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

2016-11-11李蕾梅文章常姜

高教学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交流高校学生

李蕾 梅文章 常姜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合作处,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关于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

李蕾 梅文章 常姜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合作处,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学生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管理服务工作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把握目前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特点,分析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服务工作主要面临的问题并研究对策,是高校切实做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服务工作的首要战略,对服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服务;顶层设计;配套服务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①。而《光明日报》提出了若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其中包括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项目的多少,本国学生在校期间出国学习交流机会的多少等②。可以说,加强学生国际交流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促进人才培养、提高高校的综合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概览

近年来,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数量和参与人数都日益增多,涉及的国家日趋广泛,项目本身也呈形式多样的特点。按照交流时间长短、学分认定情况以及交流内容等特点,大致有以下三个常见种类。

1.学年或学期交流类:以获得海外高校学位或者学分为目的,包括交换生项目和海外短期留学项目,即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制时间内,赴海外合作高校进行常规的课程学习。在海外高校所获得的文凭可以被国内高校认定,满足相关要求的可以颁发国内高校文凭;在海外高校所获得的学分按照相关规定可以被国内高校认定。一般来说,此类项目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外语水平要求比较高;同时因为交换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花费相对较多,因此对于一些有学费减免或者生活补贴的项目,竞争相对激烈。

2.短期学术交流类:包括各类“暑期学校”、“论坛”、“会议”等学术交流项目。随着国内外高校国际交流的加强,近年来此类项目呈数量多、形式灵活、参加人数多的特点。为了顺应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趋势,并与国外高校在学期设置上保持一致,以便在时间上方便更多的学生在暑期进行学术交流,国内一些高校对学期设置进行了改变,即在春季学期结束后,安排夏季小学期,与春、秋季学期组成“两长加一短”的形式。目前国内开设夏季小学期的主要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高校视项目的具体情况对项目给予学分认定。

3.短期文化生活体验类:包括各类文化体验、游学项目,以及一些专题项目,更多地关注素质拓展、文化生活体验、视野扩展等方面。项目一般包括丰富多彩的课程讲座、教学观摩、实践参与等内容,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增进了解。高校视项目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对项目给予学分认定。

二、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服务工作现状

1.规章制度不够健全。高校国际交流项目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例如合作高校的国别不同、项目类型不同以及各个高校之间的具体差异,为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带来困难;随着国内外高校之间国际交流的加强,面对大量新增项目,很多高校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即便有统一的规章制度也难以执行,经常被“个案”所困扰。这种统一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选拔制度、学分认定、成绩评估、具体手续办理等一些关键的工作环节,给学生和行政部门都带来困难和不便。

选拔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管理服务工作缺乏公正性、全面性和专业性,常常陷入“唯成绩论”,无法针对每个项目的特点选拔最适合的人选,饱受诟病。学分认定方面,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认定方法是由教学部门负责审批。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学分认定由学生所在系主任和主管本科教学院长负责逐层审批,由教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这种审批制度保证了高度的专业性,但容易造成权利和责任的相对集中,并且对事务繁忙的相关人员来说是一种时间和精力上的挑战。成绩评估方面,由于国外高校的评价机制以及项目本身质量的不同,国内高校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成绩认定。因此在保研、奖学金评定等环节上,国外交流期间的成绩只能被忽略或按“个案”处理,缺少统一的评估指标。具体手续办理方面,每个项目的要求不同,常常导致学生需要反复填写不同的材料,也给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困扰。

2.管理服务工作效率不高。高校各相关部门之间职权不清和责任不明,并由此导致工作程序混乱和资源浪费。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一系列问题,如学生申请国际交流项目的流程和要准备的相关材料繁复,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奔波于各部门之间;由于部门岗位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工作环节重复,出现问题则容易互相推脱等。管理服务工作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面对国际交流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高校自身缺乏合理的顶层设计,各部门之间缺乏全局统筹、合理分工和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调研,作者发现国内大部分高校国际交流项目均由外事部门、教务部门和学院共同负责管理。其中外事部门负责与国外高校联络洽谈项目;教务部门具体负责项目管理、学籍管理等事宜;学院负责学生的学分认定。而转型中的各个部门往往单独设置一些特殊岗位,如教务部门设置了专门的人员负责学生交流事务、学院在常规工作基础上增加了学生交流事务管理的业务、有些学生工作部门也按需增设了相关的岗位。可以说各个高校对学生国际交流管理服务工作都提高了重视度,但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的经验。

3.配套服务不完善。在国际交流项目的管理服务过程中,很多高校缺少完善的配套服务,具体体现在课程衔接、跟踪服务、总结反馈、行前教育等方面。对配套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对项目主体缺乏完善的服务,影响了项目执行的效果。近年来,国内高校在创建国际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并认识到完善的配套服务对促进和加强学生国际交流方面的重要意义。

国内外高校课程是否能够衔接得到认定,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而很多国内高校缺少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积极性。学生出国前,缺少足够的行前教育,在思想上没有充足的准备,导致交流质量的降低。到国外高校学习以后,基本上处于与国内高校“失联”的状态,在选课或者学习上遇到困难也没有被足够地关注与帮助。很多学生回国以后,面临课程的补修,甚至不能按时毕业。而对学生回国后的总结反馈这一重要环节缺少重视,则直接影响了对项目进行有效评估。

三、促进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服务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高校顶层战略设计,构建多部门协同战略体系。根据调研,部分国内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学生国际交流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将其写入高校战略规划中。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哈工大“十二五”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把教育国际化作为本科教育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树立面向全球化发展的国际教育观,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创造条件拓展学生海外学习体验,增强接收留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进而指导具体层面的工作实施,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学校发展既要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和务实的理想,同时还要有可度量的阶段性目标去具体落实,并在此过程中凝聚团队共识,由领导层协调推动,调动由下而上的积极性,落实共同承担③。在国际交流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不可能由一个部门单独完成,只有多部门通力配合,才能实现项目的实施。可以说,针对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服务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做好顶层设计,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合理布局,构建过部门协同战略体系,最终达到各部门分工合作,团结一致,提高管理服务工作效率的目的。

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提高国际交流质量。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培养国际化人才是高校办学的主要发展目标。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高校学生国际交流工作必须围绕和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并切实提高国际交流质量。

具体来说,高校应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开拓高质量的国际交流项目;另一方面,围绕项目主体完善各项配套服务。在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服务项目主体的需要,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积极拓展开放的、多层次的有特色的学生国际交流模式。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目前已与美、英、俄、法、德、日、韩等40余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00多个大学与机构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形式涵盖学期交流项目、双学位项目、本硕连读项目、海外实习、暑期项目等;特别是发挥地域优势,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等多所知名的俄罗斯高校展开充分沟通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交流项目;同时,与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牵头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为两国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

3.优化和规范工作流程,健全规章制度。为了适应高校国际交流项目数量迅速增加、种类愈加繁多的严峻形势,国内高校逐渐意识到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工作流程。作者基于文献调研,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设计优化了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服务工作流程,具体见图1。在这个管理服务工作流程中,特别提出了几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包括氛围的营造、行前教育,以及总结反馈,并特别强调总结反馈环节对氛围营造和项目推广的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此管理服务工作流程,力求从细微之处完善国际交流项目执行的全过程。

图1 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服务工作流程图

健全规章制度方面,很多高校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特别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调整各项规章制度,以适应不同项目和项目主体的要求。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其延续性,也要考虑其特殊性和实效性。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以提高学生国际化学习的数量与质量为目标,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合作伙伴、学生选拔、交换学习内容与方式、奖学金资助、学生派遣与签证、游学生管理、学生指导、学分成绩认定、学生保研政策、学籍学位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与管理办法。同时,为了便于管理,专门在本科生院的教务处增设了交流交换科,配备了专业人员负责国际交流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使这项工作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当然,任何规章制度的制定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最终体现其价值。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蓬勃发展。针对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应抓住机遇,从宏观上加强顶层战略设计,增强各部门的团结协作能力;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提高国际交流质量;同时,优化和规范工作流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将管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服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注释

①钮东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 content_19492625_5.htm,2010-03-01.

②战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EB/OL].http://news.gmw.cn/ 2014-01/07/content_10040185.htm#commentAnchor,2014-01-07.

③李凌.港校国际化对内地高校学生国际交流的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With the accelerating of domestic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increased day by day.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or management and service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Therefore,it becomes a primary strategy for colleges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analyze problems and study the countermeasure for its management and service work,with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work of student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management and service;top-level design;supporting service

G640

A

2096-000X(2016)22-0171-03

猜你喜欢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交流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基于OBE理念的武术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国际交流与合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挂牌成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