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家庭教育的“青羊模式”

2016-11-10刘立频

中国德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全域教育局社区

刘立频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教育的起点、原点和支点,教育始于家庭。

“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教育的起点、原点和支点,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围绕区域“学有良教 质量领先”的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将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构建“学有良教示范区”的基础抓手和必要支撑,创新把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纳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维一体”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全程、全员发展,不断探索家庭教育的“青羊模式”。

一、创新实施全域家庭教育结构改革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集政府、区域、学校、社区、家庭合力,整体推动全域家庭教育改革,使全区家庭教育由碎片化走向集约化,由分散用力走向整合推动,自上而下的整体结构与自下而上的自主实施均烙上“青羊家庭教育”的深刻铬印。

1.强化政府主导。青羊区委区政府把家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基石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率先成立青羊区家庭教育协调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由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妇联、区民政局、区卫计局、区文明办、区团委、区关工委等区级八大部门组成,形成全域推进具有青羊特色的家庭教育民生工程的工作合力。在协调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率先以区委政府名义出台《青羊区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区52所中小学幼儿园制定家庭教育工作具体方案,形成“一校一案”的家庭教育工作实施体系。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成立,更成为域内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运行平台,让这项构想能切实惠及到青羊的千家万户。

2.强化队伍保障。青羊区教育局组建了家庭教育专家团队、家庭教育讲师团、家庭教育志愿者、家庭教育科研团队四大队伍。现已有家庭教育专家20余人、家庭教育讲师30余人、家庭教育志愿者近100余人、家庭教育研发指导团队52个。家庭教育研发指导团队以学校德育校长、幼儿园园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德育课老师为主体,目前正通过培育、交流、引进等方式,逐步实现每个学校至少有一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推荐的CETTIC家庭教育指导师。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区级家长委员会,组建起区、校、年级、班级四级家长委员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二、聚焦研发全域家庭教育课程体系

1.研发全域家庭教育课程链条。青羊区教育局研究开发了理论与实践互为依托的家庭教育课程,形成幼儿园、小学与中学家庭教育的无缝对接。我们着力开发融幼小、初高中一体的家庭教育课程链,从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家庭教育不同侧重点来建构课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课程链条,连接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课程体系关注家庭教育的各个时期,注重对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知识与应用相互依托,知行统一、互为支撑。

2.开发全域家庭教育课程模块。青羊区教育局整合区域资源,共享全区智慧,超前灵活设计。学段与模块互为交错的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既注重以年龄学段为纵线贯穿离子成长全过程,又注重以模块内容为横线涵盖家庭教育指导的必备领域,构建科学化、序列化、丰富化、模块化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

3.形成区校互补的特色课程。依托区域模块课程,立足学校基本实际,青羊区教育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本校家庭教育课程菜单。我们开发区级与校级互为补充的家庭教育课程,根据地域特点、区域经济文化特点、区域内学校的共性特点,开发具有区域普遍适用性的区级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同时也鼓励各学校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和家长群体特点,开发体现学校个性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

4.开发普特结合的课程菜单。青羊区教育局既重视面向广大学生家长群体,也针对特殊群体如单亲家庭、流动儿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残疾儿童家庭和贫困儿童家庭,开发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现有教无类的关爱帮扶。目前,已推出家庭教育主题课程菜单,家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课程进行学习提升,现已有38个主题、200堂家教课供学校和家长选用。

三、聚力建设 “家庭教育培训咨询体系”

1.打造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培训课堂。创设“青羊家长讲堂”,采用固定“青羊家长讲堂”与校(园)级流动家庭教育培训相结合的形式,确保全区家长培训覆盖。

2.创设电话与现场相结合的咨询服务。设立家庭教育咨询室,并面向社会公开免费咨询电话实现电话咨询与现场咨询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家长。

3.开辟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学习咨询平台。利用青羊教育信息网、青羊教育公众号、QQ群为家长提供方便。有效的线上学习和咨询平台,线上线下结合既满足家长普遍需求,也同时满足家长个性化的需求。

4.构建学校与社区相结合的培训体制。要求各学校和社区将家庭教育纳入了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将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复议落实到辖区内所有家长。

目前,青羊区教育局共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100余场,15 000余人次家长参培受益,同时,筹集到43万元资金为17所家长学校订阅的教育部关工委主办的《父母课堂》,使区域内14 320名家长受益,提升了家长的育人水平。

四、初步探索“全域家庭教育评价体系”

青羊区教育局修正与完善“学校目标考核体系”,细化家庭教育常规评价,增加家庭教育特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与权重,以此作为区域内学校推动家庭教育的目标指向,从上而下为全区家庭教育提供纲要与指南,从下而上地落实家庭教育各个环节,确保家庭教育科学落地。

我们重视各级各类“星级家长及学校”的评选,以评促建。家庭教育评价星级体系的构建,着力以校(园)为单位,定期评选星级家长、星级家长学校、星级家委会、星级家庭教育指导研发中心;开展青羊好家训、青羊好家风、青羊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创新举办“家庭文化节”展家史、秀家宝、拼家艺;出版发行《青羊家长示范教育优秀案例》并免费向家长发放,促进学生优良家风持身以正,促进家长由自然家长向合格家长、合格家长向优秀家长转变。同时,进一步对家长学校制度建设、履职情况及成效反馈等进行追踪、认定,通过综合评价认定家长学校工作考核等级,倒逼促进家长学校长效机制建设。

五、探索“四大依托”的家庭教育

纵深路径

1.依托“科学研究”提质。青羊区教育局依托教育部“十二五”规划家庭教育重点课题,也是四川省唯一的家庭教育重点课题——《新时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子课题《区域性家庭教育中家长失落及对策研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有问题、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全域家庭教育研究,及时提炼与推广研究成果。

2.依托“互联网+”拓新。青羊区教育局创新智慧家庭教育模式,提升家庭教育工作品质,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广“互联网+”家庭教育专业平台,丰富“家长学校”的互动平台和载体。依托手心网“千校一帮一 手心共圆梦”在线基础教育平台,搭建共建校、共建班,打造家长教育孩子的有效帮手,实现校校、班班之间家庭教育资源、方法经验的传递和共享,推动家庭教育理念的重塑和家庭教育方式的更新升级;依托《新青羊》开辟“青羊家长帮”栏目,依托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强大的专家团队,为家长答疑解惑,提供育儿的前沿理念、实用方法和贴心服务,为青羊家长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支持。

3.依托“学校教育”助力。青羊区教育局充分整合学校的力量,形成了一支以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主任、班主任、教师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队伍,并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校级干部培训重要内容。科学引导深化家庭教育工作的内涵,开展家长进课堂、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访、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和共育渠道,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同时,积极组织参与“流动少年宫”“阳光励志营”“心灵旅行团”等公益活动品牌项目,投入到体育、艺术、生活技能“2+1+1”项目工作中,以特色活动搭建起家校桥梁,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形式内容。

4.依托“社区教育”支撑。以社区教育拓展家庭教育空间,开通市民网上学习城,推出100余门课程,全区学校免费向社区开放体育、图书等资源,构建无缝衔接的市发终身学习体系,为提升家长和学生素养提供支持。成立并优化全市第一个学生家长咨询服务中心,并组织讲师团、教师走进社区,以社区书场、专家讲座、特色沙龙等形式,开展新市民素质教育,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活动200余场,帮助家长和群众了解招生、入学、考试等教育政策。开设社区少年宫,作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为学生提供无偿课后活动指导服务,孩子不再失管失教,有效解决部分学生放学后家庭无人照看、安全存在隐患等实际问题。

区域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是一个重大课题、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青羊区教育局将坚定不移地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理念,强化区域推进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努力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准的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构建全员、全面、全程育人的良好环境,让教育改善家庭,让家庭助力教育,形成学有良教,家有良教的生动书面和和谐图景,助力青羊“父母成长 孩子成人 家庭幸福 社会和谐”。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张 丽

猜你喜欢

全域教育局社区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奚爱国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