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中国高铁发展全貌的恢宏之作
2016-11-10戴荣里
戴荣里
收到王雄先生的新书《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不禁被书中的丰富内容所吸引。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铁路题材的作家,我也曾写过有关高速铁路技术创新的纪实文学,但王雄先生的这部全景式展现高速铁路发展的报告文学,却给我一种全新的阅读感觉。
且不说该书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也不说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语气。单就作家对有关中国高铁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熟稔,就可以想象其对这一题材所下的苦功。尽管作家本人的成长史蕴含了中国铁路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内容,尽管从司炉到铁道部宣传部副部长再到《人民铁道》报社社长不同岗位的历练,让他对中国铁路发展有了切肤之感,尽管他是一位研究过汉水文化写过几部鸿篇巨制的资深作家,可面对宏大题材,他没有更多的沿袭惯性写作的套路,而是以理性的思考、真实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展示中国高铁发展的动人画面,作品的恢弘大气清晰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发展脉络。
精心构思,寻求厘清中国高铁发展的通道
作品的开笔就很具特点,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开启了中国高铁发展的序幕。作者精心设计的叙述格调,让这种推延有了层层递进的逻辑效果和不断深入的内容挖掘,让很容易陷入琐碎展示的文字拥有了吸引读者的力量,使繁复系统的高铁解读转变成阅读的快感。作品既洋溢着对高铁发展的整体赞美,对主要历史事件的清晰铺排,又不乏真实细节的精心体现。当我读到专家们争论的细节,犹如置身到争论现场。专家们对修建京沪高铁、轮轨技术与磁悬浮技术的激烈争论,既体现了历史的真实,又真切展示了高铁发展的曲折。当“轮轨制”坚持者沈志云挺身而出,恰遇总理提议研究“磁悬浮”方案,争论自然沉重、谨慎。作者真实记录了这次争辩过程,把专家的心理与言行刻画得十分到位、逼真、感人。京沪铁路最终选定了采用“轮轨制”,院士之争的形象书写增加了作品的现场感,通过采用两种方案的对比,“挺轮派”和“挺磁派”之争,渗透着科学之争、文化之争、经济之争。作者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一方,而是通过把两方的意见和论述真实地书写、表达,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中国高铁发展之初的意见相左的境况,对这种方案之争的最终结果没有以成败论英雄,而是把所有的参与者提升到爱国的层面、心系中国铁路发展的层面。希望国家尽快富强的心情感染着作者,作者如实写来,别有一番滋味。
作者对中国高铁发展的整个过程有着清晰的脉络把握,从京秦客运专线,到六次大提速,再到京津城际铁路,作品向读者描述了中国高铁发展的全过程。作者对六次大提速的细化描写,对高铁发展初期,从铁道部部长到基层技术人员的贡献,从客车厂推陈出新的动车制造者到高铁驾驶员充满信心地驾驭列车飞奔在高铁线上,蒙太奇般的向读者推送一个个展示高铁发展的镜头。正是凭借这种全方位的展示,解除了读者对高铁发展的诸多疑虑:中国高铁是自主创新还是盗窃别国技术?中国高铁技术性能优胜于其他国家吗?中国高铁的安全度和技术冗余量能保证旅客出行安全吗?……读过此书,您的疑虑会烟消云散。作者的宏大视野并没有拘谨于当下的中国高铁,而是转向未来中国高铁的发展,在注目世界的站位中,注目大国技术与中国市场,在市场与技术的相互较量中,重新对中国高铁创新历程进行了解读。作者对中国高铁技术形成路径的展示,真实解答了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意象问题和现实承载。谈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作者对中西高铁进行了中肯的对比性分析。中国高铁对世界经济版图的重新谋划,“丝绸之路”的魅力和“泛亚铁路”的发展,表现了作者对中国高铁发展意义的深刻思考。作者借助中国高铁走出去,对美国铁路发展史进行了梳理,从当年中国向美国输出劳工到今天输出高铁先进技术,折射出中国高铁的时代意义。在世界交通格局中的中国高铁,恰如不断挺进的新生事物,特别在经历过“7·23”动车事故之后,中国高铁开始步入更加理性、谨慎的发展期,作者如实地向读者展示着“中国速度”的成熟与中国高铁的理性发展过程。在降速中前进,安全中体现人文关怀,运营中不断完善管理手段,作者真实书写了中国高铁发展的每一段历史。作者还对高铁投资与债务、高铁运营组织和大客流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描写,对期待揭开迷雾的读者进行了整体和细节上的交代。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全面的叙述、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中国速度”的由来,在速度改变中国的同时,中国高铁不断地提升着自己。中国高铁的日渐成熟,促成了王雄这位铁路人完成了对高铁的精致书写。
整部作品的构思设置既有物理性的骨架搭砌,又有感情性的细节推动,这就让这部作品有了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双重特质。整体骨架给读者以中国高铁发展的脉络感,这种脉络对读者了解中国高铁的主要发展线条十分重要;在感情性的细节推动中,作者的叙述展示了报告文学的特质,激发读者兴趣。正是这种相得益彰的描述方式,让这部作品具备了叙述清晰、说理透彻、细节展示到位的特点。作者寻找到了厘清中国高铁发展的通道,引导读者进行了一次富有意义的参观,让读者在全面而又不乏细腻的感受中,体会到了中国高铁发展的力量。
饱含情感,深刻书写铁路人的真实感受
王雄是一位铁路作家,他对铁路怀有独特的情感。面对中国高铁这样一个宏大题材,如果缺乏大视野,缺少理性思考,叙述角度不准,很可能会让一部描写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史诗变成“失实”的记忆。作者以他作家的谨慎写作态度和多年做宣传工作的特有优势,通过大量的采访和广泛地搜集各方材料,在写作中反复打磨,妥善处理继承与创新、当下与未来、政治与经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靠事实讲故事,靠数据说实话,演绎出真实的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史,成就了一部具有时代特点、展示中国名片气质的恢弘之作。
作为铁路人,作者对中国铁路的发展自然有一种一以贯之的爱铁路的情感体验,如果仅仅以铁路人的思想定位,就会让一个作家的作品失之于偏颇和肤浅。作者没有单纯地以铁路人的姿态出现,而是以中国作家的责任感、祖国需要的视角、世界人文的情怀来感受中国铁路。这就让他的视野没有局限于铁路人的小情感,而是让他的作品有了对比、反思、升华的大格局。这样书写的好处就使他的情感表达更能适应广大读者阅读的需要,是一种经过过滤和审视的情感。以这样的心境写出的作品,犹如外表冷峻、内心火热的人所表达的情感一样,是深沉而全面的,耐读而持久的。作者对高铁票价的解读,对高铁投资的分析,对高铁指挥者的勾勒,对铁路服务的细微展示,对智能化高铁的全面介绍,都让人从语句里感受到他的饱满情感,这情感不仅仅是属于铁路人的,更是属于旅行者的。
中国铁路发展到今天,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美故事,壮美的事业需要大力歌颂、总结、推广。中国铁路期待更多的铁路文学作品展示铁路建设的伟大成就、描述铁路人的奉献精神。遗憾的是,除了一曲《天路》赢得人民传颂和喜爱之外,铁路文学作品的弱势还很明显,大气恢弘之作凤毛麟角。在《中国速度》之前,描写中国高铁的文学作品相对贫乏,有的作品尽管从不同侧面对中国高铁发展有所体现,但全面反映中国高铁发展的大体量的报告文学还很稀少。这部作品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也开启了中国铁路文学发展的新纪元。这部书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同时面向国际市场发行外文版。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高铁,让中国高铁奔向世界,这是中国铁路人的愿望,作者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一愿望。当我读到这部作品,欣喜之情是可以想见的。自此,我更期待着王雄与更多铁路作家一道,书写无愧于铁路、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的人民的时代新篇章。
理性勾勒,在平衡故事中保持一份哲人的自觉
高铁故事,无论是亲历者还是观赏者,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无论是写作者还是批评家,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缺乏宏观驾驭能力,缺少必要的剪裁与洞幽烛微之功,缺少透过高铁事件背后的反思,很难将高铁描摹全面。王雄在构思中,始终以冷峻的姿态,面对错综复杂的素材,面对非此即彼的各方评论,善于从平衡中找亮点,善于在发展中寻脉络,从对比中找感觉,让他的文字富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中国高铁,曾经被不少作家和记者书写过,要么成了事件的反复堆砌,要么成了虚泛的表扬之作,要么成了人物的标榜炫耀。王雄在整体构思时,把握一条主线,那就是中国高铁创新之路。沿着这条主线,作家如实向我们展示了各方力量的角逐、发展过程的艰难,参建者在很多细微之处的努力,廓清了一些人对高铁的误解。对中国高铁的阶段性、螺旋式发展过程,作者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梳理,尽管叙述的故事很多,由于主线清晰,给人繁而不杂之感。
作者对人物的处理比较到位。曾力主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前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在书里得以真实的还原。他在铁路大提速中的贡献,他对高铁自主发展的期待与关注,展现了一代铁路人对中国高铁的情结。作家通过描写老部长的心路历程,让读者感受到中国高铁更多的发展侧面。作者并没有通过非此即彼的武断方式评述谁好谁坏,而是用事实说话,靠数据证明,依据运营实践来佐证,这些客观而真实的叙述,从一定角度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对题材的把握体现了作家的宏观驾驭能力,对素材的剪裁能看出一个作家的写作功力。王雄先生在创作中,善于平衡和把握各类素材的运用,一方面得益于他常年的文学创作实践,另一方面在于他掌握了大量的有关中国高铁的背景材料。这里既有作者作为铁路一线员工所知晓的传统铁路知识,又有中国高铁在初涉期所进行试验的第一手材料。王雄任职郑州铁路局宣传部部长时,曾直接参与了中华之星的试验及宣传报道工作,直接感受了国产动车组试验中的艰难曲折;后来作家任职《人民铁道》报社社长,有更多的机会到高铁一线工地采访,对高铁工程建设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深入采访和资料汇聚的便利,让王雄对材料的把握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作家的创作,重在作品的品位。在把握思想脉络与技术路线的过程中,作者以他特有的政治敏感性,突出技术人员的爱国心,全面展现中国高铁整个发展过程中参建者的壮美情怀。面对舆论的忽高忽低,中国高铁发展的政策调整,以及高铁自身发展中的曲折旅途,作者没有回避矛盾,而是真实书写了这些故事。从部长到新闻发言人,从一线工人到动车组服务员,作者真实记录了中国高铁的发展之美、精神之坚、拓展之大。
善于把握素材平衡,才能让作品有主有次,富有节奏感。在对材料的取舍上,作者重笔讲述了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的争论,重点描述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诸多突破,而对一些枝节则轻轻带过。分清了主枝条,才能更好地展现次枝叶脉。这部著作有明显的层次感。作者抓住了系统性与细节刻画的统一,整体性与局部突出的统一,使得整部作品轮廓清晰、重点明显、细节突出,增强了人们对高铁的整体印象和对细部探寻的阅读需要。
作为反映中国高铁发展的扛鼎之作,这部作品对中国高铁的发展过程有了全景式展现。资料翔实、运笔新颖,从时代高度和爱国情怀入手,站位世界科技和思想高地,反映了中国人的自强不息和铁路建设者的坚韧精神,对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对中国民众廓清高铁迷雾,对铁路人坚守高铁发展信心,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为一部反映高铁发展的恢宏之作,宏大事件必然要求宏大的叙事方式,作者冷静全面的叙述让中国高铁显示了中国速度的缔造之美。但作为报告文学,作者虽然写了一些人物,但总体看来,铁路建设者的情怀还没有得到更全面、个性化的展示,这或许是这部作品的一个小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