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生活两相和
2016-11-11张晓春
张晓春
摘 要: 同一个备课组,同一篇《孔子游春》,不同的思路,不同的策略:观察自然生活,学会描写景象;认识社会生活,学会分析现象;联系学校生活,感知人物形象……小语阅读教学中“同题异构”的精彩,验证了“链接生活”的多个策略和思路的可行性。文本生活两相和,淡妆浓抹总相宜,只要老师“悦群合作”,课堂上以读促悟、链接生活,就一定能激发学生“悦群生活学习”的探究兴趣,从而深入领会文本内容,灵活迁移文本写法。
关键词: 悦群 同题异构 链接生活 以读促悟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创始人杜威早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成功发展了生活教育理论,并明确主张:“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是生活便是教育;生活教育伴随人类生活产生变化;生活决定教育,实践生活是教育的中心。”[1]
新课程倡导我们进行生活化语文教学。2011年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2]。语文课上,学生可以从文本上获取某种体验,达到心灵的共鸣;如果把学生的生活体验过程引入课堂,就会产生裂变效应,甚至可以呈几何倍数地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遵循新课标精神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逐渐认识到,对文本的“读写结合”可以有多个策略、多种思路,而链接生活、以读促悟则最能激发孩子的生活体验,最有利于深入领会文本内容,迁移文本写法。
现以《孔子游春》一课为例,谈谈在小语课堂上进行“同题异构、链接生活”探索的不同策略。
策略一:观察自然生活,学会描写景象。
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同题异构教学片段:
【点评】这两种教法不管从文本到生活,还是从生活到文本,“读写结合”的切入点都是品读感知领会写法,然后迁移仿写。在深入品读文本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表现手法,学习遣词造句,同时结合自己平时对自然景象的观察,让文本贴近生活,用文本表现方式描绘自然生活,既习得了方法,又加深了对自然生活的体会,可谓活学活用、以用促学。
策略二:认识社会生活,学习分析现象。
课文第八自然段内容: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同题异构教学片段:
【点评】“孔子论水”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就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来讲,要由平常水中悟出“水是真君子”的道理不容易,再仿照句式、想象水的其他特点,更有难度。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这段文字,理解文字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呢?我们首先以本为本,多读促悟,同时从“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着手,感受孔子所说水的各种特点,理解孔子眼中水的四大美德确实是言之有理。片段学完后,句式仿说时,更要联系社会生活,根据生活中对“真君子”风范的认识,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赞水、论水。
策略三:联系学校生活,感知人物形象。
同题异构教学片段:
【点评】孔子和弟子们来到泗水河畔游玩,河边春景异常美丽,而孔子却一直在看水。他善于学习,从平常水中悟出深奥的道理;他也善于教学,在对话中让学生自己去获得,通过分享,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这位万世师表的形象与别的老师形象有相通之处,与孩子学校生活中的老师相比,更有其魅力所在。通过梳理分析和比照,联系自己的学校生活,学生对孔子教育家形象的感知、对老师这一角色现实意义的思考会更深入。在小组内自由交流后,更有信心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以上是我校语文组老师开展“同题异构、链接生活”教学研讨的案例片段。各位老师悦群合作,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思路,让文本的品读和感悟贴近学生生活,让仿写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小语阅读教学中“同题异构”的精彩验证了“链接生活”的多个策略、多种思路的可行性。“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便都是活的书”[1]。文本生活两相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就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学生可以从中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才能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更深层次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我们将在语文导读促悟仿写的教学探索中不断揣摩,不断贴近儿童生活视角,进一步深化研究。同题也能异构,异曲也会同工,只要激发学生“悦群生活学习”的探究兴趣,淡妆浓抹总相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论文选集[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联合发行所,1949.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C].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4]林建坤.生活教育与课程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