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工践作与的思考
2016-11-11浙江省诸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311800黄贤定胡燕华
浙江省诸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311800)黄贤定 胡燕华
诸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工践作与的思考
浙江省诸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311800)黄贤定胡燕华
2014年,浙江省诸暨市在赵家镇3个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试点,对可堆肥垃圾采用“太阳能+沼气”复合处理模式。2015年,垃圾减量化试点工作扩面到全市所有镇乡(街道),其中赵家镇整镇推开,其余镇乡(街道)1~2个村,全市共38个村开展试点。这41个村根据各自实际选择四种垃圾堆肥模式,其中11个村采用高速发酵处理模式,22个村采用太阳能堆肥处理模式,4个村采用沼气厌氧发酵处理模式,4个村采用户式堆肥处理模式。
1.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建设规范化一是明确目标,分步实施。以减量化、资源化的垃圾处理为方向,以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为基础,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全面覆盖,分3~4年稳步推进,直至全市基本普及。2014年赵家镇试点,2015年全市100%镇乡(街道)推开试点,2016年全市100%的镇乡(街道)的30%~50%的行政村推开,到2017年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全覆盖,初步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置运行体系。二是加强考核,全力推动。总结试点经验,制订实施方案和考核制度,将垃圾分类工作直接与镇乡(街道)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每月通报进度,年终分类质量考核,按排位实行加扣分。同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清三河”“五水共治”和生态市创建等相应的考核体系,力促各镇街、行政村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三是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确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理体制,按照“一户两桶存放、一村一站分类收运”的要求,实行“三统一”,即统一设计图纸,统一有机垃圾处理站建设规格要求和验收标准,统一垃圾桶、车辆数量、规格配置标准与要求。
(2)因地制宜,处理多样化一是有机垃圾高速发酵处理模式。适用于人口密集度高、可堆肥垃圾量多、有机肥需求量大、村级集体经济较好的农村地区。原则上每20 000人口规划建设一座有机垃圾处理站,按常住人口3 000人/台(1吨)的标准配备高速发酵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处理站用房规划建设一步到位,设备安装根据工作进度分步实施。二是太阳能处理模式。适用于人口密集度低,交通运输成本较高的偏远村庄。原则上500人口以下的自然村,建设2格式
有机沤肥房;500~1 000人的行政村,建设3格式有机肥沤肥房;1 000人口以上的,建设4格式有机肥沤肥房。三是沼气厌氧发酵处理模式。适合于农业产业化优势比较明显的镇村,目前共有4个行政村采取这种模式。缺点是对垃圾分类的质量要求高,沼气池建设的技术要求和质量安全要求相对高,需要有专业的建筑施工资质。四是户式堆肥处理模式。针对人口少的偏远村落,垃圾清运成本较高,而大多榧农自行堆肥基础较好,每户发放一只“波卡西”堆肥桶,上门进行分户培训,教会农户分类堆肥方法,各家各户自己操作,方便又节约清运成本,堆出的优质有机肥,投放各家香榧地。
(3)健全制度,管理长效化一是坚持源头可追溯。主要采用“定点定时投放”和“村上门收集”两种垃圾分类可追溯收集处理链条机制,农户利用统一配给的两个灰绿垃圾桶(绿色为可堆肥、灰色为不可堆肥),将本户日产生活垃圾按照可烂和不可烂垃圾初步分类收集。二是注重细节把关。采用“三次分拣”的垃圾减量机制,建立上门收集保洁员、村分拣管理员、进仓管理员三支队伍,在户一次分类的基础上,保洁员每天定时上门收集,进行二次分拣减量。分拣管理员通过抽查监督,督促保洁员做好分拣工作,进入处理站前由站房管理员验收入仓,实现三次分拣减量,环环相扣,层层把关,最大限度实现垃圾减量目标和堆肥发酵效果。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联评制度、积分兑换制度、荣辱榜制度和卫生公益金制度。对农户分类情况实行“保洁员每天评、督查员每周评、义务监督员每月评”三级联评制度,评出“好中差”三类,每月在荣辱榜张榜公布;建立“绿色超市”,农户按分类积分兑换日用品,激发农户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和荣辱感;引导农户签订自愿垃圾分类承诺书,建立垃圾分类卫生公益金。
(4)加强宣传,全社会参与一是“绿色校园”活动月。在镇乡(街道)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利用板报、校刊、校园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和垃圾分类宣传,组建校园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等各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活动和社会实践,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使命感。二是“绿色村庄”活动月。开展垃圾分类进村庄、进家庭活动,通过开展讲座,组织参观,张贴宣传画,播放宣传片、高音喇叭流动宣传车等,对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组织发动党员、村民代表开展入户宣传指导、现场示范。通过口口相传、手把手教导,让村民牢牢掌握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的办法,逐步养成习惯,进一步树立垃圾分类的责任感。三是“绿色家庭”评比月。制订“绿色家庭”评比活动方案和评比办法,年底根据农户垃圾分类与环境卫生自觉参与情况,经村民小组推荐、农户评议、村两委会评审,评选出“绿色家庭”,召开村民大会进行表彰奖励,激发每位家庭成员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荣誉感。四是开展“绿色成果”宣传展示月。在社会征集的基础上,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面向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妙招、典型事迹和成果宣传展示推广活动,让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深入人心。
2.存在问题
一是垃圾分类治理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目前,诸暨市的垃圾治理存在分散多头管理,职责模糊责任落实难、城乡管理不平衡、突击应付多长效管理坚持难等问题。如绍大线浣东路段卫生,绿花带由林业局种,保洁养护由园林负责,道路卫生由交通局负责,而道路旁边店面由环卫处负责,同一路段三个保洁员,表面上看责任区域明确,有专人保洁,实际却存在垃圾不及时清扫或者互相推诿的现象。
二是减量比例尚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垃圾分类仅仅是简单地分成可堆肥与不可堆肥两类,真正减量比例仅为20%~30%,达不到设计的50%比例。此外,对垃圾处理没有一套统一的分类处理标准,对建筑垃圾、可回收垃圾都没有一套的处理系统。
三是宣传发动力度有待加大。大部分镇村重基础设施建设,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部分村只是面上发动一下,就简单要求村内保洁员去落实具体工作,而没有广泛地组织党员干部、妇女群团、老年协会等,导致广大群众还没有真正形成垃圾分类意识,参与热情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村仅仅是保洁人员的二次分类,部分农户认为分类是保洁员的责任,导致部分村的垃圾分类工作较为被动,缺乏长效坚持的群众基础。
3.对策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城乡一体化处理机制。全面探索建立“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城乡垃圾治理一体化机制,实现全市城乡垃圾治理一体化,建立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和垃圾分类工作统一落实总牵头责任部门,相关部门配合联动机制。
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强化源头分类意识。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营造氛围,特别是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教育;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突出强调户源头分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升农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和保护环境卫生的文明意识。
三是进一步加大创新,深化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坚持和创新并重,积极探索寻找促进垃圾分类长效实施的各种制度和措施,开展垃圾分类金点子征集活动,广泛征集好点子、好经验、好做法,因地制宜,创出特色,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综合利用上寻找更有效更有利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