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教育生态涵养,为创新人才成长“做土”
2016-11-10朱建民
朱建民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潜能。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选择需要,构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育体系,丰富教育生态涵养,做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期,也可以说是早期科技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的关键期。为此,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于2010年联手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协,创办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探索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学生的个性潜质也是多样化的。三十五中整合社会资源开发多元课程方案,继而推行“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丰富教育生态涵养,构建个别化的教育体系,帮助每个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思考:多样化发展的出路
2009年9月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三十五中调研,在与老师座谈时抛出“钱学森之问”,提出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两个深层次问题——杰出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成效,并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学校如何奠基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同时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兼顾教育的人文性与社会性?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在思考中寻找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
我们知道,高中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对创新型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当前高中教育存在着一味围绕高考“画圆”的倾向,把人的成长窄化到了片面追逐分数之中,把学校的发展局限在了大学预科教育之列,是补短教育而非扬长教育,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才成长,当然也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其目的就在于改变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对于一所高中而言,关键在于建设多元的课程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适合他成长的教育模式。
基于上述思考,我校找到了发展之路:“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回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整合各界资源创设兼具多元性、选择性、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通过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地、个性地发展,以己之长服务社会。
行动:科教联手培养创新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分析钱学森、杨福家等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我们认识到,高中阶段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近科学、喜欢科学、研究科学呢?学校要提供丰富的科技资源,创设科学研究的舞台。
高中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是缺乏丰富优质的师资和资源,我们的应对策略是“借船出海”——与拥有强大科技资源优势的中科院京区科协联手,签署“科技创新英才培养合作战略协议”,自2010年9月起每年招收两个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由此,教育界与科技界联手,基于学生发展需求设计科技特色课程,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引领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拓展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锻炼创新能力。
特色课程是特殊人才培养的基础。秉承科技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统一、宽厚基础与个性发展并重、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的原则,我校为科技班设计了五大课程。其中,中科院课程是我校与中科院联手为科技班定制的。
在基础课程单元,高一每周半天请科学家为学生讲解科技前沿和热点,帮助学生开拓科学视野、启发科学兴趣、推开科学之门。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单元,学生走进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实践,寒暑假参与国内外科学考察活动,学习科研方法、体验科研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课题研究单元,由中科院实验室提供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在中科院导师和学校博士创新工作室的老师 “双导师”指导下完成一项课题研究。学生要自主选报课题、通过专家面试、设计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过程并撰写科研论文。学校举行课题研究中期汇报会和结题答辩会,邀请专家团队点评指导。中科院专家们表示,通过做课题,学生不仅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提升了科学素质、锻炼了科学能力,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这些都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教材中心原主任朱慕菊指出,三十五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实现了三大创新——制度创新、课程设计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确,科技班的教与学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教师队伍发生变化,一线科学家指引学生走上科学路;学习空间发生变化,学生走进大自然、实验室、工厂车间,在实践中完成知识构建;教与学方式发生变化,问题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最大的变化是学生成长,他们提升了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能力,不少人确立科学志向。科技班学生在北京市和全国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夺得一、二等奖,刘梦瑶同学荣获第十三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一等奖、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2015年我校高中部搬迁新址,借机与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机构合作建设了9个高端科学探究实验室: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信息化生命科学实验室、大数据与科学计算实验室、天文大数据实验室、纳米与化学可视化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航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风洞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配备博士教师担任首席研究员,与相关专家研发配套课程。这样,学生进行科研更方便、快速。目前实验室课程已向科技班和国际部的学生开放,80多个课题正在进行中,学生每周至少4节课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
为了让更多有兴趣、有潜质的学生能够享受到这些优质的资源,我们计划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线上课程,让全国的学生和老师能够线上学习、线下预约,并通过冬令营、夏令营等形式带到实验室实地实验。
拓展:构建个别化教育体系
近年来,学校逐步设计开发了分类分层的国家基础课程、丰富多元的综合类课程以及个性定制的专修类课程。在科技班之外,我们继续针对性地有为其他潜能和兴趣的学生定制培养方案:开展“六年一贯制”课改项目,尝试打通初高中六年课程,打破学段与学科边界,加以整合优化,力求减负增效,整合资源提供全面教育,培养具有伟大责任心和伟大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与美国高中合作建设“中美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进行中美课程融合与学分互认,以“中西合璧”的教育方式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成立艺术学部,为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创设针对性的教育环境……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我校实行“学部制”改革:2014年9月成立科技学部、“六年一贯制”学部、艺术学部、志成学部,实施分类教育。配套推行走班制、学分制、学长制和导师制,这“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目的就在于构建个别化教育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和最个性的支持。
学分制和走班制的管理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课程,组合成专属课表,实现不同学习进度,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了加强指导的针对性,每位任课教师都担任几个学生的导师,负责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些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经选拔可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指导工作,以自身经验帮助学弟学妹适应高中生活、指引发展道路。
鲁迅曾经说过,未来天才之前,须有培养天才的土壤。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潜能。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选择需要,构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育体系,丰富教育生态涵养,做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责任编辑/肖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