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2016-11-12郑华彬

关键词:中医心绞痛冠心病

郑华彬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采取中医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实施疗效评价,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降低;研究组降低更明显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值得借鉴。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2.0.02

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可归为“心痛”、“胸痹”等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脏腑气血阴阳亏损与功能失调为本,而痰浊、寒凝、血瘀及气滞等阻滞心脉与痹阻心阳为标[1]。为此,中医坚持采取辨证论治处理,我院近几年以中医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不错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患者有完整临床资料,入院后确诊符合西医《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与诊断标准》中有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以及中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入选患者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更年期症候群、急性心梗、颈椎病致胸痛、重度神经官能症、重度心律失常/血压控制不良/心肺功能不全等患者[2]。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2.5±2.7)岁;中医分型显示气阴两虚证6例、气滞血瘀证7例、气虚血瘀证10例、寒凝心脉证7例。研究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2.9±2.5)岁;中医分型显示气阴两虚证8例、气滞血瘀证10例、气虚血瘀证12例、寒凝心脉证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以常规西药处理,治疗药物包括鲁南欣康与倍他乐克,前者1次/d,40 mg/次;后者2次/d,25 mg/次。本组患者1个疗程以连续治疗4周计算,经2~3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治疗,常规西药方案与对照组一致,辩证治疗方案具体如下:①气阴两虚证:方药为生脉散合炙甘草汤,组分包括西洋参、炙甘草,各10 g、麦冬15 g、五味子12 g、桂枝9 g、阿胶、生地黄及大枣,各12 g。辩证加减包括唇舌紫暗与胸痛严重加用丹参、山楂,各15 g及三七粉3 g;心悸、失眠、心烦者加用柏子仁12 g、酸枣仁30 g;疲倦乏力、气短心悸加用山药15 g、黄芪30 g。②气滞血瘀证:方药为血府逐瘀汤,组分包括柴胡10 g、陈皮9 g、香附、枳壳、红花、川芎、赤芍药、当归、桔梗,各12 g、川牛膝15 g。辨症加减包括苔腻加用佩兰、苍术、砂仁,各12 g;口干、心烦易怒加用当归、枳实、火麻仁,各12 g;胸闷与心痛明显加用五灵脂12 g、生蒲黄10 g。③气虚血瘀证:方药为补阳还五汤,组分包括生黄芪30 g、桃仁、红花、地龙、郁金,各12 g、川芎、当归尾、赤芍药、及山药,各15g。辩证加减包括气短与疲倦乏力加用人参10 g;胸痛遇寒冷加重及四肢不温加用细辛3 g、荜苃12 g、桂枝10 g;胸痛时作、脉涩与唇舌紫暗明显加用水蛭3 g、没药、乳香,各12 g。④寒凝心脉证:方药为当归四逆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及乌头赤石脂丸,组分包括赤芍9 g、桂枝10 g、当归12 g、干姜6 g、细辛3 g、瓜萎12 g、薤白10 g。辩证加减包括脉涩、唇舌紫暗加用降香、乳香、檀香及没药,各12 g;苔白厚腻与脉滑加用菖蒲、胆南星,各12 g、莱菔子30 g、苍术15 g。中医辨证方药均采取水煎服,1剂/d,分为早晚2次服完,1个疗程同样以连续治疗4周计算,经2~3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进行观察,同时记录其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并对比分析。执行标准[3],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有效:治疗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有一定缓解;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并无明显变化,甚至更严重。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实施疗效评价,其中研究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降低,但研究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治疗,从最终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辩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坚持整体辩证思维,有着标本同治、多途径、多靶点及多环节等干预特点,且有着个体化治疗优势,在预防与缓解心绞痛,改善临床症状与减少复发等方面优势明显,甚至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此外,中医辨证治疗在重视症状的同时给予疾病本身足够多的重视,包括疾病对人体的影响,指出在临床治疗中将辩证和辨病有机结合起来。本研究所得结果与同类研究相似,可见中医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吴 敏,冯 玲,曲家珍,等.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的应用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5(10):863-865.

[2] 周景想,唐 明,李 洁,等.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特点及组合规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6):753-755.

[3] 王师菡,王 阶,李 霁,等.丹蒌片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8):1051-1055.

[4] 唐 瑛,肖力强,江 花,等.中医名家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用药规律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134-135.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中医心绞痛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