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谑的咏叹

2016-11-10张金洋

艺术评论 2016年9期
关键词:舞团咏叹调现代舞

张金洋

咏叹调诞生于 17世纪末人们对歌剧宣叙调平淡无奇的不满,因而更加富于抒情性和歌唱性,并有固定的曲式和讲究的伴奏。而来自意大利的艾斯普瑞蔓蒂舞蹈团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歌剧蹦跳碰》,似乎也要与前人的传统形成对比——在用现代舞者的身体来表现咏叹调名曲时,他们既不拘泥于传统编舞技法中利用声部和主副调的切分方式,也不制造暗喻的符号或哲理,更不追求动作的变幻或逻辑,由此与其他的当代舞团拉开距离。

创团舞蹈家费得利卡 ·加林贝蒂、马蒂亚 ·维吉利斯和弗朗西斯 ·迪·卢齐奥三人的性格与风格迥异,但在作品中却浑然一体,因而可将多首咏叹调的绝唱化成这部肢体的盛宴,并将幽默、搞怪等多种元素全部融入整部作品。

舞蹈从一段流畅的地面动作开始,而在逐渐亮起的纱幕后,八位舞者站成一排,造型各异,诙谐轻松,仿佛即将参加一场派对。整个舞台以白色为基调,干净而纯粹,像是打开了一章乐谱,而各色的舞者服装则像是将跳动的音符装饰得生趣盎然。纱幕让舞台有了层次,也是对旋律的切分;用两到三组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主调与副调,应该是最易产生效果的方法之一,而合着花腔女高音的那段双人舞抛开唱词的内容,仅根据旋律的走向和音色的质感来解构和重构身体,则让那对小个子“夫妇”令人忍俊不止。

接下来那段迅疾的肢体链接算是高潮:舞者们跑着、跳着、碰着、撞着,单、双、三、群舞,错落有致,变幻无穷,直到结尾,才以合家欢似的游戏定格,将所有演员的童心与谐趣再次凸显,令观众叹为观止。总体而言,整部作品在幽默与诙谐中透露出意大利人特有的浪漫情怀,就连最后的谢幕也是在舞者们接二连三的“打情骂俏”中完成的,而这种设定既在意料之中,也是恰如其分的。

舞蹈与歌剧间的情愫早在几百年前的意大利就已有之,但早于歌剧出现的芭蕾却在 17世纪沦为歌剧的附庸,直到 20世纪的“现当代”时期,才能与歌剧频频碰撞并反客为主:从乔治 ·巴兰钦、玛丽 ·魏格曼到皮娜 ·鲍希和莎莎 ·华尔兹,对歌剧都有些许钟爱,但直到鲍希编导的舞蹈剧场《伊菲革涅亚》,才将全体歌剧演员变成了舞者的伴唱。而在此刻,这个意大利舞团的演出则在坐拥其深厚传统的同时,又进行了一次戏谑的探索,尤其是那位街舞出身的编导家,将其特殊的身体质感和技术有机地融入了古典歌剧和现代舞中,因此,既反对了古典主义的唯美,也挑战了现代主义的压抑,并让当下的观众深感合情合理与痛快淋漓。

猜你喜欢

舞团咏叹调现代舞
历史尘埃:回溯中国现代舞的早期发展
黑人舞者自爆被化妆成“白天鹅”
情报站
功 夫
亨德尔《弥赛亚》中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
现代舞创编性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世界最“老”舞团:成员平均年龄达81岁
清唱剧《以利亚》中两首男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
展望西方现代舞在中国发展的前景
音乐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