炉生产锌粉节能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