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微课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6-11-10胡世清文春龙

中国远程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微课程趋势

胡世清 文春龙

【摘 要】 随着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互联网+”政策带来的红利,微课作为在线教育的代表性产品获得快速的发展。为了全面把握我国微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以443篇微课核心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发文量、被引量统计、研究类型、研究内容四个一级维度进行研究,并从理论综合、设计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评价反思研究五个二级维度进一步深入分析,总结分析近年来我国微课研究取得的成果,深入挖掘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微课理论基础、加强微课平台建设、完善微课评价体系、开展更多实证性研究的建议,希望为促进我国微课理论发展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微课;微课程;内容分析法;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8—0046—08

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带来了一个以微信、微博、微视频为代表的微时代,形成了一个追求个性化、碎片化、快速更新的互联化环境。微课因其符合时代特征应运而生,同时它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碎片化等优势,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教育需求,因而迅速走红,成为国内教育领域最有前景的新生事物之一。

目前,微课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更受到一线教师的喜爱,也是未来在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自2011年胡铁生发表第一篇有关微课的文章以来,在五年的时间里,微课的发展非常迅猛,发展面广、纵向深。那么,目前微课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的方向又在哪里?对此,很有必要进行回顾、总结与反思,以期助力微课的发展。本研究将对微课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上述问题。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尽管过去对于“微课”与“微课程”是否为同一事物一直存在争论,但是在2013年胡铁生提出微课定义3.0版,界定“微课”与“微课程”两者为同一事物以来,学术界逐渐减少了争论,目前大多数研究也趋向于将两者作为同一事物。本文基于“微课”与“微课程”为同一事物而进行研究。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微课”或“微课程”为主题的核心期刊论文及博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具体检索过程为: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中,检索项选择“篇名”,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时间不限,输入“微课”与“微课程”,关系“或含”,进行检索,经剔除广告、重复篇目等无效样本后,得到文章223篇;再以同样的检索方式在博硕士学位论文库中进行检索,得到论文220篇。综合两者,最后共得到研究文献443篇。检索的时间为2016年4月16日。

(二)研究方法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微课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三)内容分析维度

一级维度为发文量、被引量、研究类型、研究内容。其中研究内容又分为五个二级维度:理论综合、微课设计、微课开发、微课应用、微课评价反思。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量分析

统计发文量的目的是从时间与发文量关系的角度整体把握微课发展的趋势,以便开展后期的研究。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微课的国内文献最早出现在2011年,《电化教育研究》杂志发表了首篇关于微课的文章——《“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作者是胡铁生。该文基于区域性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效益差的现状,分析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指出建设发展“微课”的必要性。文中界定了微课的定义、类型、特征等,还从佛山教育资源建设的经验出发,提出了微课的开发步骤和途径。由此“微课”一词进入教育者的研究视野。从这一年开始,微课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2012年发文1篇,2013年发文23篇,到2015年发文激增至252篇。从2014年的发文数量来看,微课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由于本研究仅统计到2016年4月,但是2016年文献已高达22篇,按此趋势,极有可能超越2015年。所以,总体来看,近年来微课受到极大的关注,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二)被引量分析

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在该领域内被其他机构或研究者认可的程度,一般来说次数越多,表明该论文的影响力越大。表1是被引用量排名前十位的微课文献。

从表1可以看出,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章是《“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胡铁生,2011),这篇文章是国内第一篇有关微课的文章,被引次数高达1,373次,是一篇划时代的论文,标志着我国开始关注微课的发展。之后,大多数研究微课的学者都引用该文中有关微课的定义、特征、分类等概念,奠定了此文在微课研究领域经典文献的地位。被引次数排名第二的是《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梁乐明,等,2013),这一篇来自于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作者选取国内外三种具有影响力的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可汗学院(国外)、佛山微课(国内)、TEDEd(国外),通过内容分析法,从教学、社会、技术 3 个维度,以8 个变量、31个指标来比较分析三者的共性与特性,最后寻求建构微课的设计模式。微课最初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大多数研究仅限于阐述理念及应用前景,对于如何运用于实践研究尚少,由于该文的重心在于探讨微课的实践模式,所以赢得了研究者的关注与认可。

(三)研究类型分析

微课的研究类型包括基础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基础理论性研究主要包括微课的定义、特征、分类、理论基础、评价与反思等方面的内容,而应用性研究主要包括微课及微课平台的设计、应用、开发、推广等方面的内容。理论指导着微课的应用实践,而微课的应用实践又可以对基础性理论进行检验和发展。所以,基础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是微课研究中缺一不可的两个组成部分。

从表2可以看出,在443篇微课文献中,共有41篇属于基础理论性研究,占总数的9.26%,应用性研究有402篇,占总数的90.74%,这说明我国的微课研究具有很强的应用特性。通过研读文献可以发现,有较多一线教师参与到微课的学科应用研究,这反映出微课赢得了一线教师的喜爱。同时也可以看出,基础理论性研究略显薄弱,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重视。教育是一门理论指导实践的学科,如果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必定会给微课的深层次发展带来阻碍。微课的发展应是理论与应用实践相互统一,共同繁荣。

(四)研究内容分析

1. 各类研究内容占比分析

AECT94定义指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从胡铁生对微课的定义可以看出,微课是一种学习资源,所以根据AECT94定义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范畴和文献所涉及的微课内容,最终确定从理论综合、微课设计、微课开发、微课应用、微课评价反思五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表3是微课研究内容分类表。

根据设定的五个维度,对我国微课研究样本文献进行各类研究内容占比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我国的微课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课的应用研究,占50.79%,设计研究和开发研究较少,分别占17.38%和16.25%;理论综合研究和评价反思研究最少,两者占比之和仅为15.58%。

微课应用研究所占比例最大,说明我国的微课应用性很强,这与前面的研究类型结果也相吻合。通过文献研读,发现微课已经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领域有着不同层次的应用,尤其是在中小学应用得比较广泛。同时,微课也在语文、数学、信息技术等不同学科内有着广泛的应用。总的来说,微课应用研究数量喜人,但实证性的、有强大说服力的微课课堂应用研究还是相对匮乏。

微课的教学设计需要遵循教学原理,对教学系统内的资源和程序进行最优化的安排,是决定微课资源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如果说一节微课相当于一部电影,那么教学设计就相当于电影的剧本,剧本的水平直接影响了电影的质量。在文献调查中,有17.38%的文献是关于微课的设计的,这说明微课的设计引起了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

微课的开发研究主要包括微课资源和微课平台的开发,这一类研究占16.25%,其中微课资源开发研究较多,而微课平台开发研究较少。从技术、成本等方面来看,微课平台开发比单个微课资源开发难度要大。但是微课平台是资源库的载体,作为微课应用的外部条件,它对于建立有效获取资源的通道、提供便捷的交流渠道、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提供实时反馈与指导、建立学习跟踪数据库和开展过程性评价等方面都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微课平台的功能是影响微课应用的主要因素(胡铁生,等,2012)。

理论综合研究占研究总量的9.03%。通过研读文献,发现大部分理论综合研究主要停留在微课的定义、微课与微课程的区别、微课的特征、组成要素、分类等基础性的概念上,支撑微课的深层次理论研究相对不足。缺少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必然会阻碍微课的深度研究和推广应用。

评价反思研究所占的比例最低,仅为6.55%。由于我国的微课起步比较晚,在近年来才受到关注并有所发展,所以评价体系相对比较薄弱。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的评价指标仅仅用于微课比赛,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并且微课比赛的评价体系是否适用于对微课实际运用效果的评价,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考证。其中,有一篇硕士论文对微课的评价体系研究比较深入,作者唐泽(2013)以“李玉平的微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德尔菲问卷调查方法,构建了教师微课作品的评价体系。

2. 各类研究成果概述

从2011年获得关注开始,经过五年多的时间,微课发展速度非常快,覆盖面也非常广,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如教育学、教学设计、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了多种网络与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开发等;综合了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因此,要做到全面、准确地把握微课的研究成果,并做出定性分析,还是非常困难的。根据实际采集的文献数据,将微课设计和微课开发两个维度合并,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微课理论综合研究、微课设计与开发研究、微课推广应用研究、微课评价反思研究。

(1)微课理论综合研究

微课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微课的定义、特征、组成要素、分类、理论基础等几个方面,对于这几个方面我国学者都进行了有意义的思考和实践探索。

① 微课的定义

当前微课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有机构或研究者提出了几个颇具代表性的微课定义,如表5所示。

对比观察学者或机构从不同角度对微课所下的定义,可以总结出两点:一是胡铁生在三年时间里,从提出微课定义的1.0版本,到提出现在的3.0版本,反映出伴随着微课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开展,人们对微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二是学者或机构对微课的定义侧重点不同、描述不同,但是大部分都比较认同以下几点:微课的主要载体是视频;微课的特征是‘短小精悍,即时间短、内容精炼,主要围绕小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微课本质上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或小课程。

微课与微课程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过去一直是微课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采用万方数据知识脉冲分析工具,以“微课”和“微课程”为关键词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在2012年,以微课和微课程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数量大体相同;在2013年,微课的研究热度快速上升,微课与微课程的命中数分别为27.18和19.46;在2014年,微课的研究热度非常高,微课与微课程的命中数分别为288.89和117.29。在2015年,微课的研究热度远高于2014年,微课与微课程的命中数分别为490.73和147.47。综合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来看,可以得出两点:一是微课发展的速度很快,并逐年上升;二是微课这个关键词的使用频数高于微课程,说明学者更偏爱使用微课作为关键词进行研究。

关于微课与微课程是否为同一事物,主要分为两种立场:第一种认为微课就是微课程,二者并无本质区别,支持者包括胡铁生,认为微课在内涵上属于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或在线网络视频课程等;第二种认为微课与微课程不是同一事物,区别在于微课就是指教学资源或教学过程,并不具有课程的内涵,而微课程不仅包含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还包含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要素,也就是说微课程包含了微课。尽管两个名称都有研究者在使用,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和实践趋向于第一种立场,即认为微课与微课程为同一事物。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区分这两者在实践上意义不大,例如王竹立(2014)认为,微课定义的争论对于学术研究有必要,但是对实践意义不大,微课的重心应在于微视频的建设与应用。

② 微课资源构成

对于微课资源构成,最有代表性的阐述是胡铁生(2013)的微课“非常6+1”概念。他认为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即概念中的“1”;以微练习、微教案、微课件、微反馈、微点评、微反思为主要组成部分,即概念中的“6”,并且微练习、微教案、微课件是由教师提供静态的资源,而微反馈、微点评、微反思则是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产生动态的资源。这个有关微课资源构成的描述非常精妙,也与微课的定义相互呼应。

③ 微课理论基础

微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定义、特征、构成等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关于背后支撑其的理论基础研究相对不足。由于期刊论文中较少谈到理论基础,因此重点选取硕博士学位论文库中关于微课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支撑微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沉浸理论、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微课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其中,王婷(2014)、周新(2014)、晋明月(2014)、苏亚玲(2014)、黄孟遥(2014)等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微课的理论基础;苏亚玲(2014)、周红(2014)、周新(2014)、王婷(2014)等认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微课的理论基础。

(2)微课设计与开发研究

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包括微课资源和微课平台两个方面。近年来,众多实践者对微课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微课的资源设计与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如:黎加厚(2013)总结各地微课教学设计培训的经验,提出了微课开发的17条建议,为一线教师开发微课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梁乐明等(2013)以国内外微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构建了由前端分析、微课程要求与设计以及评价与反馈三个步骤构成的微课设计模式,该模式步骤详细、操作性强,对于微课开发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胡铁生(2012)根据佛山市建设微课的经验,总结了“合理选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撰写视频字幕→拓展其他资源”的微课开发流程,清晰明了,简单易用。在微课制作方面,内蒙古的李玉平(2012)主张微课的学习理念是“简单、快乐”,微课的主题应注重对教学中的“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的研究,简称“三小”研究,微课制作的主要工具是PPT,目的是降低微课制作的技术门槛。其代表作品有“悟本的孩子”“保护蛋宝宝”“一封求助信”等。关于微课的制作方法、步骤、作品、素材、应用等,在李玉平的博客“微课程——只为成为有想法的人”中有着详细的说明。这些内容对指导一线教师制作与应用微课有一定作用。

微课平台是微课资源的载体,对于微课资源共享、学习者交流互动、微课评价分析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的微课平台有佛山微课网、微课网、全国高校微课比赛网、江西教师论坛、中国微课网等,这些平台各有优势和劣势,但总体来说,当前的微课平台功能单一,一般只具备点播、评价、下载等基础性功能,在用户交互联系、推送资源等方面还很薄弱。可喜的是,目前已有众多技术开发人员探讨利用不同的技术完善微课平台功能,如温川雪(2014)面向智能手机与web平台提出了微课移动教学的平台设计方案;晋明月(2014)、杨华(2014)基于安卓平台开发了微课系统;王池(2014)基于ThinkPHP开发了微课竞赛系统。

(3)微课应用研究

微课是新生且有前景的事物,教育部门推广微课的活动非常多,有必要进行总结分析;微课的应用范围目前主要包括面向学生的学科应用研究和面向教师的培训应用研究。

微课大赛是推广微课效果最显著的一种活动,可以让更多人接触、熟悉、研究微课。国内有几项微课大赛对于推动微课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如表6所示。

表6 微课大赛及意义

[时间 比赛名称 意义或特征 2010年 佛山首届微课大赛 国内首个微课大赛,教师参赛热情高,收到微课作品多 2012年9月至

2013年6月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暨中国微课大赛 由教育部主办,主要面向中小学教师开展,标志着微课引起了教育管理部门的关注 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面向高校开展,标志着微课的影响由基础教育领域扩大至高等教育领域 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高校教师参赛热情高,参赛人数约18,000人,共1,400多所高校参赛。该比赛为高校教师搭起了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

除了微课大赛活动本身,还有许多关于微课大赛的研究文献也对推动微课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刘赣洪等(2014)以微课比赛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探讨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问题。魏江明等(2014)基于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作品,对微课进行综述,提出微课设计、开发的优化方法。王玉龙等(2015)基于中国微课网的微课资源,从选题与设计、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支持与互动、技术与艺术、评价与反馈五个维度对我国中小学的微课进行综述,指出发展的问题与优化的策略。

推广的目的在于应用,当前微课的学科应用较为广泛,不仅涉及基础教育领域,也涉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如卞惠石(2015)、董红波等(2014)、吴玉莲(2013)、王同聚(2014)等一批研究者围绕中小学领域开展了微课应用研究,这一类研究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研究者所在学科开展微课应用实践研究,带有强烈的学科特色,研究也很深入;张剑波等(2014)、刘桂花(2014)、张灵芝(2014)、王国光等(2014)、吴茵(2014)等一批研究者则围绕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了微课应用研究。张霞(2014)在其硕士论文中设计并开发了两门教育技术的微课程,并采用“在实体课堂中引入微课”和“在课前引入微课”两种应用模式,这些案例对于微课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周红(2014)围绕小学几何课程设计、开发了微课程,提出“课前准备→情境创设→课程播放→课堂练习→总结分析”的微课程课堂应用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反馈,得出学生对微课程很感兴趣、微课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等研究结论。

关于微课教师培训的文献,大多数都围绕微课的意义和培训策略展开。如,陈庆文等(2014)认为微课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三方面意义:一是重塑教师的专业意识,二是提高教师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整合教学与科研;提出利用微课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一是转变教学思维,二是搭建网络社群,三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李慧方等(2014)认为微课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很重要的实践价值在于转变了教师的学习方式,塑造了教师间自由对话的模式;实践的策略有开展微课培训、建设微课资源库、打造微课的学习共同体。

(4)微课评价反思研究

评价是对微课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分析,能有效地评定微课的价值和发现相关的问题,从而为微课发展建设提供依据。微课的评价反思研究包括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微课发展反思等。例如,唐泽(2013)在其硕士论文中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微课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杨满福与桑新民(2013)在MOOC浪潮下,从目标定位、创新方向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微课发展进行深度思考,提出评价体系的要点包括加快建立分门别类的评价体系、重视用户评价、注重可重用性等。于淑娟(2015)对微课的建设进行反思,指出微课发展建设的意义在于:一是微课能突破时间限制,二是微课更注重个体差异,三是微课能够促进资源的共享;同时,她也指出微课建设过程中具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对微课的认识较为片面,二是微课建设过程中人、财、物等要素不足,三是微课自身存在不足。王竹立(2012)反思微课的应用,指出当前微课发展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关于微课定义的繁琐论证,二是研究者试图用微课改变学校内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我国微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微课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微课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开发、评价三个方面。具体问题及建议如下。

(一)理论基础研究不足

微课的兴起与发展以实践为导向,理论基础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微课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关于微课的定义、特征、组成要素等基础性的概念,缺少全面、深层次的理论探讨。由于微课是新兴的事物,还没有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可以借鉴教育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的理论体系,经过实践论证不断修正原有的理论体系,形成微课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缺少功能良好的微课平台

微课平台是资源库的载体,作为微课应用的外部条件,其功能是影响微课应用的主要因素(詹春青,等,2013)。目前已有的免费微课平台就功能性而言,只具备简单的点播、评价、下载等基础性功能,社交联系、推送个性化资源、在线测试与评价等高级功能尚不完善。对于当前非常热门的移动学习,微课平台也缺少对于移动终端的支持。

微课平台的开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要打造功能良好的微课平台,需要由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统筹,拨出专项经费来支持,建立起免费共享、功能完善的微课平台。同时,从功能性角度来看,微课平台除了基础的功能以外,更要着力开发高级功能,例如提供用户间双向交流的通道、学习路径支撑、学习分析、过程性评价功能等。此外,还要重点打造微课平台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这对于开展移动学习、混合式学习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只有完善了微课平台,才能进一步为微课的共建共享、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评价机制研究薄弱

目前微课的评价机制单一,主要还是以比赛评价机制为导向,具体体现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和“中国微课大赛”制定的评价标准,这一类评价标准主要为比赛服务,是否适用于在线教育、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不同情境和不同用户,有待探讨和论证。

建立微课的评价体系,可以参考桑新民(2015)提出的评价微课的三个关键点:一是针对不同学科确立分门别类的评价指标,推动教师(跨时空)团队发展;二是加大用户(包括教师、学生、其他用户)评价的权重;三是重视可重用资源的价值导向,处理好快餐、中餐、大餐之关系。这三点在目前的评价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尤其是第二点加大用户的评价权重,用户是微课的使用者,对于微课水平的高低最有发言权。另外,还要关注网络用户的评价,网络用户基数大,而且是非面对面评价,评价比较中肯。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可利用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已有教育系统和微课平台中所存储的大量教育数据资源,包括微课视频、习题、试卷、学生的浏览记录、学习时长等,假若能广泛应用学习分析技术,将可最大限度利用这些数据资源为教学提供服务。

(四)缺少成熟的应用模式

目前微课的应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比赛,二是课外学习。关于微课如何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还有待更深入的实证研究。此外,关于微课的在线教育应用研究还比较少。

要建立起成熟的微课应用模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开展更多新型的微课教学应用实践,如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形式来开展灵活的微课教学,发挥微课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开展大量微课在线教育应用研究,微课短小精悍、结构灵活,易于通过网络传播,从而满足非正式学习和非学历教育人群的需要,更容易在在线教育领域取得成功。

从交互的角度看,当前的微课交互性仍然非常薄弱,主要体现为学生观看微课资源、作答习题等单向性、“键盘+鼠标”式的交互。随着语音技术的发展,未来微课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学习者与微课系统直接进行语音交互、语音答题、语音搜索资源等;随着各式各样传感器的发展,未来微课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感官表情交互,智能感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智能地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内容。3D打印技术、三维虚拟技术和穿戴设备的应用,也将促进微课交互功能的提升。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会为微课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提供更多元、更智能化的选择。

[参考文献]

卞惠石. 2015. 小学数学微课的应用与建设[J]. 教学与管理(5):20-22.

陈庆文,黄燕玲. 2014. 微课及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运用[J]. 教学与管理(36):145-147.

董红波,齐琪. 2014. 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中小学教育(12):51-53.

胡铁生. 2011.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10):61-65.

胡铁生,詹春青. 2012. 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2):65-69.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2013.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4):36-42.

胡铁生. 2015-04-06. 桑新民:当前微课评价应突出三个关键点.[EB/OL]. [2016-04-16]. http://blog.sina.com.cn/s /blog_73b64be60102 vc0h.html

黄孟遥. 2014.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焦建利. 2013. 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 中小学信息技术(4):13-14.

晋明月. 2014. 基于Android的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 保定:河北大学.

黎加厚. 2013.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 中小学信息技术(4):10-12.

李慧方,罗生全. 2014. 论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机理[J]. 教育理论与实践(35):27-29.

李玉平. 2012. 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11):15-19.

李玉平. 微课程——只为成为有想法的人[EB/OL]. [2016-04-16]. http://whliyuping.blog.163.com/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 2013.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1):65-73.

刘赣洪,何秋兰. 2014. 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以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J]. 上海教育科研(8):11-14.

刘桂花. 2014. 微课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成人教育(6):122-124.

苏亚玲. 2014. 基于游戏化学习的微课程设计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唐泽. 2013. 教师微课程作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王池. 2014. 基于ThinkPHP的微课教学竞赛系统设计与实现[D].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王国光,孙长远. 2014.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研究[J]. 职教论坛(27):67- 70.

王婷. 2014.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王同聚. 2014. 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微课”的制作与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6):107- 110,126.

王玉龙,陈奕如. 2015. 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内容分析研究——以中国微课网的微课资源为例[J]. 中国远程教育(4):56-62.

王竹立. 2014. 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 远程教育杂志(5):34-40.

魏江明,张学军,王梅,唐久磊. 2014. 我国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作品研究综述——基于内容分析法[J]. 中国远程教育(10):78-82.

温川雪,周洪建. 2014. 面向智能手机与Web平台的微课移动教学系统的设计[J]. 中国远程育(12):60-66.

吴茵. 2014. 微课程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吴玉莲. 2013. 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杨华. 2014. 基于Android的小学科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 保定:河北大学.

杨满福,桑新民. 2013. 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3):1-5.

于淑娟. 2015. 学校微课建设的问题与反思[J]. 教学与管理(7):32-35.

詹春青,胡铁生. 2013. 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发展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11):60-62.

詹春青,胡铁生. 2012. 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22):65-69.

张剑波,张欣杰. 2014. 高职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9-10,55.

张灵芝. 2014. 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6):70-72.

张霞. 2014. 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D]. 南宁:广西师范学院.

张一春. 2013-04-23. 微课是什么?我给出的定义[EB/OL]. [2016-04-16]. http://blog.sina.com.cn/s/ blog_8dfa9ca20101ouw0. html

郑小军. 2013-06-02. 我的微课界定(2.0)[EB/OL]. [2016-04-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a0210102e6ge.html

周红. 2014. 小学几何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D]. 保定:河北大学.

周新. 2014. 微课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开发[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2012-09-10. 关于举行第四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EB/OL].[2016-04-16]. http://www.njyz.net/s/1/t/2/42/82/inf017026.html

收稿日期:2015-05-30

定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简介:胡世清,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主任(518060)。

文春龙,硕士,深圳大学计划财务部(518060)。

责任编辑 单 玲

猜你喜欢

内容分析法微课程趋势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