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镇成校开展社区教育的途径

2016-11-11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13012李强

新农村(浙江) 2016年10期
关键词:湖州市乡镇农民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13012)李强

浅谈乡镇成校开展社区教育的途径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13012)李强

乡镇成校是乡镇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乡镇社区内成人教育的组织、指导、培训功能。社区教育主要指以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而进行广义教育的网络体系,是为提高社区成员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提供服务的教育新机制,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等特点。结合乡镇成校工作实际,乡镇成校开展社区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

1.依托成人学历教育,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目前,乡镇成校开展成人学历教育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这项培训是浙江省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以初中学历的当地居民为招生对象,学员享受市、区两级政府财政补助,学习费用全免,学习周期为一年,开设《语文》《数学》《社会科学》《公民道德与法律基础》四门文化课程和一门校本课程。学习的形式为“自学+面授”,学习评价方式为学分制,由当地市教育局统一组织文化课会考,对达到毕业学分要求、取得专业技能证书的学员由市教育局颁发成人职高毕业证书。二是依托当地农民学院培养农民大学生,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成校与湖州市农民学院合作,自2008年开始共培养大专毕业生364人,专业涵盖农业经济管理、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会计、幼儿教育等。三是开展远程大学教育,如:湖州市环渚成校与江南大学合作举办的高校远程教育,已成为湖州市网络远程教育的一大品牌。四是与高校合作开展函授教育。

2.以农科教项目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

南浔区双林成校围绕湖州市农技推广项目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培训。培训以项目为载体,通过课堂面授、实践指导等形式把先进的农业技术传授给农民,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蘑菇生产技术推广与深加工》《得源葡萄标准化种植与推广》《牧草—湖羊—蚯蚓—黄鳝生态循环农业的推广》等先后被评为湖州市农科教优秀品牌培训项目。农技推广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农村社区教育活动,对农民创业、农业转型升级、当地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以“蘑菇生产技术推广与深加工”培训为例,该项目实行“学校+公司+农户”的培训模式,项目实施针对性强,让菇农看得见,摸得着,真正让菇农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去。学校以吴家庄蘑菇生产专业合作社为基地,金牛优农贸易公司为依托,上挂浙江省农科院,下联双林镇农技推广站。邀请浙江省农科院专家为菇农上课,连续两年在基地现场培训和咨询,发放学校编印的《蘑菇栽培技术》小册子300多份。据统计:项目培训共10期,培训750人,带动菇农100余户,蘑菇“奥丰”商标已注册,蘑菇由金牛农庄保护价收购,销往韩国、日本等,蘑菇废料下地种植芦笋,形成产业链,取得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三赢。通过项目推广培训这个载体,带动一方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3.以百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契机,开展实用人才培训

乡镇成校以省农办“百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蓝本,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取得了较明显的培训效果。以双林镇为例,自2011年建立实用人才数据库以来,该镇通过培训纳入数据库合计1 346人,类型涵盖生产型人才、经营型人才、技能带动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社会管理服务型人才六大类。其中培训比重较大的是生产型人才中的种植能手占比9.36%,经营型人才中的企业经营人才占比17.61%,农村经纪人占比17.68%,技能服务型人才中的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员占比9.44%。通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创新、创业”队伍,可以充分发挥青年农民在农技推广和农民增收致富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4.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平台,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乡镇成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学点,承担着当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通过宣传招生选择培训对象,通过课堂面授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农民真正学到一技之长,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现代农业人才。双林成校2015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10人,2016年花卉苗木专业方向52人正在培训中。

5.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为纲,组织社区教育主题活动

以双林成校2016年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开展双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居民文化素养的实验》为例,该项目以盆景小镇、墨香双林、戏曲之乡、绫绢文化、古桥文化等为背景,举办三个培训班:乡村书画人才培训、乡村文艺骨干培训、盆景与绿化工培训;开展三次文化活动:广场舞大赛、传统戏曲表演、美丽乡村书画摄影大赛;组织三次文化讲座:绫绢文化、古桥文化、名人文化;挂牌三个实训基地:费新我艺术馆、高林京剧社、奇丹盆景园;举行三次花卉盆景、书画展示等。该项目得到了教育部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单位互相支持、配合、联动,措施落实有保障。通过项目实施,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培养社区居民审美意识、提升社区居民文化修养,为中国杜鹃盆景小镇项目、江南水乡美丽古镇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6.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施“一月一主题”培训活动

以双林成校为例,近两年以社会需求为主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家政服务、各类安全培训(农业、企业等)、农业新技术推广、电商、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等。双林成校结合当地需求,每年组织家政服务培训,专业涵盖老年人护理、育婴师、家居生活等多个方面,2015年培训172人,其中10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截至2016年7月已培训188人。今年,学校响应杭州G20峰会要求,在安全培训方面开展了企事业单位保安员上岗资格培训、企业消防安全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等。近两年,农业新技术推广培训,主要集中在水果无公害种植、湖养生态养殖、农村经营人才、渔技推广体系科技示范户等培训。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商已是农村青年最想参加的培训项目,双林成校每年组织电商培训,培训对象以45岁以下的中青年居民为主,2015年完成培训150人,2016年培训的报名工作已经启动。会计继续教育培训需求量大,去年完成388人。

(本栏编辑:卢慧龙)

猜你喜欢

湖州市乡镇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饸饹面“贷”富农民
还小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My family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My family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