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特色的“供给侧”改革实践与深化探析

2016-11-11刘祖春

决策与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刘祖春

[摘 要] 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的两端,供求关系是基本的经济关系, 从供给还是需求角度,或者说注重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的各个方面对于经济的影响,其实都是基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同特点而运用的不同方法和手段,其主要目的之一都是为了实现供求平衡、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如此,“供给侧”改革也是如此。与欧美“供给侧”改革相比,我国特色的“供给侧”改革实际上从“改革开放”就开始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特色的“供给侧”改革实践的深化。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实践与深化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0-0040-09

一、欧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渊源与实践

(一)供给学派的缘起及其理论观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实践出现了一系列的后遗症, 经济停滞、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问题表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局限性。据此,以“供给管理”为特征的供给学派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供给学派认为,“滞胀”现象是凯恩斯主义的必然结果,也是凯恩斯主义失败的明证:一方面,“需求管理”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特别是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刺激总需求,容易导致需求过旺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增加政府支出易于引发“挤出效应”,挤出私人投资;同时,过高的税率,特别是边际税率挤掉了储蓄和投资资金,也使得投资的理性区域缩小,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导致投资需求不旺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缓慢。因此,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增加和有效利用,有效供给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供给学派代表人物乔治·纪尔德指出:“资本主义财富之源是经济的供给。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中,这个简单的认识是一切成功经济政策的核心。”[1]基于此,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形成了以下的逻辑联系:

1.增加有效供给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如前所述,供给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忽视供给的作用而只强调需求正是导致滞胀的根源。增加政府支出并不会增加就业和产量,因为它影响了储蓄,抑制和挤出了私人投资;扩大财政赤字支出会导致货币供给量过多,导致物价持续上升,容易酿成恶性通货膨胀。因此,促进经济增长的唯一出路就是增加供给。

2.产量的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供给学派认为,产量增加是劳动、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直接结果,而生产要素投入又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即个人和企业,这些经济主体又主要根据外界的各种经济利益的刺激来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拉弗指出:“人们随着刺激的变更而改变行动。如果增强某项活动的吸引力,人们将会更多地从事该项活动。如果减弱某项活动的吸引力,人们将会较少地从事该项活动。这样一来,通过征税、法令、政府支出以及对经济的其他干预,就会改变各种刺激,从而改变人们的活动。”[2] 475那么,什么样的经济活动能够刺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怎么样进行刺激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呢?

3.减税是刺激经济主体增加要素投入的有效手段。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市场主体的理性选择,因此,经济主体决定是否投入生产要素,其数量多少取决于其在经济活动中能否获得经济利益以及获得利益的多少。这种利益不是经济报酬总额,而是扣除了各种税收和由于政府立法所造成的费用以后的报酬净额。供给学派认为,在投资边际收益及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税率尤其是边际税率是市场主体能否获得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关键因素。高税率特别是累进税制的高税率会严重挫伤投资和劳动热情,缩减个人和企业的储蓄能力;储蓄减少会使利率水平上升,利率水平上升又会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导致生产萎缩和生产率增长缓慢,导致商品供给不足;增加政府开支只是人为地扩大需求,势必加剧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会使企业利润被高估,上交更多税金,到头来必然抑制企业投资的欲望。因此,通过减税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刺激劳动、储蓄和投资等生产要素投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是必然的逻辑选择。

4.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府干预是增加刺激的重要保证。供给学派认为,不当的和不必要的政府管制和干预,容易增加企业成本,削弱企业家进行风险投资和扩大投资规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巨大的社会福利支出则易助长浪费和舞弊行为,败坏社会风气,变相鼓励懒惰, 滋长穷人的依赖心理,抑制劳动积极性,降低总体供应。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才能激励劳动者、储蓄者和投资者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产量增加和经济增长。

(二)“里根经济学”—欧美“供给侧”改革实践的尝试

上个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虽然凯恩斯主义被证明在短期内确实行之有效,但从长远看,一味刺激总需求容易导致持续通胀,而增加税收和政府支出又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供给进而导致经济停滞。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滞胀”问题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不仅具有强烈的经济效应,而且具有突出的政治放大效应。

有鉴于此,以反凯恩斯主义为特征的供给学派实践,欧美“供给侧”改革开始占据主导,“里根经济学”即为代表。1981年,新上台的里根总统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声称他的计划将与过去美国政府以需求学派为指导思想的政策相决裂,改以供给学派、现代货币主义理论为依据,通过采取大幅度的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轻政府财政赤字压力。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

1.通过降低个人和企业的税率,缩短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期。一方面鼓励人们增加储蓄、投资,努力工作并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使企业提前免交税金,加速资本周转。

2.削减政府开支,降低联邦政府开支的增长率,以弥补因减税而造成的财政亏空。但军费不在削减之列,相反还相应增加。

3.放宽政府规章条例,取消或减少政府对私营企业的管制:包括清洁空气法,健康饮水法,水污染控制法,矿工安全法,汽车交通安全法,反噪音法等。减少联邦政府对于私营企业的“不必要的干预”,既有利于消除通货膨胀,又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4.由联邦储蓄局严格控制货币和信贷,支持保持一种温和、稳定的货币政策,使之按照温和和稳定的步伐增长,以便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

由此不难看出,“里根经济学”基本上秉承了供给学派、现代货币主义思想,从实践效果看,总体上还是积极有效的。1982年12月开始,美国经济逐渐走出衰退的泥潭,经济复苏势头也比战后以往历次经济复苏都要强劲有力。至1988年5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了65个月,成为二战后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同时,在美国长期处于高通胀、高利率、高失业率的不利形势下,里根经济政策有效地平抑了通货膨胀,并且使政府赤字保持在可控制的水平范围里,美国的通胀率由13.5%回落到不到5%的水平[3]。1984年,美国曾经一度实现了政府预算收支平衡。即使在里根总统卸任之后,人们依然能够看到里根经济政策对于美国经济恢复与提升的影响。

当然,糅杂了供给学派和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观点的“里根经济学”也有负效应。例如大规模的减税计划就曾导致里根执政期间政府预算赤字一度又由平衡走向失衡;而且,由于大企业和富人受普遍减税获得的益处更多,里根时期美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自克林顿时期以来,美国出于平衡财政赤字的考量,供给学派逐渐开始失去市场和实践舞台。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重拾凯恩斯主义,着重用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其弊端又再次凸现。

二、改革开放: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新尝试

长期以来,我国饱受供给不足、物资匮乏之苦,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1978年中国人均GNP仅为日本的1/20、美国的1/30[4] 94。对此,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希望通过改革开放激发经济活力,增强生产能力以弥补物资短缺、解决人民温饱、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这开启了中国特色“供给侧”改革的新尝试。

与欧美“供给侧”改革实践相比,我国“供给侧”改革有着完全不同的经济思想指导。理论上,我国主要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和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等朴素的经济理念为支撑;但在实践上,改革开放在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供给、减税让利激发经济活力、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增加生产供给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与欧美等国的供给侧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以增加农产品供给、解决人民温饱为发端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纠正了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管理程度过高、经营方式单一的弊端,使农民由单纯的劳动者变成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分配关系也由原来的“工分制”变成“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模式,这种农业剩余索取权分配方式的改变,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使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潜力得到较好地发挥,生产力获得解放,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明显提高,农产品产量连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和改善。1978-1984年,我国农产品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42.23%,其中46.89%归功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8年与1978年相比,平均每一农村劳动力创造的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了1.8倍,平均每年增长10.9%;每一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增长了65.1%,平均每年增长5.1%;生产的粮食增长了16.3%,平均每年增长1.5%。这10年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大于从1949年到1978年的29年[5] 24。

二是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为目的的企业体制改革。针对传统体制下对企业统得太多、管得过死制约企业活力的弊端,1979年,我国开始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体制改革。“让利”从分配环节调整政府与企业利益配关系,突破了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企业的活力;“放权”则使企业头一次有了自身的利益追求,开始由行政附属物向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转变,大大提高了企业运行的效率。这种以企业为本位的改革,是对传统的以政府为本位的重大突破。放权让利的真正历史价值在于,它一开始就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趋向市场化的路径。

此后进行的税制改革,企业实行“两权分离”包括厂长经理责任制、国有企业承包制、租赁制以及企业股份制、公司制的改造等等,都为企业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增强活力、提高效率奠定了基础。

三是强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计划机制配置经济资源和僵化的管理机制,不仅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劣化,也严重阻碍了经济活力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传统经济理论。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步都在不断强调减少计划控制、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要求经济活动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特点,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部门、企业和生产环节中去,促进供求关系的协调;同时,通过对市场主体充分的利益诱导和外在的竞争压力,实现优胜劣汰,提高效率。

四是以释放多元要素供给、培育多元市场竞争主体的所有制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际采取的是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这背离了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经济发展长期低水平徘徊,人民生活得不到提高和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上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其他经济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到“其他经济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的、有益的补充”再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等。这种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使得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台港澳及外商投资经济等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刺激多元生产要素的供给,形成多元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市场主体相互竞争有利于激发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活力,激发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尽管在减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干预、刺激生产要素的供给和生产率、以增加供给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与供给学派理论和实践有相似之处。但我国“供给侧”改革无论是在理论指导、经济管理传统、政治经济环境以及着力点等方面都与欧美“供给侧”改革有明显不同。如里根的“供给侧”改革的一个主要着力点是“减”,减少福利开支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主要在于“改”。显然,我国“供给侧”改革并不是供给学派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重现。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下中国特色“供给侧”改革的深化

1996年以后,我国供求关系开始发生新的变化,过去单向度的严重供不应求、供应短缺的格局逐步被部分产品存在供给缺口和部分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所替代。伴随这一新的经济形势变化,围绕主要通过供给侧推动还是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上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摇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主要经济体为摆脱金融危机纷纷出台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实现贸易保护主义,强化政府干预,希望通过刺激总需求提振经济。受此影响,加之前期经过一轮高速增长之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减少,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等宏观债务水平过高,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结构性就业矛盾、生态环境、食品药品质量等问题突出,造成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乏力。

面对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形势,如何引领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成为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尤为关注的问题。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与之前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实践相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保持了改革目的和总体思路的延续性,又体现了新常态下深化改革的针对性。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秉承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宗旨

1.改革作用机制相同。都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干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升华为“决定性”作用,虽仅“二字”之差,但意义重大。这为健全市场竞争规则,优化市场竞争环境,破除不同形式的市场壁垒和政府过多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为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政策支持。与此相应,2013年国务院共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21项;2014年1月28日,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64项,另有18个子项;2015年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2016年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通过放松行政管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从政府主导和管理经济向主要由市场主导和调节经济转变,激发市场活力。

2.改革的着力点相同。都强调从供给侧推动经济增长,注重刺激生产要素的供给和生产率的提高。“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强调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现有供给结构、减少无效供给,使之与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相适应。“降成本、补短板”要求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贡献率,提高全生产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3.改革目的相同。都强调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习近平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经济新常态的鲜明特征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强调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等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使得大量产能集中在低端同质产品供给领域,大量资源浪费在“低效产能-被动库存”循环上;另一方面,人们生产生活急需的高端优质产品供给却严重匮乏。

“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就是要求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增加生产领域的优质供给和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供给结构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走上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各种资源禀赋优势得以持续释放的发展新路,改变主要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强调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托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当前,这一优势正逐渐消失。如何打造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新驱动是不二选择。与低成本优势相比,科技创新具有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特点。实行创新驱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率,也可以发挥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加快我国经济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提升生产力各要素质量,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依靠科技创新带来的效益和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用技术变革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供给侧与需求侧双轮驱动。当前,我国供求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障碍:一方面,产能过剩制约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另一方面,“供需错位”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影响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是削平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垄断程度、放宽行政管制、真正实现不同经济主体国民待遇均等化,还是实行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市场约束为标准的政府改革,降低融资成本、减税让利,减少对土地、劳动、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供给限制,都是从供给端调整供给结构,减少无效、低端供给,扩大有效、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开始,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寻求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供给侧调控的推动力重要性,但是并不忽视反周期的需求侧调控作用。当前,我国既存在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成本高等供给侧问题;也面临着投资不畅、国内消费启动困难、对国外需求依赖大等需求侧问题。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挥各自优势:在供给侧方面调动市场主体增加有效供给的积极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需求侧方面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刺激消费需求。通过供给侧与需求侧双轮驱动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逐步消化库存和过剩产能,使实际产出趋近于潜在产出,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最终实现供求动态平衡。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强调共享发展的理念。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度推进和经济社会的非均衡发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这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点,但仍然高于国际公认收入差距的警戒线0.4,也在全球平均水平0.44之上[6]。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党和政府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课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共享发展,不仅要实现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的公平有效供给,而且作为战略性的发展理念,要求在共同富裕的价值观的引领下,推进和整合多重利益的价值诉求,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能够有尊严地维护和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

共享发展理念深刻阐释了“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等问题,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服务于民理念的崭新表述和政策基点。共享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践行了“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郭熙保.从需求经济学到供给经济学——供给学派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1989,(5).

[2]刘涤源,谭崇台.当代西方经济学说[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

[3]贾 康,徐 林,李万寿,等.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J].财政研究,2013,(1).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

[5]国家统计局.奋进的四十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

[6]郭晋晖.基尼系数降至13年来最低[N].第一财经日报,2016-01-20.

[责任编辑:马昌运]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