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得“法”“善读”到“悦读”得“益”

2016-11-11周莲清

师道(人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基本模式课型读书笔记

周莲清

从得“法”“善读”到“悦读”得“益”

周莲清

众所周知,小学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但若止步于此,往往会导致种种令人扼腕的现象:很多孩子 “跟着兴趣走”,遇到生动有趣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否则就意兴阑珊;有些孩子囫囵吞枣,即使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品味,更遑论内化和运用。因此,以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和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为渠道,探索引导学生 “学”“用”阅读之 “法”,进而构建课外阅读经典范式,是保障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

基于上述认识,在有效指导区域内各小学多年课外阅读实践基础上,笔者仅就从如何构建课外阅读指导课模式方面进行阐述。课外阅读指导课集 “阅读指导、交流、欣赏、展示”于一体,着眼于引领学生得 “法” “善读”,通常有如下几种模式:

一、绘本阅读指导课:图画书的 “畅想式”阅读

此课型适合小学低年段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指导,其教学基本模式为:

图画书往往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构成深受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每张图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出巧妙的叙事关系,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情感和人生哲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需要借助图画来帮他们将书中的文字内容在脑海里进行形象建构,再现故事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伴随着他们的自由畅想和情节补白,形成有趣的画面和生动的情境,从而乐此不疲。

二、经典品读分享课:经典故事的 “分享式”阅读

经典品读分享课适合小学阶段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此课型即选取经典读物中的某一个短小精悍的片段或精彩的章节,师生一起共同进行品读赏析。可以品味领略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和性格特点,可以体验感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可以欣赏分析作品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文字魅力……经典品读分享课让学生在不断的品味和思考、赏析与交流中,将经典作品解析得更有深度、更有厚度、更有广度、更有温度。如指导低年级学生读经典名著 《西游记》,我们可以遵循 “从听入手,以听促读,从读到讲”的原则,指导学生分四个步骤阅读 《西游记》:先听老师绘声绘色讲 《西游记》的精彩片段,接着尝试自主阅读少儿注音彩图版 《西游记》,然后津津有味地品读 《西游记》的连环画,最后分期分批讲述故事情节内容,全班共享阅读收获。

经典品读分享课的教学基本模式为 (见图1):

三、流行作品鉴赏课:热点读物的 “品鉴式”阅读

现在是资讯发达、信息轰炸的时代,阅读领域中,有些时尚、流行的读物,会以极快的速度传播,甚至在一定范围内风靡一时 (如诛仙类、诡异神怪类、暴力类、恐怖类、成人类等等),其中肯定有些未必适合孩子们阅读,但我们却无法阻止孩子们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接触那些书,因此,对于流行读物进行品鉴式甚至批判性阅读,对指导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健康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流行作品鉴赏课适合中、高年段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指导,此课型的教学基本模式为 (见图2):

四、阅读能力训练课:挖掘资源的 “读写式”阅读

此课型适合中、高年段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指导。在阅读能力训练课上,我们针对预定的阅读指导目标,在不同年级进行相应的阅读方法指导和经验分享交流活动。结合不同年级课外阅读的达成目标,阅读能力训练课的教学各有侧重,其基本模式为 (见图3):

如,我们指导五年级学生学写读书笔记,课前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大致了解 “读书笔记”是什么,准备好 “读书笔记簿”。上课时先和学生交流 “什么是读书笔记”,接着具体指导学生 “怎么写读书笔记”,最后以必读推荐书目《百万英镑》或 《青铜葵花》为范例指导学生如何做摘抄型笔记、列提纲型笔记和写感想型 (读后感)笔记。

五、阅读综合实践课: “读”“行”结合的 “实践式”阅读

此课型适合小学阶段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将 “读”与“行”结合起来的阅读综合实践课立足于将课内与课外、读与行有机结合,按照阅读文本的内容划分,一般有如下三种类型:

(一)科学类文本阅读综合实践课

科学类文本阅读综合实践课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带着预设的主干问题,收集整理相关的科学类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分析、观点论证、归纳总结,依托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方式,最终形成阅读研究成果。

科学类阅读综合实践课,重在引导学生再现和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让阅读走向高效的实践活动,其教学基本模式为 (见图4):

(二)艺术类文本阅读综合实践课

图1

图2

图3

图4

艺术类文本阅读综合实践课即设法引导学生边读边排演,从阅读理解拓展到研读剧本、了解剧情及人物性格,再延伸到撰写脚本、模拟场景、汇报表演等,重在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着文本角色的感受。中外经典剧本,有些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表演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进行改编演绎,甚至可以结合时代特色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再创作,如网络版 《白雪公主》,让孩子们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对经典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艺术类的阅读综合实践课,基本模式是 (见图5):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综合实践课

现代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实用类文本,如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药品使用说明书、家庭生活指南、旅游手册等等,这些也应列为儿童读物范畴,让学生学会读懂说明书,并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操作、使用。生活类阅读综合实践课重在引导学生迅速抓住要点,即学即用,其教学基本模式为 (见图6):

图5

图6

总之,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外阅读指导课和阅读实践活动也没有固定模式。我们只要在孩子们有了阅读兴趣基础上,针对学情实际,开设卓有成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使他们 “得法” “善读”;开展有声有色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使他们 “悦读” “得益”,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基本模式课型读书笔记
项目学习:科技活动中协同学习的基本模式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少儿图书品牌培育基本模式探究
乡村图书馆基本模式和服务举措浅析——以绍兴为案例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精读课的设计方法及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