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及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6-11-10郭志伟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病原防治黄瓜

郭志伟

【摘 要】本篇文章指出了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霜霉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黄瓜;病害;病原;防治

[Abstract]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Angle of bacterial spot and cucumber downy mildew symptom, pathogen, pathogenesis regularity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Key words]Cucumber; Disease; Pathoge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1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病原及发病规律

1.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子叶染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真叶染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色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病部质脆易穿孔,有别于霜霉病,茎、叶、柄、卷须染病,侵染点出现水浸状小点,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瓜条染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白色菌脓,受害瓜条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病菌侵入种子,致种子带菌。

1.2病原

此病属细菌性引起的病害,称丁香假单孢菌流泪致病变种,病菌生长适温24℃~28℃,最高39℃,最低4℃,48~50℃经10min致死,除侵染黄瓜外,还侵染葫芦、西葫芦、丝瓜、甜瓜、西瓜等。

1.3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种子内、外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种子带菌率2~3%,病菌由叶片或瓜条伤口,自然孔口侵入,进入胚乳组织或胚幼根的外层,造成种子内带菌,此外,采种时病瓜接触污染的种子致种子外带菌,且可在种子内存活1年,土壤中病残体上的病菌可存活3~4个月,生产上如播种带菌的种子,出苗后子叶发病,病菌在细菌间繁殖,棚室保护地黄瓜病部溢出的菌脓,借棚顶大量水珠下落,或结露及叶缘吐水滴落,飞溅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发病温限10℃~30℃,适温24℃~28℃,适宜相对湿度70%以上,塑料棚低温高湿利其发病,病斑大小与湿度相关,昼夜温差大,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田间浇水次日,叶背出现大量水浸状病斑或菌脓,有时,只要有少量菌源即可引起该病发生和流行。

2黄瓜霜霉病的症状、病原及发病规律

2.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子叶被害初,呈腿率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壮病斑,病斑逐渐扩大,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

2.2病原

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2.3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叶上越冬或越夏,靠风传播孢子囊,孢子囊在温度15℃~20℃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3%,才大量产生,且温度越高产孢越多,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持续3h以上孢子囊萌发和浸入。

3综合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选用耐病品种,如津研2号、中农5号、黑油条等;从无病瓜上留种,选用无病土育苗,与非瓜类作物或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埋。

3.2种子处理

瓜种可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h,或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h,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3.3药剂防治

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有较好的防效。对于黄瓜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剂250g/667m2熏3~4h,或可用72%杜邦克露600倍液,或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用64%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d防治1次。

猜你喜欢

病原防治黄瓜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摘黄瓜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