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年逐鹰旅途成就纪录片大师之路

2016-11-12朱允嘉梁皆得

数码影像时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兰屿金门老鹰

朱允嘉 梁皆得

步履蹉跎的纪录片大师之路

梁皆得戏称自己是放牛班的孩子,但其实就如大部分天才一样,不读书是因为他热衷于“赏鸟”的乐趣。“小时候住在乡下,常看着鸟飞来飞去、动作又很可爱,开始细细观察它们,没想到愈看愈有趣味,就这样一头栽入鸟的世界了。”中学时期,因缘际会进入台中鸟会,进一步学习到调查、记录鸟类生态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受到喜欢拍照的鸟友启发,为了替稍纵即逝的鸟类行为留下刹那永恒,小小年纪辛苦兼差存钱,买入了人生的第一台单眼相机是Pentex,镜头却只能跟朋友借。

《老鹰想飞》探讨台湾的老鹰(黑鸢)日渐消失的原因,其中穿插老鹰先生沈振中以及老鹰公主林惠珊的生活,让整部纪录片多了些故事性。1991年,沈振中是基隆德育护专(现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的生物老师,在大武仑沙滩堤防上看一群老鹰正在追逐嬉戏,其翱翔天际之精采犹如阅兵点名,不禁感叹大自然造物之奥妙,深受感动。4个月后某天,沈振中发现老鹰被猎人的捕兽夹夹死在巢边,痛心不已,决心为之立传,透过每天观察写下《老鹰的故事》。提到老鹰,沈振中总爱用拟人化的口吻描绘它们,在他眼里老鹰如同家人。随后更于1995年辞去教职,专心追鹰。

1992年,任职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刘小如博士鸟类研究助理的梁皆得认识了沈振中。当时梁随刘前往兰屿观察保育类野生动物兰屿角鸮生态,正巧遇见其他生态纪录片工作者在当地进行作业,于是也兴起以影像记录鸟类生态的念头。此后,只要沈发现老鹰的行踪,就会通知梁,梁便扛着摄影器材上山去,两人一同等待。而后接班人林惠珊的出现,更让故事有着戏剧性的发展,并加速找到老鹰濒绝的原因。梁皆得、沈振中、林惠珊,3个人跨越物种藩篱,无悔地守护着台湾的鹰群。

老鹰是一群难以在野外追踪的物种,然而沈振中却以超越常人的意志与耐力,日日年年昼夜不分实地跟追纪录;甚至为了追鹰,骑车摔断肋骨也在所不惜,进而发现它们除了盘旋、筑巢、交配等基本习性之外,还有游戏、集会等行为。1995年,梁皆得发表了《ㄉㄨㄉㄨㄨ`:兰屿角鸮的故事》。这部影片对他而言意义重大,因为是第一部作品,而这部处女作也为他拿下许多影展的生态纪录片大奖。片长25分钟、用16厘米底片拍摄完成,《ㄉㄨ》片是梁皆得3年的心血。

动物视角的故事报导、细致流畅的镜头语言,让梁皆得的付出有了回馈,许多入围国内外影视大赏,如金马奖、金穗奖、东京国际影展等,作品也多成为校园教材,以及于国家地理频道播出。无数作品引起国际间热烈讨论与动物学家一致好评,奠定了梁皆得在生态纪录界的大师地位。让大众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最早期的Bolex、Arri,经历过Sony PMW-EX3,如今惯用PMW-F3,在数字单眼相机渐渐成为摄影主流的时代,梁皆得笑说仍舍不得放下笨重的16厘米底片机。“数位拍的画面,太过锐利,看久眼睛会累。”梁皆得认为专业电影机拍出来的画面,是肉眼看起来最舒服的状态。技术操作上,梁皆得在一般情况下,最大光圈顶多缩2至3档即可,“光圈缩到最小得到的画质不一定是最好,应尽量符合镜头的需求。”快门通常固定用1/60,其它则用收光圈来控制;DB值则依现场光线调整,光线够的话,愈低愈好,像是Canon的机器,感亮度在160时是最细致的,但若太暗,还是会调高一点去拍。

《老鹰想飞》从16厘米底片摄影机Bolex拍起,经历了Arri电影机,到现在数字摄影机Sony PMW-F3,细算起来共历经23年才拍完,也是梁皆得拍摄累积时间最久的作品。而为了防止漏网画面,每次出机至少都会带3台以上的摄影机,自己主控一台,其它则定点架设。

爱鸟成痴的梁皆得,从黑发拍到白发,走遍台湾每一寸土地,透过镜头,为台湾仅剩下不到300只的老鹰留影。梁皆得直言,《老鹰想飞》想传达的警世讯息不外乎有两点;第一,老鹰是生物链的顶端掠食者,是生态系统健全与否的重要指针,若其数量开始下降,被掠食者的压力解除,过度繁殖、茁壮,生态系便会开始失衡。第二,人类同为生物链的顶端掠食者,与老鹰共享着这块环境,从老鹰的数量锐减,可推测环境里有不利于生存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否对人类有所影响?或许短时间看不到对人类的影响,那么长时间呢?或许过个40年人类也会步上老鹰后尘?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要如何改变这个命运?

若说《看见台湾》是从鸟的视角来俯视台湾,那么《老鹰想飞》便是由台湾的视角仰望着鸟!梁皆得、沈振中以及林惠珊,还有其他许多为老鹰复育努力着的热血鹰人,期望透过这些影像,让社会大众能多认识猛禽物种,感受其与人类的相依性,进而唤醒体内的保育意识,共同珍惜这片天空与土地。

责编/刘铭哲

梁皆得大事纪

1987~1992 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刘小如博士鸟类研究助理。

1992~1997 陆续完成《ㄉㄨㄉㄨㄨ:兰屿角鸮的故事》、《草山鹰飞》。

1997~2000 协助刘小如博士调查研究金门鸟类,并发表《菱池倩影》、《兰屿猫头鹰之歌》、《台湾蓝鹊的故事》,召开“神话之鸟——黑嘴端凤头燕鸥重现马祖”记者会。

2001~2004 完成《燕鸥的故乡——马祖》、《神话之鸟——黑嘴端凤头燕鸥》、《TYPHOONISLAND》;同年6月出版童书《猫头鹰》专辑。受连江县政府与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之托,拍摄金门国家公园三画面全景多媒体简介、《合境平安》金门民俗庆典影片、《铁汉雄姿》金门军事操演影片。

2005~2007 担任刘小如博士主持之「金门鸟类调查研究」研究助理,完成连江县政府与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委托制作之《安祖厝——金门宗祠奠安庆典》、《檐间戴胜飞》、《碧海鸥鸣》,发表《金门岛猛禽之种类组成与出现状况》一文。完成由行政院文建会委托之《台湾大百科》影音示范计划之鸟类数据建置案制作,以及垦丁国家公园委托制作之《候鸟之旅、垦丁之爱》HD高画质保育宣传影片。

2008~2010 受金门县政府委托编写《观鸟金门》金门赏鸟指南、完成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委托制作之《翡翠》、《大地传奇》、《海上桃花源——烈屿》,以及营建署城乡发展分署的《走向繁华水畔——国家重要湿地之美》、林务局的《雾社血斑天牛生态纪录像片》。与台湾猛禽研究会合作,担任《九九蜂鹰》生态记录片计划主持人。

2011~2013 拍摄阳明山国家公园《虫相逢》、林试所《山林魅影——林鵰》生态影片、台江国家公园管理处《风中旅者黑面琵鹭》、金门大学《鎏金之岛——金门》。与公共电视台合作制作《森林共和国——司马库斯》纪录像片。

2014~2015 完成并发表《老鹰想飞》,于2015年11月台湾各大影院上映。

猜你喜欢

兰屿金门老鹰
老鹰的“对手”
老鹰捉小鸡
『老鹰育雏』的启示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下篇:九·一海战
1954年人民解放军两次炮击金门
难忘的金门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