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新社会热点素材多维解读

2016-11-11王学华

中学语文 2016年26期
关键词:奥数班春子奥数

王学华

最新社会热点素材多维解读

王学华

【热点素材一】

韩春雨:从学术圈的“泛泛之辈”一跃成为“诺奖级科学家”

韩春雨是河北科技大学的一个副教授,没有海外留学背景,却一鸣惊人地发表了一项 “诺贝尔级”的实验成果,而他自己也因此成为了“网红”科学家。

今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 《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CRISPR-Cas9被认为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近些年来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而韩春雨团队的发现,在一些人看来,堪称是“第四代”技术。很快,韩春雨和他的新发现出现在了大洋彼岸MIT(麻省理工学院)的BBS讨论区里。韩春雨泡在实验室的安静日子一下子被打破了,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向他抛出了橄榄枝。2014年前,有很多科学家在质疑Ago家族是否能作为基因编辑工作研究,韩春雨当时就断定可以,他如今这篇文章的发表会刺激很多具备科学敏感的科学家。而在此之前,他曾有过两次失败的跟风。他很早就开始关注基因编辑这一前沿科学领域。CRISPR-Cas9技术出现后,韩春雨也备受鼓舞,他的团队曾使用这一技术变异了一些植物,当他们准备把这一过程梳理成型时,国外顶级学术杂志连续推出了两篇同类文章。韩春雨不得不改变计划,接下来,他的团队试图对该技术进行改进,随后,他们的研究想法又被别人抢先发表。经历过这两次失败后,韩春雨发现他们的研究速度难以赶超别人。他决定不再跟风,要做原创,这也更符合他作为科学家的身份。2014年初的两篇文献,促使韩春雨把这一想法转化成行动,他开始着手研究这项新发表的技术。这期间,屡战屡败,但学生高峰一直和导师韩春雨并肩作战。“其实比起很多我以往交流过的青年才俊,我不是那么刻苦。我只不过是想得特别仔细,考虑好了才去做。”韩春雨向《中国新闻周刊》坦言,“思考也是勤奋的一部分啊,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他补充说。

[多维解读]

一、草根“逆袭”

没有海外留学背景,也不在名牌大学执教,10年没有发表论文,“一夜之间”却成为“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家”。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迅速从“无名之辈”成为名声大振的 “学术高人”,这是一个“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它让人们相信,即使卑微的草,也可以开出艳丽之花。

二、端正学风

从古至今,一些优良学风都在优秀学人、师者那里得以坚守。十年不鸣、一鸣惊人的背后,跃动着太多优良学风的“因子”: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坚守,不追名逐利,乐享“泡在实验室的安静生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发现、猜想、实验、矫正……周而复始,乐此不疲。这样的优良学风,正是学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学风正,则学术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学风不正,则学术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可以说,学术是一场“寂寞的长跑”,耐得十年寒窗苦,方有“金榜题名时”。

三、勇于创新

科学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韩春雨曾有过两次失败的跟风,这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他从失败中抬起头来,立足创新,潜心科研,终于获得历史性的突破。为他走向“诺奖级科学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热点素材二】

奥数成小学生暑假标配,有家长给孩子报7个奥数班

今年暑假,上奥数班已经成为部分小学生的暑假“标配”。有家长向记者报料,她所了解到的上得最多的孩子,上了7个奥数班,而上5个、6个奥数班的孩子也不在少数。而一直研究奥数的业内人士表示,奥数在升学中的作用,被培训机构夸大,助推了奥数热。

日前,晨报记者再次就奥数热采访了上海交大教授伍青生。他感叹道,上海家长对奥数的热衷程度远远高于预期,“如今,这种热度没有任何减轻的迹象。”

记者问伍青生:“上海小学生报读奥数班的,最多的一人上几个班?”伍青生想了想回答说:“大概2-3个。”

当记者将最近从家长口中获得的最大值告诉伍青生时,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这个最大值是7。在奥数家长圈子中,这种情况叫做“7奥”。“这是我们的行话,报几个奥数班就是几奥,‘2奥’‘3奥’,真是太普遍了,我还知道‘7奥’的。”一位让孩子同时报读2个奥数班的妈妈告诉记者。不过,她不愿透露“7奥孩子”更多的信息,“家长谁会愿意承认自己孩子上了那么多班呢?”

某圈内知名人士证实了这位妈妈的说法,“确实有 ‘7奥’的孩子,‘5奥’‘6奥’也不稀奇。”

[多维解读]

一、利益驱使,无奈选择

近年来,我国各种以远远高于课堂数学教学内容为主的课外数学提高班、培训班纷纷冠以“奥数”的名号,使得“奥数”培训逐渐脱离奥赛选手选拔的轨道,凸显出泛大众化的特征。虽然不少知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发出了谨防“奥数”走偏的呼声,但“奥数”成绩与中学升学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奥数”内涵的扩大化趋势难以阻挡。对于绝大部分让孩子学奥数的家长来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各种杯赛获奖得到一个上重点中学实验班的机会,现在的升学制度决定了奥数已经成为升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尽管很多家长认为现在学奥数是权宜之计,这个东西以后根本没用,但是“择校热”已经让家长们不得不逼着孩子参加奥数班了。

二、浪费精力,摧残学生

奥数教育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教育,只适合于少数在数学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并不适合于大多数学生。许多学生上奥数班并非出于天赋或兴趣爱好,而是被家长所迫,家长又被学校所迫。奥数班给奇奇怪怪的题目让学生解答,学生既无天赋又无兴趣,这样怎么能学得好?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沉重的心理压力,这实在是对学生的摧残。

三、政府职责,必须担负

奥数热,主要是奥数的市场需求大,不仅因为义务教育的不均衡,更是因为单一的评价体系。这两方面,责任在政府,前者要求政府部门加大教育投入,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打破择校利益链;后者要求政府部门推进“教、招、考”分离,把考试评价权交给社会专业机构,把招生自主权归还各级学校,把选择权给受教育者。

【热点素材三】

中国大妈成日本“国宝级匠人”

最近有位叫新津春子的中国大妈在日本火得不要不要的。因为最会打扫卫生,她被封为日本“国宝级匠人”。她的代表作就是面积76万平方米的“东京羽田机场”,该机场连续四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干净的机场”。

据报道,作为中日混血的新津春子,她出生在中国沈阳,她的父亲是二战遗孤,是个日本人,母亲则是中国人,17岁的时候举家迁往日本生活,那时的春子甚至一句日语都听不懂。由于身份特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春子总是被周围的人恶语相向,受尽欺侮。刚到日本不懂日语也不会跟人交流,所以春子从高中开始就做上了唯一肯雇佣她的保洁工作。这一干就是21年。虽然仅仅是一份清洁工的工作,但新津春子却把它做到了极致,比如洗手间的干手器,在使用后会产生很多细菌和很大的异味,必须要把干手器底下的排水沟好好清理干净才行,哪怕每个槽缝只有1厘米,她也绝对不留下任何灰尘,因为那样会对过敏的人和孩童留下隐患。正是凭借工作中的异常较真,她被换到了技术监督管理岗位,负责培训机场700名清扫工队伍,有时候也会应邀去解决公共设施或家庭的顽固污迹,也因此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明星。

[多维解读]

一、认真做事,脚踏实地

“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中国人自古就有认真做事、做人的传统美德。但也不可否认,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监管的缺位,在海外,假冒伪劣几乎一度成为“madeinchina”的代名词,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国商品走向海外,而国人也因此被扣上“凡事差不多”“不认真负责做事”的帽子。新津春子从事的是最基础的不需要任何技术门槛的清洁工作,但是她却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用心钻研的工作技术让羽田机场成为全世界最干净的机场,而且是连续四年保持,这也充分证明,把一件最普通的事情做到极致,一样可以成为行业内的翘楚。

二、平凡而伟大的“工匠精神”

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谁也不曾想到一个普通的清洁工能够被日本封为“国宝级匠人”,这个称号其实并不是对她做出了多么不朽的贡献的奖励,而是对她“匠人精神”的充分肯定和荣誉给予,这种精神恰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自强自立的精神底色,缺少匠人精神,就永远只会成为国家竞争梯队中的“第二梯队”,也就获得不了其他国家的尊重,因为在世界成为地球村的今天,产品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形象的代表,质量越好,国家名片的含金量就越高,反之,时间长了,很可能该国就会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三、淡泊明志,淡然处之

面对认可和荣誉,这位朴素的中国大妈完全没有一丝的居功自傲,或者洋洋自得,而是淡然处之,她同时也用最真实的回答来解释了她为什么会成为 “国宝级匠人”——“我只是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所以要好好招待客人,用尽心思为了让这里的人感受到理所当然的日常环境拼尽全力”。淡泊的正确意义是如实地接纳自己,依自己的本质生活。生活不是追求,而是实现,而实现的本身就是悦乐。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

猜你喜欢

奥数班春子奥数
设计师春子:创意“点亮”奋斗的青春
奥数的始作俑者
我给老爸报奥数班
外婆的守候
保洁亦有道:春子在日本成为“国宝级匠人”
奥数是不是数学
学生轰赶奥数班检查组凸显了谁的尴尬
一年级奥数测试题
一年级奥数测试题
二年级奥数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