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战火在这里点燃唐姚州都督府遗址考古调勘
2016-11-12何金龙
文 图 /何金龙
天宝战火在这里点燃唐姚州都督府遗址考古调勘
文 图 /何金龙
姚州都督府遗址位置
姚州都督府遗址位于云南中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栋川镇清河行政村黄连箐自然村西约400米的狭长蜿蜒山梁上,西距姚安县城约4公里。
姚州都督府遗址是唐中期唐王朝与南诏国“天宝战争”的爆发地,经过两次天宝战争,唐朝军队被逐出云南,唐王朝从此失去了对云南的控制,南诏将统治范围扩大至云南全境,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全云南,成了名符其实的南国大诏,姚州都督府遗址因而成为唐王朝与南诏关系从友变敌重要转折点的见证。该遗址2013年被公布为楚雄州文物保护单位。
鉴于该遗址的重要性,而天宝战争又发生于南诏定都大理太和城期间,为了解其现存概貌、地下遗存的保存状况及与太和城遗址的关系,依托于国家文物局支持的“太和城大遗址考古工作计划”,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楚雄州、姚安县两级博物馆于2015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对该遗址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勘探。
钻探
天宝战争
南诏政权刚建立时,其统治范围只限于洱海坝子及其四周区域,其东的姚安及以东区域仍为唐王朝所辖,唐王朝在姚安设有姚州都督府。双方以姚安西面的天生堂横断山脉为界,以西为南诏的范围,以东为唐王朝的范围。
首任南诏王皮逻阁死后,其子阁逻凤继位,之后发生了唐王朝与南诏之间的两次“天宝战争”。第一次在天宝十年(751年),前一年阁逻凤携妻女前往姚州城拜见唐姚州都督张虔陀,张虔陀对阁逻凤之妻见色起意,当面侮辱阁逻凤的妻女,又向朝廷诬告阁逻凤谋反,唐王朝遂派鲜于仲通、李晖、王知进率兵八万,分三路进兵征伐南诏,却反被阁逻凤举兵攻陷姚州都督府,唐军大败,张虔陀自杀。第二次在天宝十三年(754年),前云南都督兼侍御史李宓率兵再伐南诏,唐军同样大败,统帅李宓投江而死。经过两次天宝战争,唐朝军队被彻底逐出云南,南诏统一了全云南。
天宝战争给内地南征的兵员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李白的《羽檄如流星》、杜甫的《兵车行》及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对此都有催人泪下的描写。对于天宝战争与唐王朝灭亡的关系,后人有“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之说。“祸基于桂林”是指唐王朝经过两次天宝战争后,为防范南诏东扩,在与南诏相接的广西长期大量屯兵而掏空了国库,再加上戍兵驻防时间超期未轮换而引起兵变,使得黄巢起义时唐王朝已无力镇压,从而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
历史人文
在西汉中期前,姚安属古滇国地,西汉中期始设弄栋县直至唐初。唐前期以其地民众多姓姚改名姚州,武德四年(621年)置姚州都督府,南诏统一云南后属弄栋节度。赵宋之时,大理国改其为统矢府。元取乱极思治,长治久安之意,置姚安路军民总管。明设姚安府,清改为姚州,民国改为姚安县至今。
七世纪中叶,为加强对以洱海区域为中心的云南西部的经营并保障蜀身毒道的通畅,唐王朝于麟德元年(664年)在姚安始设姚州都督府,但由于辖境内诸蛮的反复叛乱,唐王朝于公元680年一废姚州都督府;垂拱四年(688年),唐王朝复置姚州都督府,后因姚州蛮叛唐并在吐蕃支持下攻击姚州,都督李蒙战死,姚州都督府于公元713年再次被废;开元十七年(729年)起,唐军逐步打通了姚、巂两州之间的通道,平定了洱海区域诸蛮之乱,唐王朝于公元732年再置姚州都督府,并扶持南诏统一了该区域以牵制吐蕃,但南诏在羽翼丰满后与唐王朝失和,于天宝九年(750年)攻破姚州都督府,都督张虔陀被杀,次年八万唐军进攻南诏,第一次天宝战争爆发,但南诏在吐蕃的配合下大败唐军,姚州都督府因而第三次被废;天宝十二年(753年),唐王朝第四次置姚州都督府,并拟以此为据点再次讨伐南诏,但都督府不久随即被南诏土蕃联军攻破,次年的第二次天宝战争也以唐军大败而告终,唐王朝军队从此被逐出云南地区,姚州都督府也就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人口地理
姚安县境内历史上的土著民族主要为彝、白两族,其他如汉、回等民族则是从元明时期起才大量进入姚安居住,但现在姚安境内的彝族只占总人口约10%,且多在山区居住,姚州都督府遗址附近各自然村也只有少量彝族;白族则因多与汉、彝两族融合而所剩无几。
关于姚州都督府的位置,唐后期人樊绰所著的《云南志》一书中说“弄栋城……废城在东岩山上”,明《寰宇通志》也载“东山,在府城东十里,一名饱烟萝山,山之阳有张虔陀所筑古城”,之后的各种地方志史料皆沿袭明《寰宇通志》之载,因而该遗址又被称为“张虔陀城”。
遗址全景
蜀身毒道即从四川通往身毒国(印度)的古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学术界又将其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为中国三大古代丝绸之路之一。此道首见于史料是在西汉武帝年间,“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阿富汗)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这条民间古道引起了汉武帝的重视,遂派兵征伐西南夷(今川西、云南、黔西)以求打通此道,然汉军进至洱海时遭遇巂、昆明等滇西古代土著的阻隔骚扰无法西进,汉武帝虽为此在都城长安仿洱海之形而凿昆明池以供汉军练习水战之用,但终西汉一朝也未能实现汉武帝的夙愿,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巂、昆明的后裔哀牢王柳貌举国内附,东汉王朝将哀牢国区域设置为永昌郡进行管辖,蜀身毒道才终于打通。
哀牢的归顺及永昌郡的设立使得从西汉武帝起打破巂、昆明、哀牢的阻隔从而与身毒国(印度)、大夏(阿富汗)相通的近200年的梦想成为现实,东汉明帝为此举行盛宴庆祝炫耀,与宴的班固对当时的狂欢场景有栩栩如生的描写,“绥哀牢,开永昌,春王三朝,会同汉京,是日也……庭实千品,旨酒万钟。列金罍,班玉觞,嘉珍御,太牢飨……皇欢浃,群臣醉”,皇上因高兴而手舞足蹈得汗流浃背,群臣则更是烂醉得东倒西歪。
自然环境
今人站在遗址上,整个姚安坝子尽收眼底。其西北的山脚处与姚安坝子相连,东南山脚处为黄连箐沟,东北最窄处与其东北更高的山脉相接。山梁北部最高处海拔约2110米,南端最低处海拔约2030米,即遗址的最高处与坝子的相对高差约180 米。
整个遗址依地势分北、南两级平台区域。遗址北坡坡度约25°,东南坡较陡,坡度约35°,西北、西南两坡较缓,坡度约15°。整个遗址除北部山包平台区域的东部外,其余现均全为耕地。
北部的山包平台区域当地人称为“犁石地墚子”,高出山脚坝子约180米,高出南部平台区域北端约50米、南端约80米。该平台区域分东、中、西三块:东部呈东西向窄条形,面积较小,地形略平坦,地势略低于中部,海拔约2105米;中部地势最高,平地面积最大,地形平坦呈半圆形,海拔约2110米;西部地形亦平坦,平地面积较中部稍小,呈南北向宽条形,地势最低,海拔约2100米;
南部山脊平台区域当地人称为“城埂子”,呈斜窄狭长蜿蜒条形,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北南两端相对高差约30米,高出山脚坝子120~150米。该平台宽窄不一,马面4处及南端处等最宽,约80米,城门南北两侧处最窄,仅约10米。
图① 北城墙东段残存墙基
图② 南诏有字瓦
图③ “官”字瓦
图④ 地表散落之瓦
既往考古工作
1953年秋,云南省博物馆滇西文物勘察组对姚州都督府遗址进行了调查,但当时把此遗址定名为诸葛寺遗址,“诸葛寺遗址,……山脊上有断断续续的土城一条,长约一里。城墙内有不规则的大小平台二十余级,台上耕土中布满有字屋瓦及橙黄色陶片。平台系就山势铲削而成,……可能为一南诏时期的古城遗址。……唐张虔陀所筑古城,与本址地点颇相合”。
1983~1987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普查队对该遗址进行过调查,当时命名为“姚州故城”,该遗址“城平面呈方形,夯土墙基,周长约4000米,现残存约二分之一,有20余米保存较好,高3米,厚10米,城址内发现南诏有字瓦,呈灰、黑色,可识者有‘官诺’、‘白云’、‘元年’、‘四年’等字”。按其形状为方形、周长约4000米来算,城址面积应约1平方公里。
北城墙剖面
夯面及夯窝
调查与勘察
经现场调查,在“犁石地墚子”山包平台北侧边缘地表残存有夯层明显但高低不一、长约310米的夯土墙遗迹,中段高出地表近2米,东西两段则约略可辩。在此山包地表到处散落有村民耕种翻出丢弃的南诏时期残瓦,有一些字瓦,其中有少量或有或无宝盖头的“官”字瓦。
在城埂子平台区域不见明显可辩的夯土墙,但有多处稍为集中的南诏时期残瓦堆积,其中亦有少量有字瓦,有字瓦中亦见或有或无宝盖头的“官”字瓦。
通过调查,除山包平台区域北部边缘有夯土墙外,其他地方则不见,并且“犁石地墚子”及“城埂子”等两个区域的地形呈狭长蜿蜒形,看不出有周长约4000米的方形城墙。
三角形尖出处俯视
地表下的马面夯层
马面俯视
在调查基础上,我们对遗址进行了初步的勘探。为了解城墙的结构,并为寻找西城墙提供参照,我们在北城墙中部的残存墙基处先布设探沟一条,经解剖至墙基底,发现墙基底层用灰色胶泥填夯,再于其上用黄色生土或咖啡色风化碎砂岩粒交替逐层夯筑;夯层厚8~14厘米不等,夯面平滑,每层夯面上均有少量口径、深均约5厘米的圆形夯窝;墙基宽约5.8米,未见基槽,为平地起夯。
以北城墙的结构为参照,在北城墙西端城墙南侧平面向外三角形尖出处布设探沟,发现表土下的堆积结构与北城墙相同,夯层明显,按常理不可能在短距离内夯筑如此不规则的三角形城墙,推测应为人工夯筑的三角形马面;由此顺城埂子西北侧边缘向南钻探至城埂子南端,此类向外三角形尖出的马面遗迹共有5处,由北向南依次暂编号为MM1—MM5,最大的马面为MM1、MM4、MM5,次为MM2,MM3则仅可隐约可辩,在每个马面上及附近地表均有较为集中的残瓦分布。
仍以北城墙的结构为参照,发现城埂子西侧边缘断断续续的地埂断面夯层明显,结构与北城墙相同,确认为西城墙残存,此段城墙残高20~50厘米,内外残厚20~30厘米;又在城埂子南端的马面附近进行钻探及铲刮断面,发现地表下亦有与北城墙相同的夯层遗迹,确定西城墙延伸至此而终。
地埂断面
在城埂子北部山丫口处有两道矮土埂相错而非相对形成的缺口,两埂间距约3 米,在附近地表有较为集中的残瓦分布。经钻探及铲刮断面,两埂均有较为明显的夯层,应为残存的错墙城门,但门道已被村民顺坡挖水渠经过门道而被破坏,故门道结构已无法了解。
通过勘探,发现该遗址只有一道未封闭的“厂”字形城墙,分为北、西两段,东南面则没有城墙。经现场皮尺测量,两段城墙全长约1450米,其中北城墙长约310米,西城墙长约1140米。
本次调勘发现两处建筑遗存。一处位于北部山包平台区域的中部,表土下有东西长约10 米、南北宽约3米、面积约30平方米、厚3~5厘米的残瓦堆积,残瓦堆积之下即为咖啡色砂岩。另一处位于北部山包平台西端“厂”字形城墙拐角处内侧,经钻探,在距表土深约2米处有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10 米、面积约300平方米的长方形残瓦堆积分布。
姚州都督府构筑于东北西南向的斜窄狭长蜿蜒山梁上,四面均为山坡,仅有北西两面有城墙,因而遗址的范围只应为山梁平台区域,即北西两面以城墙为界,东南两面只到平台的东南边缘,再外就已是山坡了。经在地图上大致框算,遗址总面积约57000平方米。
错墙城门门道
初步认识
姚州都督府城之载始见于南诏,但该城约在南诏后期时就已废弃。从地理位置来看,现存遗址应为文献中张虔陀所筑的姚州都督府城。
从遗址现存城墙的剖面观察,用生土及风化砂石相间夯筑、平夯、夯窝较少、错墙城门、城址构筑于山坡上等特征均与大理坝子南诏诸城址相同,并且在遗址内地表及地下均有南诏有字瓦分布,故该遗址的时代应为南诏(唐代)。
该遗址只有未封闭闭合的单道城墙,其原因应是受地形地势狭窄蜿蜒形所限,没有地方再构筑东南两面城墙。虽然只有单道城墙,但也能满足防御的需要,因为东南坡为约35°的陡坡,坡脚有深箐为堑,易守难攻,不需要筑墙防御;北坡稍缓,约25°,西北坡更缓,只有约15°,故需要构筑北、西北等两面城墙进行防御,因为防御方向主要是山脚西北方的姚安坝子。
遗址范围及遗迹示意图
北部山包平台中部残瓦堆积层
建筑遗存仅在犁石地墚子山包平台上发现两处,面积较小的一处所在地势最高,可能为瞭望性质的建筑,面积较大的另一处位于北、西两道城墙的拐角处内侧,此地有城墙挡住北、西两面来的寒风,应为衙署性质的建筑。
马面遗存在诸多南诏城址中尚不多见,三角形马面在国内的城址中也属罕见,之所以为三角形马面的原因应与受地形地势所限无法构筑方形马面有关。从马面遗存附近一般有较集中的残瓦分布来看,在马面上或附近城墙上可能有敌楼性质的建筑物。
由于城址构筑于狭窄蜿蜒山梁上,即使将山梁铲平为平台,平台面积仍有限,所以当时姚州都督府的规模并不大,城内应只有衙署及士兵住所等少量建筑物,仅能起到代表唐王朝对南诏行使治权的象征性作用。
从遗址内发现有南诏有字瓦来看,该遗址后来曾被南诏继续使用过一段时间,应该是到南诏中期方才被废弃而成《云南志》一书所说的“废城”。
1953年秋云南省博物馆滇西文物勘察组对该遗址进行调查时城墙内有不规则的大小平台二十余级,经过半个多世纪当地村民在此的平整土地,现在已分不出平台级数,但平台系就山势铲平而成的地貌仍基本保存。将山梁铲平成平台的原因应有三:一是将铲削出之土及砂碎石用于夯筑城墙,二是平台之地可用于构筑房屋;三是平台之地可作为士兵操练或其他活动的场所。
姚州都督府遗址位于大约厂字形的蜿蜒山梁上,不具备构筑方形城址的地理条件,并且只有单道城墙,因此可以认定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后对该遗址“城平面呈方形……周长约4000米”的记录有误,或许是当时后期资料整理时把姚安坝子内别的方形古城址张冠李戴成姚州都督府城址所致。
(作者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