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稳健性分析评估模式初探

2016-11-12吴洁

中国市场 2016年37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

吴洁

[摘要]当前国外经济下探加深、国内经济转型调整加大,给金融机构带来大量经营风险与资产风险,为了施行更为有力的金融稳定和防范处置风险措施,准确判断各法人机构经营状况成为重要的环节,出台科学合理的金融机构分析评估模式成为关键,然而传统监管模式中评估工作很多地方已不适应目前各金融机构经营中的混业模式,部分评价结论还存在单一考核“盲人摸象”现象。所以,建立一套全面客观、科学规范,适应当前稳健性经营的分析评估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为正确行使监管职能和稳健经营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金融机构;稳健性经营;评估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101

1传统模式下分析评估特点

传统监管模式下监管者所使用的评估模式,在执行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项目方面的指标性分析,侧重于对指标的要求,为此评估结论有着偏好于满足监管机构的指标要求。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可比性强

传统的金融系统内部监管者分析评估主要是长期使用同一方式对指标进行评价,形成的结论容易与历史指标进行比较,有着很好的可比性。使用传统模式对资产评估结论与现行评价标准也能达到吻合,很容易完成整个分析评估工作,但是结论简单不具有全面代表性。

12工作成本低

由于传统模式评估使用者对业务的熟知程度高,分析评估程序相对容易,可以对照历史经验直接得到所要结论,评估环节少,人力成本较低,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其结论是经验成分占比高,对新情况包含较少。

13涉及面少

目前很多监管机构人为地将一些指标进行分割,在分析过程中按照时点进行单项项目的计算评估与预测结果。在使用结论上能够做到用什么去做什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单项或是几项指标的分析评估,耗时较短、结论单一。

14覆盖性差

由于对监管指标的偏好,监管机构内部对被监管机构评估时对流动性指标侧重于资产短期变现的能力;在收益方面侧重考核某项金融性资产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对于风险性暴露主要看其不良资产的占比是否达到预警线等。以监管者的身份来把这些指标进行硬性化,从指标结论上硬性划分被监管机构级别,更多的是为监管者使用。

2传统分析评估方式存在的缺位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处于重大转型时期,对金融机构的分析评估工作也随着复杂起来,新的监管目标需要新的评估方式来适应,全新的经营方式需要全面客观的评估结论来服务,传统评估办法开始显示出很多的不足与缺位。

21人力资源的不足

金融系统内部监管工作的评估是监管者主要采用的方法,但是由于长期的封闭式监管工作使很多监管人员缺乏对被监管对象业务上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同时对新的混业经营评估工作缺少经验与知识。很多监管机构长期缺乏专业的评估知识培训,缺少同时拥有信贷、会计、财务和机构构架等多项业务精通的监管人员,因而对所收集的数据信息做出的评估报告也只是一种简单的表述,缺乏专业人员深层次的评估结论。

22评估系统不够规范

作为监管机构,要及时对被监管机构经营情况、风险程度进行经常性的、具有针对性的评估,由于金融核心业务和名誉质量的要求,经常使用外部第三方进行评估也不实际。为了完成全面评估,监管机构也在不断调整评估方式,而很多评估模式是为了满足某一方面的监管要求而设计,没有形成定期或不定期全面评估工作机制。同时监管体系中缺少统一的评估数据信息来源标准,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参数体系和预测体系。

23工作角度有待修正

监管机构为了完成监管任务,从评估开始的指导性意见就偏向于监管者使用,评估结论往往是为了满足某一监管任务而服务的,而不是真正的第三方评估结论。当前更多金融创新与传统业务相互渗透组合,而只站在监管者角度进行评估必然造成“混业经营、分项评估”的尴尬局面,结论定会产生很多的盲区和死角。

3建立新型的内部分析评估机制的思路

31着力加强评估内设职能部门建设

在一定区域进行评估人才的整合,一是从不同部门抽调知识面广、能力强、业务精的人员进行组建;二是对组建队伍重点进行业务培训和深入金融机构实践锻炼,通过金融资产评估理论研究与学习,提高专业评估能力。在向监管方负责的同时也要为被评机构提供全面真实的评估报告,把监管寓于经营中,加强预测服务,把监管方与经营方统一起来。

32建立健全标准的评估模式

目前金融机构隐性风险相对分散,对风险的识别、划分、评估日趋复杂,依照传统的分析办法对大量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及其表外业务不能做出客观评价,所以集中人力资源建立统一模式、统一指标、统一模型才能将数据和信息整合成有用的数据集和信息群,在不同机构中进行标准化评估结论对比,为监管者与经营者提供可比性的评估报告。

33确定评估工作的正确主导思想

要建立完整的评估机制,提高评估工作的独立性,让评估工作与监管和经营管理各司其职。要合理分析评估各类金融机构在各项融资和交易中的能力、优势和特点,把分析评估工作建立在监管部门和被评机构全面利用基础之上。

4内部分析评估模板的框架

建立金融机构分析评估模板主要是根据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所需,全面揭示金融机构现存风险与预测未来几年发展趋势,为监管者和经营者提供真实、全面、客观的机构经营现状。41建立分析评估模式的要求

首先在模式上要参照国内外有关评估专业机构通用模式,结合金融机构经营特点,立于第三方的角度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其次保证评估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确保了分析评估项目的严肃性和科学性,要有规范的依据来支撑模式的各个项目;最后模式中指标体系和参数项目应当采用当前国内主要经济分析中通用的维度模式,便于整个工作中对数据集进行增维、降维和信息处理。

42分析评估模式的分类

要根据业务要求区分类别,对不同的项目进行划分归类,应用数据集、升维、降维的简单方式对单项、多项、关联、综合项目进行客观分析评估。既要提高对整个被评机构基础项目全面分析与评估的可视能力,又要做到被评机构主要项目的全覆盖。

43分析评估模式的标准

要确定本次分析评估的工作目的、原则、范围、内容等,对资料收集、主要依据、规范文本等进行明示,达到有据可查、有据可依,保证分析评估整个过程使用统一的标准指标,给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一个较为规范的分析评估结论。

44加强对基础项目的分析评价

对基础项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评价,扩大被评机构的周围市场环境、同区域同类机构经营状况影响度,通过市场环境项目的表述能够让报告使用者更客观地认识被评机构与所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现状的联系程度,使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联系起来。

45对影响经营结果的项目进行深度与广度上的了解与认定在对整个业务评估中,要对被评机构多年来经营过程中各项主要指标逐项确认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与评估,特别是对影响经营结果的项目进行深度与广度上的了解与认定。通过数据分析与图表展示把多年的数据集变为可视直观结论,同时通过对多项关联项目的组合,把多年的数据集通过降维或是增维的方式贯穿起来,对主要项目进行发展趋势和周边环境限制分析评估,对风险情况做出客观分析评价,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客观预测。

46要对主要经营和监管指标进行全面分析评估

在收集大量历史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使用最新计算方式把不同历史数据和统计口径数据集进行交换,形成统一可比的多项目数据集。在不同的信息维度中寻找关联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把通常容易忽略或是隐藏报表背后信息进行增维,通过多元的图表展示出来并加以分析评估,揭示出客观实际的现状和发展规律;最后把分析与评估结论进行归纳,客观地提出问题存在原因和对今后发展前景影响程度,并对主要问题提出整改和完善的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施韬,蒋礼浅论我国金融稳定评估[J].上海金融,2006(4)

[2]那洪生构建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J].黑龙江金融,2007(4)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分析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形成风险的因素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闵行区新型金融机构运行状况分析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赤道原则Ⅲ与金融机构角色定位
组建小型金融机构 加快小微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