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反拨效应的衡量模式探析*

2016-11-11钱慧

高教学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分值题型学习者

钱慧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反拨效应的衡量模式探析*

钱慧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文章首先对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进行系统的阐释;其次,基于Bailey(1996)探讨的反拨效应运作机制,构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反拨效应的评估模式框架;最后,通过构建反拨效应衡量方式,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借鉴。

反拨效应;评估框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一、概述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顾名思义,即语言测试对相关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国外研究着重于对“反拨”这一概念进行系统阐释,探析其是否存在以及可能的作用方式,以期为实证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框架。不少国内研究者运用国外理论尝试实证研究,分析英语测试对英语教学与学习产生的反拨效应。几乎所有现存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都未针对某一特定考试阐释衡量反拨效应的方法或标准,导致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Bailey(1996)曾提及研究反拨效应的最大问题即为如何衡量测试的反拨效应。鉴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反拨效应的运作机制,结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题型和内容特点,尝试构建较为系统的反拨效应衡量框架。

二、反拨效应及其分类

众所周知,语言测试影响着语言的教与学,但其影响方式及工作机制却包含复杂的运作过程,“反拨效应”一词即用来指代测试对教与学产生的复杂影响机制。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本质上可分为正面反拨效应和负面反拨效应。正面反拨效应是语言测试给教与学各方面带来的有利改变,负面反拨效应则会阻碍教与学过程的顺利进行。理论上而言,反拨效应相关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正面效应而规避负面影响,但实证研究存在的最大难点即为如何衡量语言测试产生的反拨效应。Alderson和Wall(1993)意识到有必要将反拨效应细节化,提出15条反拨效应假设理论,涵盖教学、学习以及测试三大方面。

Ⅲ、对测试本质的假设

(12)测试如果产生重要的结果则会产生反拨效应;

(13)测试如果不产生重要的结果则不会产生反拨效应;

(14)测试会对所有学生和教师产生反拨效应;

(15)测试只会对一些学生和教师产生反拨效应,另一些不受影响。

表1 测试对教学与学习产生的反拨效应假设

Bailey(1996)将以上15条反拨效应假设理论与Hughes的“参与者(Participant)-过程(Process)-结果(product)”模式相结合,构建了相对全面的反拨效应研究框架。其中,参与者受到测试的直接影响,涵盖学生、教师、教材编写者、课程设计者以及研究者,与之对应的,反拨效应产生的影响涉及学习、教学、新教材的开发、新课程的设计以及研究成果。如表1所示,反驳效应假设中的5条理论(2,5,6,8和10)表现为对学习者的反拨效应;表格中的6条假设(1,3,4,7,9和11)展现测试对课程多方面的反拨效应。

三、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Alderson和Wall(1993)提出,当测试的结果对课程或学习者极其重要时,才会产生相应的反拨效应。由此,反拨效应假设只可应用于重要的测试项目中。作为衡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权威测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测试结果往往与学生的毕业、考研或就业相挂钩,产生相应的反拨效应。英语四级考试的内容和题型经过多次改革,旨在全面提升学习者英语水平,新改革的题型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

根据以上表格题型和分值比例,结合Alderson和Wall提出的反拨效应假设理论以及Bailey的“PPP”模式,可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产生的反拨效应构建具体的衡量模式框架。

四、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反拨效应的衡量模式

如表1所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包括学习者和教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可能会对教学与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速度和顺序、数量和质量以及态度与行为这几方面产生影响。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测试内容、题型以及分值比例可构建详细的衡量框架。

(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内容产生的反拨效应

表3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测试内容对参与者的反拨效应

如表3所示,基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内容特点,研究范围涵盖写作、听力、阅读和翻译四大部分,从学习与教授的内容和方法、速度和顺序、数量和质量以及态度与行为四个维度着手。例如,新改革的四级考试听力中增加了短篇新闻,与之前的英语学习相比,学习者可能会关注英美国家的原声新闻,由此研究他们听力学习的方法、内容、顺序等方面,探究短篇新闻听力测试对学习者产生怎样的反拨效应。与之相应的,教师在听力教学的各个方面是否有所变化,是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可研究该测试内容对教学产生的反拨效应。研究结果会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有效反馈,有助于规避负面反拨效应。

(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产生的反拨效应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大体可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如表2所示,客观题包括选择题、选词填空和匹配三类题型,分值占比达到70%;主观题则包括写作和翻译两大类。不同的题型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方法、速度、顺序等方面,同时也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及速度,因而需基于不同题型来研究英语四级考试的反拨效应。研究所得结果可促进四级考试改革,帮助制订更为合理的考试题型。

(三)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分值比例产生的反拨效应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各部分考试内容所占分值比例不同,可能会影响教师和学习者的重视程度,有必要系统研究分值比例产生怎样的反拨效应,阐释正面或负面效应表现出来的结果。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反拨效应的衡量模式基于该测试的特点构建,涉及考试内容、考试题型以及分值比例这三大基本要素,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反拨效应作用过程是广泛的、复杂的,需基于反拨效应假设理论以及“PPP”模式涵盖的内容和方法、速度和顺序、数量和质量以及态度和行为这四个最为重要的维度展开,才使得研究框架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具体的实证研究中很难涵盖该衡量模式的所有方面,因而可围绕四级考试中的一个要素或研究框架中的一个维度展开,所得结果才能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

五、结束语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反拨效应的衡量模式基于三个方面构建。首先,要结合该语言测试的内容特点展开,研究该语言测试对学习者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哪些方面产生反拨效应,缩小研究范围,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性。其次,需考虑英语四级考试的题型影响,探究客观题和主观题对学生和教师是否产生反拨效应,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四级考试改革,促进正面发拨效应。最后,应结合分值比例,观察对学生学习的重点以及教师强调的教学点是否产生反拨效应,通过分析正面或负面反拨效应,提升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质量。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反拨效应是复杂的作用机制,具体的实证研究需针对语言测试某一方面展开,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的本质在于促进正面反拨效应而规避负面效应,因而需寻找导致反拨效应产生的复杂因素,才能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1]Alderson,J.C.&Wall,D.Does Wash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tic,1993,14(12):115-129.

[2]Bailey,K.M.Working for Washback: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J]. Language Testing,1996,13(3)257-279.

[3]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CUP,1989.

This paper,first of all,gives a systemic illustration on 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Based on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washback proposed by Bailey(1996),the author constructs the assessment structure of the washback effect in CET-4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which will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enlightenment for future empirical studies.

washback;assessment structure;CET-4

G642

A

2096-000X(2016)22-0039-02

本文为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以广陵学院为例”研究成果之一(编号:JGYB15001)

钱慧(1989-),女,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

猜你喜欢

分值题型学习者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