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点解决模式对帕金森病人睡眠障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6-11-11裴书萍

护理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焦点帕金森病障碍

裴书萍



焦点解决模式对帕金森病人睡眠障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裴书萍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帕金森病人睡眠障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9例帕金森病人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2例帕金森病人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在入院后第1天、干预2周后及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帕金森病致残量表-睡眠部分(SCOPA-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干预组病人SCOPA-S各条目得分及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护理,能改善帕金森病人的睡眠障碍与抑郁情绪。

帕金森病;焦点解决模式;睡眠障碍;抑郁;心理护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日趋年轻化,其危害性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睡眠障碍与情绪障碍属于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有60%~98%的帕金森病病人存在睡眠障碍,40%的帕金森病病人发生抑郁[1]。研究结果显示非运动症状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大于运动症状,它不仅会加重病人的运动障碍,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焦点解决模式(solution focused approach)又称聚焦解决模式,是由美国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此模式是一种强调与个体共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充分尊重个体、利用其自身力量和潜能增加自我管理能力来达成个体期望结果的临床心理干预模式[3]。我科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对帕金森病病人的睡眠障碍及抑郁情绪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9例帕金森病人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48岁~74岁(65.32岁±8.23岁);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2例帕金森病人设为干预组,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52岁~76岁(64.79岁±9.16岁)。纳入标准:①符合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的诊断标准[4];②自愿参加本调查。排除标准:①因脑外伤、脑血管病、颅内炎症、颅内占位性病变、药物等造成的非原发性帕金森综合征;②有癫痫病史,长期患有精神疾病,脑电图检查异常;③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5]评分在20分及以下(中度、重度痴呆);④近期发生影响病人情绪状态的重大个人或家庭事件;⑤合并有影响睡眠的严重心、肾、肝、肺、血液系统等疾病;⑥长期卧床的病人。两组病人性别、年龄、MMSE评分、受教育程度、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病人在此基础上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1组建“医护互助式服务”小组由1名神经内科专家、1名临床总带教老师、3名责任护士组成。小组成员均接受疾病护理、健康教育以及焦点解决模式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1.2.1.2采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干预干预方式以交谈为主,包含以下5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描述问题。责任护士通过入院评估、查阅相关检查记录,以对病人接受、关注的态度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身体、心理、社会等状态,采用引导的方式鼓励病人描述存在的问题。如病人讲述夜间常常入睡困难,护士询问病人“你是如何熬过来的?”“你都用过一些什么办法来帮助自己入睡?”“谁关心你的睡眠问题了?”需要帮助病人明确睡眠障碍是由帕金森引起还是个人情绪引起,鼓励病人回忆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适时肯定病人,以增强病人信心。②第二阶段,建构具体可行的目标。通过上阶段问题的描述,分析病人目前处于解决问题阶段还是抱怨阶段,了解病人的需求以及对未来健康状态的期望值,共同设立切实可行的健康目标。根据不同类型,以“奇迹式问句”与病人讨论问题,“假设未来的某天你醒来后,发现你的手不颤抖了,你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在这询问过程中,要注意帮助病人理解躯体症状与社会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使病人的重点放在社会功能的恢复上。③第三阶段,探查例外。根据病人“例外”解决问题的经验,使病人认识到自身的资源和潜力,分析此次成功的经验,探讨如何利用“例外”的经验进一步改善症状与延缓病情,在这个阶段帮助病人认知小问题改变的价值。可借助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多媒体授课、“看图对话”、医患互动交流等,注重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刺激来帮助病人掌握技巧。与病人共同探讨无睡眠困扰时的生活状况,引导病人深入思考睡眠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帮助病人总结解决睡眠问题的策略。④第四阶段,给予反馈。关注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及病人所付出的努力,适时给予正向反馈,及时肯定病人取得的进步,若效果不明显,则需对目标、健康教育的内容等及时进行调整。护士的及时赞扬与肯定能增强病人的能动性,向预设目标迈进。⑤第五阶段,评价进步。干预2周后和干预4周后护理人员应再次与病人进行会谈,除评价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外,结合病人自护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资源的利用等细化目标,总结病人已取得的进步,帮助病人进一步构建自己的期望目标,使病人明白焦点解决模式不仅关注问题的本身,更侧重于如何使情况变得更好,如何预防及减少问题的再次出现。干预结束后,感谢病人的积极配合,嘱其有疑问可以随时询问并告知下次实施此方法的时间。尤其要注意的是,下次心理干预的重点是了解病人心理、生理的情况是否得到更好的转变,并将其归功于病人自身的努力,以此增强病人的信心。实际干预时,研究人员不必拘泥于阶段的时间顺序,可穿插使用,也可重叠使用,把握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和关注自身可利用资源是关键。干预从病人入院当天开始,共干预3次~5次,每次15 min~30 min,为期3周,必要时请家属一起参与。

1.2.1.3质量控制所有干预方案的实施均由掌握此方法的护理人员完成,干预环境选用单独空间(病房或谈话间),以16:00~17:00为宜,避开常规护理、检查、治疗和饮食时间。

1.2.2效果评价在入院后第1天、干预2周后以及干预4周后由研究组成员在2名神经科医师协助下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估。采用的调查工具有:①帕金森病致残量表-睡眠部分(Scales for Outcomes in Parkinson’s Disease-Sleep,SCOPA-S),于2003年设计,是一种专门针对帕金森病人夜间、日间困睡度的自评量表[6]。该量表包含夜间量表(nocturnal sleep,SCOPA-NS)和日间量表(daytime sleepiness, SCOPA-DS)2个子表,SCOPA-NS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卧床时醒觉时间长、频繁觉醒、总睡眠时间少5项;SCOPA-DS包括不自觉入睡、静坐时入睡、看电视时入睡、谈话时入睡、思考时入睡、保持清醒困难6项。量表采用Likert 4级评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很少发生,2分为有时发生,3分为经常发生,得分越高,主观睡眠越差。SCOPA-NS得分范围0分~15分, SCOPA-DS得分范围0分~18分。②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于1960年编制,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广泛的量表,包括17个条目。HAMD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4分为极重度。≤7分为没有抑郁,8分~17分为可能抑郁,18分~24分为肯定抑郁,>24分为严重抑郁[7]。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 3.1双人双录入,所有资料使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不同时间SCOPA-NS、SCOPA-DS及HAMA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3.1应用焦点解决模式对帕金森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意义据报道:早期帕金森病人的非运动症状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远大于运动症状。睡眠障碍与情绪障碍是帕金森病人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多数研究结果显示:情绪障碍可能是影响帕金森病人整体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其中抑郁是帕金森病人临床表现尤为突出的情绪障碍类型之一[8-9]。顾沈红等[10]对81例帕金森病人采用亲情护理干预发现:病人的睡眠及情绪状态有明显好转,认为针对病人所患疾病的特点找出护理关键措施对临床专科护理具有指导作用。刘立红等[11]在对60例帕金森病人的护理干预中指出其治疗依从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对疾病认识的不足、缺少耐心及主动性。由此可见,对于帕金森病人选择有效而可行的心理干预模式非常有意义。焦点解决模式是在传统的问题解决模式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种更为尊重病人的、积极的干预模式,其内涵不在于寻求问题发生的原因,而在于更多地了解病人为解决问题有过哪些行动,或是个体具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帮助病人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构建解决之道”的模式,主要有两部分:第一,帮助病人在主观认知中形成“设定良好”的目标;第二,以例外为基础,发展多种解决方法,以此增强个体的信心,使健康能力达到最大化。

3.2焦点解决模式能改善帕金森病人睡眠障碍及抑郁情绪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入院后第1天,两组病人SCOPA-S以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干预2周后干预组SCOPA-NS中入睡困难、卧床时醒觉时间长、频繁觉醒、总睡眠时间少的条目评分与 SCOPA-DS中不自觉入睡、静坐时入睡、看电视时入睡、保持清醒困难的条目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帕金森病人实施焦点解决模式在干预初期就具有成效。干预4周后干预组SCOPA-NS、SCOPA-DS各条目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这充分表明焦点解决模式对于帕金森病人睡眠障碍及抑郁情绪改善大有裨益。Gingerich等[12]总结了至少有4个对照组的研究设计,证实了焦点解决模式在干预的效率上优于传统模式;段碧媛等[13]将焦点解决模式应用于脑卒中病人的康复训练中,结果发现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在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提高更为显著。本研究应用焦点解决模式有效的原因可能是:①焦点解决模式是一种采用积极心理的干预模式,从评估角度看,此模式中刻度化技术使解释风格改变、交谈内容进行量化,有助于护士把握病人现状与期望目标之间的距离;从归因角度看,焦点解决模式的重点是关注个体的成功经验,对于问题不究其原因,而是探索该事件的积极意义。而该模式通过鼓励和赞扬、尊重病人、激发积极性,使病人能够积极应对疾病,从而缓解紧张程度,最终保证了病人精力及情绪的提高。②焦点解决模式是一种以主观能动和资源为基础的模式,有助于引导病人深入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同时挖掘身边环境中可利用的各种有利资源及发展的可能性,有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病人首先要积极进行自我调整,建立合理的睡眠习惯,细分目标后,通过制订有针对性且可操作性强的行动计划逐步达成最终目标。

4 小结

焦点解决模式应用于帕金森病人中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睡眠障碍及抑郁情绪,促进病人身体早日康复。在临床应用焦点解决模式,既不增加病人的额外支出,又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在心理干预中实际的起效机制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探讨。

[1]陈慧敏,冯涛.运动前期帕金森病定义及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10):910-912.

[2]Yun JW,Ahn JB,Kang BC.Modeling Parkinson’s disease in the common marmoset(Callithrix jacchus):overview of models,methods,and animal care[J].Lab Anim Res,2015,31(4):155-165.

[3]Priebe S,Kelley L,Omer S,etal.The effectiveness of a patient-centred assessment with a solution-focused approach(DIALOG+)for patients with psychosis:apragmatic cluster-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in community care[J].Psychother Psychosom,2015,84(5):304-313.

[4]Skelly R,Brown L,Fakis A,etal.Hospitaliz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a survey of UK neurologists,geriatricians and Parkinson’s disease nurse specialists[J].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15,21(3):277-281.

[5]高明月,杨珉,况伟宏,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和正常值的筛查效度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7(3):443-449.

[6]Kurtis MM,Rodriguez-Blazquez C,Martinez-Martin P,etal.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disorders and other non-motor symptoms in Parkinson’s disease[J].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13,19(12):1152-1155.

[7]Bech P.The responsiveness of the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J].World Psychiatry,2015,14(3):309-310.

[8]余舒扬,刘卓,孙莉,等.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4):3956-3963.

[9]Lindqvist D,Hall S,Surova Y,etal.Cerebrospinal flui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arkinson's disease-associations with depression,fatigue,and cognitive impairment[J].Brain Behav Immun,2013,33:183-189.

[10]顾沈红,徐美英,陈海勤,等.亲情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1003-1005.

[11]刘立红,邱喜雄,刘品霓,等.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136-137.

[12]Gingerich WJ,Eisengart S.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a review of the outcome research[J].Fam Process,2000,39(4):477-498.

[13]段碧媛,兰丽梅,吴翠平.焦点解决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4):31-33.

(本文编辑崔晓芳)

Influence of focus resolution model on sleep disorders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ei Shuping

(Yangzhou Hongquan Hospital,Jiangsu Province,Jiangsu 225200 China)

裴书萍,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25200,江苏省扬州洪泉医院。

R473.5

A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30.033

1009-6493(2016)10C-3817-04

2016-01-14;

2016-09-25)

引用信息裴书萍.焦点解决模式对帕金森病人睡眠障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0C):3817-3820.

猜你喜欢

焦点帕金森病障碍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焦点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焦点
帕金森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