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菲律宾零基础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6-11-10蒙婷婷

现代交际 2016年18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教学建议

蒙婷婷

[摘要]本文分析了零基础的菲律宾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偏误,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问题, 探究了偏误出现的原因,并尝试就如何纠正相关偏误提出了教学建议。

[关键词]汉语语音 偏误分析 菲律宾学生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202-02

早在1899年菲律宾就开始了汉语教学,但是大多是在华人学校进行的针对华人及其子女的汉语教学。随着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汉语作为外语在菲律宾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主流学校加入到了开展汉语教学的行列中来,汉语教育在菲律宾主流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如今,随着孔子学院在菲律宾的成立,越来越多的主流学校与孔院合作,开设汉语课程。而笔者此次就在与红溪礼示孔子学院合作的私立学校担任汉语老师。该学校成立二十余年,主要招收小学生和中学生,而且98%是本土学生,使用教材是孔子学院赠予的《快乐汉语》,但开设汉语课程仅有两年,学生汉语水平仅处于初级阶段,有些学生属于零起点。

本文基于笔者在菲律宾私立学校的教学实践,以母语为菲律宾语的零起点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笔者在语音教学中所遇到语音偏误进行考察和分析,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和教学对策。

虽然菲律宾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是它也拥有自己的语言——他加禄语,也就是菲律宾语。菲律宾语是由二十个基本字母组成的,分别是A、B、K、D、E、G、H、I、L、M、N、NG、O、P、R、S、T、U、W、Y。辅音十五个,分别是:b[p]、k[k‘]、d[t]、g[k]、h[h]、l[l]、m[m]、n[n]、ng[?]、p[p‘]、r[?]、s[s]、t[t‘]、w[w]、y[j]。在汉语中,辅音共有二十二个,其中可以做声母的有二十一个,b[p]、p[p‘]、m[m]、f[f]、d[t]、t[t‘]、n[n]、l[l]、g[k]、k[k‘]、h[x]、j[t?]、q[t??]、x[?]、zh[t?]、ch[t?]、sh[??]、r[?]、z[ts]、c[ts‘]、s[s]。

一、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下列声母时易发生偏误

1.送气音偏误为不送气音。送气音是菲律宾学生的发音难点,他们常用不送气音代替送气音,把“qī”读成“jī”,“búkèqi”读成“búgèqi”,“pútáo”读成“búdáo”,“tùzi”读成“dùzi”。这是因为菲律宾语中没有送气音,母语的发音习惯的干扰太强,造成学发送气音的困难,即使在英语发音中他们也会把“tone[toun]”发成“tone[doun]”。因此在教学 b-p、d-t、g-k、j-q、z-c、zh-ch时,教师可先示范发音若干次,让学生听清楚,同时伴以演示:把一张纸放在嘴的前面,第一次发不送气音,纸不会剧烈振动,第二次发送气音,纸会因为气流而动起来。然后让学生自己把手或纸放在嘴前试试,感受气流的强弱变化,体会两者发音的区别。

2.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混淆。这是因为菲律宾语中没有平翘舌的对立。除了易混淆z、zh与c、ch的不送气音和送气音之外,学生时常找不准z-zh与c-ch的发音部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分不清z-zh与c-ch。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展示、解释发音部位和方法,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发音时舌位运动变化图。或者请一个同学发音,对比听老师发音,听区别在哪,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再练习。接着,运用不同的词组练习,加强巩固学生发音,例如zi lian-zhi lian、ci wei-chi wei等,目的在于让学生听辨学习,掌握平翘舌音的发音方法。

(二)学习中易受母语或第二母语负迁移影响的韵母

在学习韵母过程中,由于韵母ui、iu、un书写时省略了中介音,学生发音时需要提示,偏误多发生在单韵母“e”,撮口呼韵母,前后鼻音。

1.因为菲语中没有e[?],但受英语中e[e]发音习惯的影响,他们就把汉语的e[?]发成了e[?]或e[e],于是本该是舌面后半高的不圆唇元音就偏误成了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如ge[k?]—[k?/ke]。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先教学生韵母o,因为o是与e相对的圆唇元音,发音部位相同,易被掌握,在学习掌握o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舌位保持不变,然后双唇向两边展开,变成“一”字,也可适当夸张这一动作,强化双唇向两边展开的口型,效果比较明显。单韵母“e”发生偏误主要还是由于受到英语中e[?]或e[e]的影响,因此只需要在练习过程中多纠正,学生便可以很好地掌握。

2.撮口呼韵母里的“ü”经常被菲律宾学生误读成“u”。在菲律宾语、英语中都没有“ü”这个舌面前高圆唇元音,但是有元音u[u],所以菲律宾学生在发“ü”时,舌位没有前移就发成了“u”。这一偏误并不难纠正,强调“ü”的圆唇,强调发音位置靠前,是最关键的两点,示范时应着重突出此二项特征,并强调发音时嘴唇的紧张感,唇型不能太松弛,要有一定力量。在练习时,可以先示范发“i”,然后撮口,圆唇,带出“ü”。一部分学生的问题在于:虽然发音时正确,但是舌位不能保持,很快被改变,因此整个发音走形,对这部分学生,要特别强调保持舌位不变;另一种方法可以通过类似歌唱演员吊嗓子的练习来巩固这一发音方法,将发音夸张、延长。此外,偏误出现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当“ü”行韵母与声母 j、q、x相拼时,ü上的两点省写,如ju、qu、xu。很多学习者在见到这几个音的时候易将“ü”读成“u”的音,这与学生不熟悉汉语拼音规则有关。这样的音就需要教师给出大量词组,例如ji ju、nan du、chi xu等,训练学生的反应力,巩固练习,以加强记忆。

3.前鼻音in、en与后鼻音ing、eng是菲律宾学生学习发声和听辨时的一个难点。菲语中有-ny和-ng的鼻辅音音位,两者和拼音中ng类似,发音时舌面后部抵住软腭,延长发音使气流从鼻腔中发出。但菲语中没有前鼻音的概念,对于-n的发音往往容易误读为-ng,造成偏误。但也并非所有的前后鼻韵母无法分辨,an-ang就是例外。因此,在教授学生时首先要讲清两者的发音差别:前鼻韵母阻碍部位靠前,发音时使舌尖靠近上齿龈,使其阻碍气流,同时,开口不能太大以免气流进入后鼻腔;而后鼻韵母是舌根上抬和软腭形成阻碍,开口度较大。在给学生演示时,要将开口度的差别夸张地演示出来,注意要学生感受发前鼻音时鼻腔没有震动,发后鼻音时鼻腔的震动,并可以将几组前后鼻韵母分组对比教学,对比出区别。

(三)声调是汉语语音的一大特征,也是菲律宾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

无论是菲律宾语还是英语,都属于无声调语言,词语的不同声调不会造成歧义,这就使学生学习短语或句子时容易忽略声调的概念。

1.菲律宾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对调值把握不准确,阴平“55”往往达不到调值,偏误为33或者44。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用句子练习,例如“今天星期一”“今天星期三”,练习之前提醒学生调子保持平稳,并适当提高调值。

2.上声时常降得不够,或者没有降调就直接升调,时常出现“wǒ(我)”读成“wò”。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运用手势法,向学生示意声调趋势。在声调教学初期,可以用夸张的手势表示声调的音高变化,给学生视觉感官的印象,让其跟随手势时读出声调。同时,时常给学生播放句子、诗歌的音频,让学生感受抑扬顿挫的韵律美,提升学习声调的兴趣,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二、偏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一)偏误产生的原因

1.母语负迁移。对于初学者来说,第二语言的学习往往是建立在学习者的母语基础上,学习者潜移默化地用母语的语音规律代替目的语的语音规律。在菲律宾,官方语言是英语,国内通用语是菲律宾语,很多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是双语教育,可以说,英语是菲律宾人的第二母语。因此,菲律宾的汉语学习者受到的是两种语言的共同影响。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音时会把“in”读成“ing”,“en”读成“eng”,主要受菲律宾语中-ny和-ng影响。

2.目的语的负迁移。当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目的语知识时,会用类推的方法不恰当地套用在新出现的目的语语言现象上,造成偏误。例如,当“ü”遇到“j、q、x”时,要省略两点,变成“u”,但发音仍读“ü”,而学习者常把这些音节直接发成“j+u”,造成偏误。再比如在学习变调时,两个上声相遇,比如“wǔ dǎo”,应把第一个上声变调成半上声,但很多学习者仍是忘记变调,依旧发成上声。

3.教师的影响。除了受母语和目的语的影响,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对学习者也有很大影响。教师不够规范的示范和引导,教学步骤的编排不当,对偏误发现和纠正得不及时,教学活动的单一枯燥,都会使得学习者的目的语学习受到影响。

4.学习者个人因素。学习者作为语言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是否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参加练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对他们能否很好地掌握汉语语音有重大影响。菲律宾学生天性活泼开朗,热爱参加活动,但是缺乏课堂纪律意识,学习的自觉性不够,课后很少复习功课,导致在偏误纠正之后,还会重复出现。

(二)解决策略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充分了解菲律宾学生的母语特点,能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偏误及原因所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主动权,从一开始就强调正确的发音,借助语音教学技巧和方法,从而有效地让学习者模仿、记忆,克服语音学习的偏误。作为教师应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巧。在语音教学中,应避免单一重复的操练。可以采用先集体练习,然后小组操练,最后比赛的形式,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习者积极性。课堂活动的设计尽量照顾多数学习者。由于笔者所教的班级人数较少,时间上可以允许每个学生都参与发音练习,鼓励他们大胆发音,让发音较好的同学为大家演示发音,提升自信心;在发现偏误时,及时纠正,但对于出现偏误较多的学生,为了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笔者也没有一味地纠正。

三、总结

不管是语音的学习还是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受本身母语和英语的影响,菲律宾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发生的偏误不是一时便能纠正过来的,这需要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强化,巩固,以便不那么“洋腔洋调”。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学中文歌、练太极拳、编中国结等)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多说汉语,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让学生爱上中国文化,爱上汉语,化兴趣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意识到语音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匡腊英.菲律宾华裔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语文学刊,2008(19).

[2]和牧川.菲律宾布拉卡大学零基础学生汉语语音习得偏误分析及对策[D].西北大学,2014.

[3]何文清.菲律宾汉语初级阶段的学生声韵母偏误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教学建议
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从话题一焦点结构审视连动式中的偏误问题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