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深耕历史细节
2016-11-11齐建良
齐建良
摘 要: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素材。本文研究运用史料深耕历史的细节,探讨历史教学中历史史料的运用情况。历史课是培养学习者从史料中提取结论能力,重要的是得到结论的思维过程。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为什么要运用史料;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如何运用史料深耕历史细节。运用史料深耕是抓住历史细节的必要手段,抓住细节是历史教育的必要抓手。
关键词: 史料 细节 深耕
在历史教材中,史料的相对缺失,成为没有史实依据的结论书。现在的历史观摩课和常态课,历史史料满天飞,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上海市特级历史教师李惠军老师有此评价:“鲜活的历史知识以及史学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政治天条和视听环境的‘引领和‘辅助下,显得如此苍白和浅薄。”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探讨历史史料如何运用,如何体现历史的细节,打造有效的历史课堂。深耕历史细节,充分发挥史料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着探讨这一问题。
一、历史课为什么要运用史料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素材。如果历史课失去史料,历史的教学目标就会变得虚无缥缈,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困境。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史料的运用越来越成为历史教师的普遍共识。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教学的抓手,而不是唯一的抓手。教材囿于篇幅的限制会不得不舍下大量史料,只把极少部分的史料编进教材,浩瀚的历史史料海洋资源等着我们开发。那些有价值的更适用于课堂实际的史料,更应该充分利用起来。许纪霖说:“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中真正理会到历史的魅力。”一节课在热闹的喧嚣之后,沉淀下来的东西若彰显出史实的缺失。这节课历史细节的缺失,会显得不值得吸取与学习。
二、史料在历史课堂中的地位
有的教师认为史料就是花哨,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一节课的形式的完美而使用。这样的看法是对史料的践踏与浪费。认为史料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或为了好玩,这就大错而特错了,那是“买椟还珠”。历史课堂史料不是葱花大料,不是教学的点缀而是教学中心。史料运用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着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制,史料分析的程度越来越深,甚至出现“无史料无试题”的现象。我们从高考的角度应该把史料研究放于课堂的中心位置。史料教学不是让学生记住结论性史料而是要甄别与研讨性史料。正如任世江老师所说:“历史思维的对象是史实,思维的过程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解释和既定结论基础上的。”历史课是培养学习者从史料中提取结论能力,重要的是得到结论的思维过程。教材抽调了最容易引发学生思维的史实,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甄选上来展示出来,而不是选择结论式的史料。
三、如何运用史料深耕历史的细节
我们要选择客观的、富有说服力的史料。恰当史料的展出会使教学事半功倍,有些史料细节的展现会让历史的结论不言自明。
教材展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如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计划;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歼敌1万人。其他的史实没有提及,死记硬背这句话,考就考这句话,这是历史课吗,这能实现历史课的教学目标吗?是历史老师的价值吗?都不是。我国军队的具体战况呢,中日军队对比是什么样的,双方付出代价一样吗。有台儿庄胜利,为什么徐州会战还会失败。细节是一节课灵魂所在。历史是人的历史,不能只讲事不讲人。历史课的立意,就在细节的突破上,历史所要讲的不仅是时间、事件,更应该是人,是人的故事。
增加史料:细节之一:台儿庄战役胜利的代价有多大?
台儿庄战役从3月24日到4月7日,历时14天,中国守军以血肉之躯全歼矶古师团主力约10000多人。然而,胜利的代价是如此之大,中国军队损失近20000人。李宗仁望着重叠扑倒在地的中国守军尸体,跪倒在地满面泪涌,随同的将士也一起跪了下去放声号哭。
——崔永元《我的抗战》
细节之二:抗日战争胜利的代价有多大?
据国民政府1947年10月统计,抗战中中国军队阵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据《日本陆海军事典》中记载日军死亡40.46(不包括东北),战后遣返中死亡5.11万。
——喻德文《中国抗战损失和战后索赔始末》
学生很清晰得到直观认识,抽象的结论变得鲜活起来。深耕历史史料的价值就凸显了。抗日战争中国士兵与日本士兵以2:1到4:1的比例伤亡着。抗战的异常艰难困苦。台儿庄胜利了,但我们也该反思着士兵伤亡这种比例差别的原由是什么?难道一句国民党腐败就够了吗。提供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历史史料信息,让学生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思考分析。自己得出结论提高思维能力。抗日战争绝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差距,还有什么呢?史料提供出来,展示给学生,剩下的工作由学生自己探究。
细节之三:抗战中期,蒋梦麟对兵役状况作过一次实地考察.....由于缺乏交通工具,被征召的新兵常常要步行数百里,才能到达指定的部队。新征壮丁因徒步远行、饥饿、疾病而死于路途者十之八九。从韶关解来300壮丁,至贵阳只剩27人;从江西解来1800人,至贵阳只剩150余人;从龙潭解来1000人,至贵阳仅余100余人。死亡壮丁与存活壮丁的比例高达11∶1。蒋介石看了蒋梦麟的报告后,亦深感震惊,声称“觉得无面目做人,觉得对不起我们民众”,并承认“兵役办理的不良,实在是我们军队纪律败坏,作战力量衰退的最大的原因”。
细节之四:据一般的观察,战时国军士兵90%以上是文盲,无科学常识者几乎占百分之百……一个连往往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人力,经常在打杂。新兵入伍后半年,还不知如何瞄准,如何使用表尺与目测距离。国军士兵的射击技能远不如日军。大多数士兵打仗时只是胡乱扳放。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细节之五:如果苏军每发射出100发子弹可能杀死5名敌军的话,那么,日军100发子弹就可能杀伤10名甚至20名敌军,也就是说,当年日军的作战效率大约是苏军一倍以上。
——姚天成《看看我军抗日老战士怎样对付日军的“高效作战”》
这些史料细节的安排,会让难点与重点很容易突破。细节处着眼,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将教学重点难点化抽象为形象,由形象再向抽象过渡,从而使历史教学理念得以深化。海量信息的世界里,获取信息的能力不是最重要的,辨别信息的能力才是最主要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甄别审视的能力。
四、结语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格拉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恰当的历史细节可以充当引火器,将教学内容化枯燥为有趣、将教学目标化虚无为显见,将历史学科充满人情关怀、人性浪漫激情的一面点燃。运用史料深耕是抓住历史细节的必要手段,抓住细节是历史教育的必要抓手,有细节的历史才是有历史味的历史,有历史味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课堂。历史教师要在史料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发展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在不知不觉间感悟到知识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在史料教学中深耕历史的细节。
参考文献:
[1]李美皆.被修辞化的历史细节.理论与创作,2007,4.
[2]王挺之.社会变动中的群体和个人.史学理论研究,2001,2.
[3]夏辉辉.追求历史教学价值 探寻课堂教学本质.历史教学(上半月),2013,11.
[4]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5]宋其伟.让历史课堂充满历史味.历史教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