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决策应尊重程序

2016-11-11李木洲

决策与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科学决策众人决策

李木洲

在封建集权时代,决策往往是个人之事,同时也是个人之识的结果,人们的希望大多寄托在“圣主明君”的身上,兴衰成败系于一人。在民主时代,决策则变为众人之事,同样也是众人之识,决策失误的风险被大大降低。但因决策意味着责任——一头连着荣誉,一头连着惩罚,在人性趋利避害的驱动下,民主决策往往也会处于尴尬境地,形成两派或多派意见难以调和,最终可能导致决策不力、机会丧失,即便是决策失误,由于“责不罚众”,可能问责落空而不了了之。

当今时代,是一个追求民主、崇尚科学的时代。科学决策理所当然成为政府、企业、单位、团体凝聚力量、抢抓机遇、赢得效益的基本前提。在民主国家或民主社会背景下,所谓科学决策,不仅仅单指正确的决策,它还必须符合一定的程序,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其中,程序是核心,程序合规才能保证决策合法,程序严谨才能保障决策正确。那么,科学决策应当尊重哪些基本程序呢?江泽民同志曾提出“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指明了当今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决策的基本范式与核心要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科学决策含义并最终形成科学决策思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集体领导”是社会主义管理体制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民主集中制的精髓所在;“民主集中”本身内在辩证统一,不可偏废,它是达成共识,形成统一认识的制度设计;“个别酝酿”是民主集中制下作出决策的必要过程和重要前提,没有个别酝酿就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讨论、交流与协商,也就不可能发挥充分表达、集思广益、群力群策的作用;“会议决定”则是重大决策的必经环节,也是评判决策是否具有合法性、规范性及科学性的重要标准。此四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响、有机统一,是形成重大决策的科学原则。

细究“十六字”科学决策原则,它包含极具逻辑要求的系列程序,从个别酝酿、调查研究到集思广益、充分交流,从会议研讨、达成共识到形成决策、决策征询,从决策执行、执行监督到执行反馈、决策调整或再决策,环环相扣,井然有序。无疑,高度尊重程序的决策,往往都会形成善政、良政之策,受到人们的欢迎与拥护,而逾越程序,武断决策、寡断决策或造假决策,则往往会出现决策不当或决策不力,甚至产生严重后果,遭到人们反对与排斥。譬如近期曝光的“最美野长城”修葺事件,就是典型的决策不当事件,“好心办了坏事”,其深层缘由就是未能严格遵守科学决策的系列程序,给国家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给国人情感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民主决策是一门科学,更是一套严密程序。要发挥科学决策的力量,不仅需要决策主导者的大魄力、大决心、大智慧与大担当,更需要通过合理程序凝聚众人之知、众人之识、众人之智乃至众人之利。只有尊重程序,才能求得决策主导者、决策参与者以及决策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公约数。一言以蔽之,尊重决策程序,就是尊重决策的基本规律。

(作者系湖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猜你喜欢

科学决策众人决策
众人何以至逍遥:《逍遥游》给一般人的至逍遥之路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众人吃相
关于对部门统计规范管理工作的思考
开发利用安全信息系统 规范煤矿安全管理
决策:领导工作的起点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Sounds of the 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