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别以教育的名义体罚孩子
2016-11-10李玉文
李玉文
近日,四川某县城男童因考试没考好被母亲殴打,事后跪地写作业的新闻被传播到网上,再次促使我们思考我国家庭中的体罚式教育何以屡禁不止。笔者断言,这样的新闻还会继续出现,甚至出台法律法规也很难根绝。何以如此?我们有必要从实施和支持体罚式教育的成人的立场和可能的生活经验去分析。
首先,对部分家长而言,工作的不如意和生活的艰辛都可能成为体罚孩子的导火索,但家长很少会承认是自己心情糟糕在拿孩子出气,反而坚信是为了孩子好。事实上,当孩子有所成功的时候,父母会认为自己教导有方或孩子聪明能干,而当孩子表现不如意的时候,却总是先归咎于他们的不听话或天赋欠缺。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某一方面越是与他人表现出差距,家长越容易变得急躁、缺乏耐心,不断放大和聚焦孩子的问题,甚至被视作其他成长问题的源头,孩子以教育的名义被体罚也就在所难免。
此外,很多习惯性体罚孩子的父母往往有其个人生活经验的影响,例如:自己曾经被父母和老师体罚过并尝到“甜头”,如考上了大学或发家致富,自然会继承这种教育方式;或亲友邻里间明争暗斗,不想因孩子表现糟糕而失了面子。而某些传统教条也确实会使部分父母坚信体罚孩子是必要的,如“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黄荆棍儿出好人”在四川农村就有广泛的传播,许多父母往往在自己的童年时期就接触过这些教条。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指责体罚是一种落后的家庭教育方式,更应看到对孩子实施体罚的父母被深厚的意识观念所影响。然而,体罚式教育纵然“事出有因”,却也必须反对。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一个常被体罚的孩子在若干年后将可能又是一个倾向于体罚孩子的家长。而且,体罚往往会掩盖孩子成长和学业问题的真实原因。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一种黔驴技穷的表现,也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纠正的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反对体罚式教育,无论这种教育方式出于多么正当的目的。同时,应反思家庭教育的方式和观念。若想尽快帮助家长更科学有效地教育子女,除了抽象地讲平等、宽容、耐心等理念,更需要学校和老师以合理的方式与家长讨论孩子的问题,帮助家长有效地找到教育之道。此外,学校应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而不是一味通过考试和升学给学生施加压力。要知道,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家长更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逼迫孩子提高成绩,至于教育方法是否合理,往往就在“都是为他好”这个理由下显得不值一提了。
责任编辑/何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