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学课带进学生生活
2016-11-11罗君艳
罗君艳
在科学课中,如果老师能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关注孩子的生活环境、家庭实际,科学教育能结合孩子的成长经历,充分利用身边具体、生动的课程资源对孩子开展科学教育,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本文紧紧围绕把科学课带进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进行阐述,立足更好地将小学科学课落到实处。
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方面的许多内容都与人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学生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我们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一切,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把课程落实到学生身上。
一、带进学生的学校生活
(一)补充《科学》课本的拓展性内容
1.建设班级生物角
学生学习科学不仅要改变学习方式,还要拓宽学习活动的空间,形成科学就在身边的意识。班级生物角就是学生随机搞科学的有效途径,可以将各班生物角的开辟与少先队阵地建设相挂钩:(1)低年级提兴趣,如以科学画报、图片展览为主;(2)中年级打基础,如以常见简单的生物观察为主,如饲养小金鱼、小乌龟等获得初步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情趣;(3)高年级搞特色,如有的搞制作宣传,有的搞动植物饲养并作长期研究,有的立足环保、气象、材料科学等,这样的生物角精彩分层,充满活力。
2.完善科学课后观察
科学课中有许多内容光靠课内是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须延伸到课外。教师要在学期初对所教年级有完整的教学补充和拓展计划,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将需要提前在课外准备或者课后完成的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而且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做了铺垫或延伸。如: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中的第二课《月相变化》,因为月相变化的规律,学生不一定能在课堂上弄明白。教师有必要布置一个课前观察月相的活动,要求学生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这里就要有一个提前量,学生才能在实际观察中验证并形成较稳固的认识。在这里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包括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等。整个单元只有八个课时,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即使上完了这一课乃至这个单元,老师必须提醒学生:课是上完了,但观察活动要有始有终,这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是有利的,也是必需的。类似这样的内容拓展和延伸科学课本中还有很多,四年级气象的观察记录,六年级的观察研究我们家乡的桥,都是我们补充的课外延伸内容。
(二)提高学校实验室和制作室的利用率
1.科学实验室
要使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像科学家那样为其准备一个能自行实验研究的“实验室”,而学校里的实验室则是学生自行实验的最好场所。除了上课时间外,尽可能地开放实验室和实验器材,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里,轻松自在,设想出许多奇思妙想的实验设计,通过互相合作、自主实验,他们定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现象,领悟书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科学制作室
这里是创作科技小论文、科学实践研究的重要场地。学校的科技制作室可以全天候为学生开放,科技社团成员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科技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他们的制作积极性。科学市级、省级的比赛,也可以在这里得以培训、铺展,无形中提高了科学的技能。
(三)全面开放学校特色场馆
1.科学探究园
在科学素质的养成方面,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十分重要。它需要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我校配备科学课堂相关联的科技发明与科技仪器——科学探究园,定期向每个学生开放,让孩子有充分的自主动手、自主探究的机会。老师利用中自习、活动课时间带领学生,并重点介绍与他们知识水平相符合的科技展品原理,学生参观后完成参观心得一篇,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科技展品,一次看不够,可以多次安排,有效地做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
2.蔬菜园艺大棚
学校操场是阳光明媚的好地方,加强利用校内土地和学校自然环境可以开辟蔬菜园艺大棚。三年级的陆生植物、水生植物、种植凤仙花等关于植物的学习部分,都可以在校园内得以解决,六年级学生还可以定期跟踪观察一批蔬菜的生长过程,了解大田种植的全过程,从而将先进的技术对接到学校的植物种植中,开辟了一片独特的科教天地。
二、带进学生的家庭生活
(一)模仿实践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持续的时间也长。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功能、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家庭实践,这能弥补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时间上、程度上的不足。如在实验探究中,往往有许多实验不是马上就能知晓它的结果,而需很长一段时间才有结果,如蚕、青蛙的一生观察、种子发芽的观察,在课堂里拿几件标本或实物是很难解决问题的,让学生在家里亲手动手养一养、种一种,这样更利于学生的探究。
(二)课堂交流
这样的模拟实践既让学生的科学实践得以实施,有更充分的科技经验,又增加了科学学习的时间。在家里完成的研究和实践无法让同学们都看到,所以让学生以观察日记、研究记录的形式予以反馈。另外,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关注科技资讯信息,引导学生建立小小图书馆,并提高利用率,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这样通过课内与家里相结合,使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三、带进学生的社会生活
(一)走进周边单位
社会上的一些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矿企业、农场、专业科技场馆等单位都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教育,学校可以尽量与这些单位取得联系,获得他们的支持,安排参观活动或者设为春游、秋游地点之一,还能聘请科技人员或者讲解老师为我们现场教学,邀请他们给学生作科普讲座等,这样就给学生的科学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二)更多的社会活动
有些科学实践活动必须有专业的场地才可以开展,那么建立实验基地就可以保证科学探究的顺利进行。比如科学种植方面,有条件的话可以寻找和开辟校外的实验基地,经常带学生参与实践,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和生长规律。此外,还有小小气象站等社会活动,也是与科学课密切的内容。
小学科学课是理科教学的基础教育,它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多样的知识,仅仅在科学课中完成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充分将科学课带进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把教学活灵活现地融入各个渠道,让青少年儿童的科技水平提高,是我们不断思考和改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