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角下的企业环境责任评价
2016-11-11蔡永灿岳君君
蔡永灿,岳君君
(河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内部控制视角下的企业环境责任评价
蔡永灿,岳君君
(河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的同时履行环境责任,可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提升,使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环境责任展开研究,构建了内部控制视角下环境责任评价方案,有望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
内部控制;企业环境责任;企业环境责任评价
传统观念上,在观察企业的经营成果时更多地将成本着眼于人工、材料和制造费用,强调企业的短期利益,忽视了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于社会和环境资源造成的危害,导致企业在传统会计核算过程中忽略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控制作为一种自我制约和调节单位内部资源的程序和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找出弊端,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和防范能力,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内部控制在执行环节的薄弱,导致企业生产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频频发生,而内部控制失效同时反作用于企业,会为其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我国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明确指出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对环境责任的内容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1]。其既反映了监管部门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视,也显示出社会对企业环境责任内部控制提升的迫切要求。
一、概念界定
(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自上而下为内控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目标是保障企业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2]。但学者对内部控制的过度推崇,导致其在实践上被弱化,在实务工作中出现了内控缺陷。过多强调会计控制,会忽略其管理方面的功能,而内部控制归根结底是一套贯穿于财务、业务和管理方面的内部牵制体系[3]。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内部控制本质上是企业的一项管理活动[4]。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给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即一种“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5]。内部控制的本质不论是一个过程,还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或者一项管理活动,都是一种可操作的行为,而非目的本身。
(二)企业环境责任
虽然政府对环境治理负有首要责任,但政府主要代表的是制定环境保护制度和政策以及实施监管职能的角色,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环境事件来源于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如同社会责任包括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环境责任范畴也应该划分为环境法律责任和环境伦理责任。
(三)内部控制下的环境责任
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实现企业的价值。同样,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背后仍然是企业的价值所在。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组织,其行为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是履行环境责任的基础。内部控制从审计的角度为履行环境责任提供了合理的保证,使企业可以自发地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实现企业的目标,进而更好地承担其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责任。因此,在企业内部控制下的环境责任即是通过内部控制的规范和引导,企业承担的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责任。
二、内部控制下的环境责任评价
(一)内部控制下环境责任评价的必要性
总的来说,我国企业履行内部控制对环境责任评价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额的代价: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危害了社会的整体利益。
第二,针对中国制度的研究不充分。国外对于内部控制和环境责任的研究很多,但是针对我国国情却并不完全适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于内部控制下环境责任的研究起到了引导性和开拓性的作用,但是对于其评价体系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对内部控制下的环境责任评价研究更是鲜见。
第三,现实需要。根据迪博公司发布的 2012—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6]。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平均比例分别为90.03%、62.69%,但是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的审计结论为标准意见的比例却在下降,平均比例为97.68%。可以推断,虽然披露数量在增加,但是内部控制质量的总体水平却在降低,说明部分企业执行得并不到位。
(二)内部控制质量评价
学者们在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基本是按内部控制要素和内部控制目标这两种思路展开,区别在于评价的视角和指标不同。王加灿等根据内部控制的要素评价,构建了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自我评估判断→外部审计判断→标准意见判断→重大缺陷判断→内控要素质量评价,从而划分好、差来反映内控质量[7]。这种评价体系借鉴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框架图,从信息披露的视角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戴文涛等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内部控制指数和评价标准三个部分联系在一起,构建了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模型,进而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借鉴COSO的观点,将企业内部控制目标进行了概括,之后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将评价指标细分为各个具体指标,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指数(Internal Control Index for Chinese Enterprise,CEICI),最终形成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标准[8]。这一评价标准对于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价研究具有开创性作用。
笔者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构建了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方案,如图1所示。认为如果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高,则企业倾向于披露更多信息;反之,则倾向于隐藏或不披露信息。因此,企业不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或者披露自评报告后未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或者其审计意见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即内部控制无效。
图1 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图
(三)内部控制下企业环境责任评价体系构建
对于企业环境责任的衡量, 2003年我国在《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活动通知》中,将环境友好企业的评价划分为环境、管理和产品三方面。2005年,环保总局在发布的《关于加快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的通知》中,将污染排放、环境管理、社会影响等方面作为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内容。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中,将环境责任部分分为环境管理、节约资源能源和降污减排三部分。
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的企业环境责任范围,按照环境方面的要求与措施,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下的环境责任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下的企业环境责任进行识别,如果该内部控制有效,则其根本标准是企业有无按照内部控制的指引来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无效,则仅从企业发布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观察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情况。
图2 内部控制框架下的环境责任评价体系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本质上具有经济人的性质,其履行环境责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企业如果不依照法律法规履行环境责任,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便会对自身造成经济损失。经济人偏好理论认为,企业会通过成本与收益的计算来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良好的市场秩序下,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在市场的引导下无意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也就是说,企业会因为拒绝履行环境法律责任受到惩罚,当这种惩罚的成本高于履行责任的成本时,企业会选择履行法律责任。但是否承担环境伦理责任则是企业的自觉行为,是不受强制的。企业只有在履行了环境法律责任(如缴纳排污费、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等)的基础上,才会履行其环境伦理责任(如举办环保公益活动、厂区环境绿化等)。因此,基于经济人偏好理论的假设,企业承担环境伦理责任的权重应高于承担法律责任的权重。
三、结语
过去,经济发展的高压使人们忽视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随着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向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绿色企业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利益相关者也比以往的股东、消费者、供应商等简单关系增加了社会大众、媒体等更多新的诉求,这些新增的利益相关方不仅关注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更加关注企业的行为及其背后的伦理与社会责任。企业要在新形势下谋求生存并获得合法性,就需要满足这些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其中不仅有法律法规,还有来自社会的价值观、大众意识形态以及伦理期望。企业内部控制下的环境责任评价包含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首先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下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而在内部控制的指引下评价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情况。由此,企业环境责任才会被企业、公众等社会各方面的参与者了解并知悉,最终促使企业更多地履行其环境责任。
[1] 中华人民国和国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EB/OL]. (2010-04-15)[2016-06-01].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005/t20100505_290459.html.
[2] 中华人民国和国财政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EB/OL]. (2014-09-11)[2016-06-01].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gongzuodongtai/201409/t20140911_1138021.htm.
[3] 李心合.内部控制研究的困惑与思考[J].会计研究,2013(6): 54-61.
[4] 樊行健,肖光红.关于构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的若干思考[J].会计研究,2014(10):34-41.
[5] 中华人民国和国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EB/OL].(2008-05-22)[2016-06-01].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wengao/caizhengbuwengao2008/caizhengbuwengao20087/200810/t20081030_86252.html.
[6] 凤凰财经. 中国上市公司2015年内部控制白皮书发布[EB/OL]. (2015-06-09)[2016-06-01].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609/13763508_0.shtml.
[7] 王加灿,沈小袷,朱志坚.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8):133-138.
[8] 戴文涛,李维安.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与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管理评论,2013(1):128-176.
(责任编辑:蔡洪涛)
Evaluation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Control
CAI Yongcan, YUE Junjun
(School of Managemen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0, China)
Perform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within internal controls can contribute jointly to enhance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o enable enterpris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rue sense. Based on signaling theory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s, according to a study on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this paper constructed un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perspective diagram ideas,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actively fulfill their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nternal control;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evaluation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2016-06-15
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022262)
蔡永灿(1963—),男,河南许昌人,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正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
F275
A
1008—4444(2016)05—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