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前“预学单”的设计与运用
2016-11-10尤漫红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福建永春362609
尤漫红(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福建永春362609)
小学数学课前“预学单”的设计与运用
尤漫红
(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福建永春36260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好课前“预学单”。要基于“基础知识”,设计尝试性“预学单”;基于“基本技能”,设计操作性“预学单”;基于“基本思想”,设计探究性“预学单”;基于“基本活动经验”,设计实践性“预学单”。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前预学。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预学单
课前“预学单”指为学生设计的引导他们在课前对学习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及尝试性学习的“学习单”,其目的是为他们在课堂上的高效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基于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基”目标为学生设计课前预学单,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前预学。
一、基于“基础知识”,设计尝试性“预学单”
对于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能有所感知。对于这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可以通过尝试性“预学单”引导他们尝试先学。因此,教师要善于基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为他们设计尝试性“预学单”。
(一)基于生活经验,设计尝试性“预学单”
数学与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他们设计尝试性“预学单”。
例如,“年、月、日”一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学生对“年、月、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因此,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尝试性“预学单”。
通过这一张尝试性“预学单”,就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进行尝试性先学,并且,教师根据学生的先学情况能够有效地把握他们的学习起点,从而为高效的课堂教学选择切入点。
(二)基于认知起点,设计尝试性“预学单”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很多数学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演变而来的。根据数学知识的这一特点,教师要善于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为他们设计尝试性“预学单”。
例如,在教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一课时,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尝试性“预学单”。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认知基础是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以上预学单中,设计的内容一是为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二是为他们创设认知冲突,引导他们尝试性地去想让“10-2×3”先算减法,再算乘法的方法。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性先学,为他们在课堂上的探究打下基础。
二、基于“基本技能”,设计操作性“预学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本数学技能是学生进行后续数学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培养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切入点。因此,教师要善于基于数学基本技能为学生设计操作性“预学单”。
(一)基于学习兴趣,设计操作性“预学单”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化的数学学习。课前预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也要强调趣味性。这样,学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数学学习的良好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数学技能。
例如,“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针对这一条数学技能目标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以下操作性“预学单”。
以上预学单是很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也很乐意完成这一些预学任务。在完成预学任务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初步感知,并且能够在折纸飞机的过程中对一个图形对称轴的折法进行先学。这样就为他们在课堂上对轴对称图形这一数学概念的学习及画对称轴的方法打下基础。
(二)基于学习关键点,设计操作性“预学单”
小学生在数学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关键之处。如果学习关键处突破了,那么他们就能够高效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基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处为他们设计操作性“预学单”。
例如,“角的度量”一课教学的技能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在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区分好量角器的内外刻度。基于这一教学关键,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以下操作性“预学单”。
这一张操作性“预学单”让学生在课前思考应该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并且让他们设计测量角的工具。这样,他们就会开动自己的脑筋去设计这个测量工具。在这一张预学单的引导下,学生设计出了他们的“量角器”,很多学生的量角器只有一圈的刻度,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刻度只有一圈测量角就不方便,因此会想到对自己的“量角器”进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于量角器刻度的内圈和外圈就会进行区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基于“基本思想”,设计探究性“预学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基于“基本数学思想”为学生设计探究性“预学单”,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数学探究对数学思想进行感悟。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要让学生体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思想方法。因此,针对这一堂课的数学转化思想,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以下探究性“预学单”。
在这一张预学单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前通过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且,他们发现剪拼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为他们在课堂上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探索打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转化的数学思想有了有效的感悟。
四、基于“基本活动经验”,设计实践性“预学单”
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基本活动经验”这一目标为学生设计实践性“预学单”。
例如,“认识更大的数”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丰富学生对“亿”的感性认识。对于“亿”这个概念虽然在生活中学生听说过,但是,却离他们很遥远。“数是数出来的”,培养学生数感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他们数数。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性“预学单”。
学生在这一张预学单的引导下开展了数纸的实践活动,通过数和量他们知道了100张打印纸叠在一起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推算,1亿张打印纸叠在一起就是10000米,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要高。这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亿”的概念就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亿”是一个很大的数。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预学单”引导学生进行预学能够有效地突显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基于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四基”设计的预学单能够给他们以更多自主探究、数学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1]徐速.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余文森.先学后教:中国本土的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5(2).
[3]刘畅.学生自己学习探析[J].教育研究,2014(7).
(责任编辑:陈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