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敏感孩子”, 发展健康心理
2016-11-11陈雷
陈雷
一、案例介绍
他酷酷的表情,灿烂的微笑,站在班集体的正中央,右手搭在一个女同学的肩上,左手放在男同学的背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融洽……
就这样一个看似阳光健康的少年,他要状告除了班主任和另外两个同学以外的全校师生,因为这些人收取了他“继父母”的好处,伙同他的“继父母”骗取了他“亲生父母”的所有财产,其中包括公司、厂房、现金等。
最终医生鉴定他为精神分裂。
二、案例分析
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多方面调查了解,多途径地找他父母和同学了解情况,也多次找他本人谈话,了解他的心理动向。对该生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家庭的因素——无意的忽视。
年轻的父母们因忙于事业而忽视了亲子间的交流,这称为“儿童忽视”。这种忽视造成儿童心理和精神上的不满足,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以后不良的社会情感反应,行为失常或变态,学习能力降低、难以建立和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1]。
该案例中孩子的父母每天凌晨4∶30就要出发到荷花池做批发生意。晚上7点钟才到家,回家吃饭后就直接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床睡觉。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时间与心思和孩子交流,甚至孩子沉迷于游戏中也浑然不知。家长对于孩子的健康知识缺乏,孩子出现异样症状时,家长还以为只是小孩一时闹情绪而忽视了及时的医治。
2.自身的特质——敏感的性格。
孩子中途转学到我们班。班主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这个孩子极度敏感,总是觉得别人在故意针对他,有时同学一个无意的举动也会被他误认为是恶意行为,因此经常和同学们发生口角。老师和其父母交流这个情况,究其根源,在于孩子从小作为留守儿童寄养在舅舅舅妈家里,作为排位老大的他,从小就被教导必须谦让弟弟妹妹,顺应弟妹的要求,发生矛盾时第一个被骂或者被打。再加上他认为爸爸只爱妹妹不爱他而心理极度不平衡。因此,他认为作为老大比较吃亏。这种家中人际关系不和谐迁移到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中,敏感多疑的性格让他时时处处谨小慎微,同时总是觉得每一个人都在针对他,不公平地对待他,从而产生心理恐惧感、失衡感。
3.网络的世界——游戏的魔力。
现代社会离不开网络。学生要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交往朋友。网络让我们的世界更大,也让我们的世界虚虚实实,无从辨认。该案例中,孩子在家庭和同伴中得不到认同感,从而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经常在学校就做完家庭作业,放学回家就直接开电脑上网直至父母回家强迫关机。其中很多次家庭冲突都因打游戏引起。
三、教育策略
针对我们对该生的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该同学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积极的亲子交流,营造有爱的家庭环境。
1.倾听是亲子交流的良方。
该案例发生后,我们积极与家长多次联系交流,让家长明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家长,不愿意与家长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亲子关系的优化是家教的保障,努力营造民主、向上、和睦的氛围,才能优化亲子关系,开启孩子心灵之窗,从而为家庭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该案例中的父母要明确:孩子改变了生活学习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和自我调整。如果一时不能适应新环境就是难免的,孩子会产生种种异常行为。父母、老师不能简单粗暴对待,或流露出厌恶的情绪,甚至惩罚他们。要加倍爱护,关心他们,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细心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找出问题的症结。其次要采取具体的办法帮助孩子尽快熟悉新环境,如:通过故事让孩子明白自己这样做会让别人感到不高兴,是不对的;让孩子尽快在新的环境里结识同学,消除他的孤独感和陌生感;事先作一些介绍和各种准备工作,让孩子心理上有准备,不至于在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慌了手脚。
2.公平是多子女家庭的核心。
学校开展主题家长会,就多子女父母的家庭教育进行讲座,让父母应尽量做到事事公平,实事求是对待孩子。平时教养中,父母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尽量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比如给老大买一件新衣服,就给老二买一个新玩具。即使其中一个孩子老是犯错,也要抓住机会表扬他、肯定他;即使另一个孩子较完美,也要抓住机会批评他,确保两个孩子的心理平衡,让两个孩子感受到同样的爱,千万不能出现偏爱或情感倾斜,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阴影。当孩子发生冲突闹矛盾时,如果父母出面干涉,无原则偏帮小的,老大肯定不服,等父母走开,就要报复性欺负小的;对于有些逞强的老二,家长更不能一味地护着,这不但会让老大产生心理不平衡,更会滋长老二逞强的性格,加深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只有家庭氛围和谐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二)多途径的教育方式,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1.构建特殊群体信息库,及早预防。
老师要经常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和思想动态,特别是关注学习、生活、贫困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发展状态。学校建立这些孩子的身心成长档案库,和心理辅导员一起及时跟踪,及早预防,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严密的防范监控机制。各位科任老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对出现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失调问题的学生,更要注重引导,不能用“一刀切”的传统解决手段。
2.老师细腻的关怀是教育的润滑剂。
老师在班集体中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班主任、任课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同时,应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沟通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倾听的方法让他(她)倾吐心声,宣泄矛盾情绪。该案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他减轻压力,解除他的心理负担,多次找他谈话,了解他的心理动向,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朋友般的交流,使他对自己的状态和自己所处的情况有较为准确的认识。每周发短信或到办公室将其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汇报,保持长期联系。再对其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以他(她)的聪明鼓励他一定会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树立自信心。
总之,对于敏感性格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细腻的关怀,及早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树立孩子阳光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学大教育教育资源网,201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