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6-11-12林春梅彭春梅
林春梅,彭春梅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手术室,重庆408200
浅析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林春梅,彭春梅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手术室,重庆408200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急症剖宫产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患者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综合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7.56%,与对照组的85.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诊剖宫产患者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
风险管理;剖宫产;护理;急症
护理风险指的是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急诊科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变化快的特点,抢救时间紧迫,护理操作频繁,护理风险性高[2],若护理措施不当,患者及家属情绪波动大,容易发生医疗纠纷。风险管理通过对潜在风险的综合分析,有效识别风险,并针对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以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3]。该科自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症剖宫产手术以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产科收治的急诊剖宫产患者82例,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及情感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5.8±6.3)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7±2.1)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16例。胎盘早剖3例,产前出血4例,前置胎盘3例,产前出血7例,试产失败8例,急性胎儿宫内窘迫16例。对照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6.3±6.5)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6±2.2)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14例。胎盘早剖2例,产前出血3例,前置胎盘4例,产前出血6例,试产失败9例,急性胎儿宫内窘迫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急症流程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
1.2.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3~5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士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负责全面收集急症剖宫产风险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护理经验对急症剖宫产患者潜在的风险进行归纳总结,制定此类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护理计划,并将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于临床。同时,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还需要对各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风险制度了解程度进行考察,对于考核成绩优异的护士,给予相应的奖励,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1.2.2制定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流程结合产科和急诊科的实际情况,护理风险小组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最新的科研报道结果,制定健全的急症剖宫产护理规章制度和流程,包括接诊流程、风险评估、风险告知、术前准备、转送接待等[4],让护士全面掌握围生产期整个护理流程和突发事件的相应处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
1.2.3加强护士培训要求护士定期写工作总结,并定期开展工作经验分享会议,让各护士提出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护理风险小组人员进行综合讨论,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护士统一执行;在分享会议中,也可以让护士将自己在工作中做得比较好的方面进行分享,让其他护士学习和借鉴。护士长定期对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可以通过开展知识讲座、PPT教学以及视频教学等方式,分享经典案例,让护士不断提高。强化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树立“风险无处不在”的护理理念,在护理过程中,需对每一位急症剖宫产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防范,将护理风险发生率降到最低[5]。
1.2.4强化护士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护士应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在患者入院当天,护士应立即前往患者所在的病房,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急症剖宫产的相关知识,包括诱发因素、危害以及解决对策等。发放急症剖宫产护理风险知识手册,让孕妇熟悉分娩的整个流程,提高孕妇分娩过程中的依从性。风险管理护士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和交流,赢取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信任,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
1.2.5加强护士心理素质培养急诊科是一个相对繁忙的科室,患者病情危重,抢救时间紧迫,护士在急症剖宫产患者抢救中承担重要责任,工作压力大。且护士需要值夜班,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心理脆弱。针对此种情况,护士长应加强对护士的心理指导,让护士学会释放压力,安排合理的作息,多与家人沟通,取得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护士在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沉着应对。
1.2.6针对风险的预防措施风险管理小组在实际的护理干预过程中,需要对急症剖宫产患者有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事件进行有效的预防。坠床伤害是患者转运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为有效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坠床危险事件,护士应在转运车的两侧用被褥进行环形保护,并将患者的四肢放在手术车以内,确保患者重心平稳。在手术车进出房门和拐角的地方,手术车与房门、墙角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出现碰撞现象。在患者转运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锁定刹车的使用频率,在刹车时,注意搀扶患者,避免急刹车引起孕妇牵拉疼痛,压迫子宫[6]。当护士从产房转移到急症手术室时,护士应及时对患者的腕带信息、分娩方式以及病历等进行核查,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急症剖宫产孕妇登记表中。在与护士交接的过程中,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相关问题,在登记完无遗漏和无误后,双方签字并开展急症治疗。在剖宫产的过程中,在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的情况下,需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确保血液循环,改善患者体温过低状况。
1.3观察指标
采用该院自制的护理综合评分量表对护士进行评分,包括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操作、基础护理、服务态度、规避纠纷、应急能力、护患沟通、风险评估、医疗考试以及三基考试十项,每一项为10分,共100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术后第3天采用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综合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情况对比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6%,较对照组的85.37%显著提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中剖宫产率也逐渐增大,剖宫产不仅本身对孕妇会造成一定伤害,且术后还会引发妊娠后遗症,导致各种护理风险问题[7]。急症剖宫产患者具有病情急、剖宫产指证发生快、进展时间短、医疗纠纷多、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若处理不当,严重威胁到母婴安全[8]。急症剖宫产患者从接诊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均潜在不同程度的护理风险,如坠床风险、术中低体温风险、术中呕吐风险等,但此类风险都是可以防范的[9]。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以往剖宫产急症风险的综合评估,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一套针对性的风险护理防范对策,可积极预防护理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
陈惠梅[10]给予682例急症剖宫产患者风险管理护理,发现护理综合评分、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在该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风险管理护理,首先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落实护士各项责任,建立规范化、具体化以及科学化的风险管理制度。其次,加强对护士的培训,让护士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规避风险。再次,加强对护士的心理指导,解决护士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制定完善的风险预防措施,让护士掌握各种风险的预防对策,提高护士应急能力和护理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综合评分达到了(95.53±2.25)分,较对照组的(88.33±2.16)分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2.44%、0,较对照组的12.20%、4.88%显著降低,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7.56%,较对照组的85.37%显著提高,该研究结果与上述参考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证实了风险管理在急症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值的推广。
[1]杨艳贞,郑剑兰,付景丽,等.产房风险管理的探讨[C]//第十一届全军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42-148.
[2]李玲,李京军,王晓雷,等.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8):153-155.
[3]赵洁,陈质雅.剖宫产手术配合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17(5):83-85.
[4]周小玲,赵倩.临产后脐带绕颈的风险管理及效果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4):1561-1562.
[5]杨艳贞,郑剑兰,付景丽,等.产房风险管理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2):172-174.
[6]杨学文.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紧急救护与风险管理[J].医药前沿,2013,21(30):343-344.
[7]杨艳贞,郑剑兰,付景丽,等.产房风险管理的研究[J].海峡科学,2010,22(10):268-272.
[8]李洋,杜蕾,吴国松,等.基于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的剖宫产术风险识别的理论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7):3478-3480.
[9]胡悠雅.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3):76-77.
[10]陈惠梅.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33(14):1819-1820,1824.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Value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
LIN Chun-mei,Peng Chun-mei
Operating room,Fengdu People's Hospital,Chongqing,4082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Methods 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1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risk management,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nursing comprehensiv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rat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 and nurse-patient disputes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re was an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97.56%vs 85.37%)(P<0.05).Conclusion The risk management for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and nurse-patient dispute,promot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Risk management;Cesarean section;Nursing;Emergency
R7
A
1672-5654(2016)09(c)-0172-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7.172
林春梅(1987.7-),女,重庆人,本科,护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
(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