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2016-11-12田小艳

文理导航 2016年30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作用语文教学

田小艳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是适合学生认识与接受能力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且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大大增强,思维非常活跃,学生们都感觉到课堂学习效果很好。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语文教学;作用;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创设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情境,情境教学法具有形象化与生动化的场景,是新课程理念中的重要方法。如何创设情境,这是许多老师热心探讨的问题。笔者谈一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情境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其为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而服务的。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是适合学生认识与接受能力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且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大大增强,思维非常活跃,学生们都感觉到课堂学习效果很好。

传统教学中的死气沉闷之感荡然无存,老师死板的说教被有趣的情境所代替,学生们感觉学得愉快,教师感觉教得轻松,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二、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

(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是文章创作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以文章为例子,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后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选材、谋篇、运用语言的高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进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古人读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是这个意思。

(二)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如在教学《翠鸟》时,可出示翠鸟的图画,由于画的传神,配合文字,学生马上了解到翠鸟的外部特征及翠鸟的机灵。

(三)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同时还要由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如在说明文教学中,图画、雕塑、模型、工艺品等美术作品,能使学生更好地认清事物、说明顺序等,从而感受事物,优化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能构建出丰富多彩的画面,能以动听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听觉,能以动态的情景开拓学生的视觉,能将遥远的情景逼真的展示出来。能把深奥的理论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学生在丰富的色彩的情境中会更有兴趣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在身临其境中对语文课会更深入地理解。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如笔者在进行《长城》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以《万里长城永不倒》这支歌为开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及时播放有关长的视频《长城风光》,它那开阔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奇异的风光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索的兴趣。

(五)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燕子》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春光、盎然的生机,我选择了乐曲《苗岭的早晨》。听着清新舒缓、明丽欢快的乐曲,有的学生悄然动容,有的学生寂然遐思,有的学生神采飞扬,我不禁感叹音乐的无穷魅力,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如让学生表演《惊弓之鸟》,更赢得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勤于思考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活跃在课堂上。这样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的兴奋,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且具有戏剧情味,学生热情高涨,印象深刻,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三、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情境设计要注重题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情景创设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情境设计上要注重题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创设情境的素材要有代表性与广泛性,富有新奇性。此外,创设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认知规律,要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要有科学性。

(二)创设情境要最大限度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新课改倡导,当代教学要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提供给学生表现机会,要尊重学生,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取得成功的喜悦。要因材施教。提供给学生表现机会,也增强了他学好语文的信心和勇气。也让他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使学生由衷的喜欢老师,热爱这门学科。

总之,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心灵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情境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法,能使课堂气氛愉悦,而愉悦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效率提高。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教师要运用新课改理念,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超.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166-166

[2]付瑞云.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人间,2015(34):75-75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作用语文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