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和代谢特点
2016-11-10贺毅
贺 毅
(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
不同体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和代谢特点
贺 毅
(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
目的 探讨不同体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和代谢特点,给予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体重指数,将其分为超重组与正常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催乳素、睾酮等内分泌情况。结果 超重组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等内分泌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有显著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情况,肥胖以及胰岛素代谢异常以及较高的睾酮水平同患者的疾病症状存在有明显的相关性。
超重;正常体重;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代谢特点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多发于育龄期妇女的代谢类病症,其临床表现一般为月经量少、闭经、不孕、肥胖以及内分泌紊乱等[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体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和代谢特点,从而为相关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以必要的参考,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患者体内较高的胰岛素血症以及高雄性激素水平可能是造成患者并发的主要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体重指数,将其分为超重组(BMI≥25kg/m2)与正常组(BMI<25kg/m2),各4 2例。其中超重组年龄2 2~3 8岁,平均年龄(26.35±2.48)岁。正常组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6.25±2.4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卵巢与肾上腺肿瘤、子宫肌瘤等相关内分泌病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于患者月经来潮前5天之内进行空腹采静脉血,对患者的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催乳素、睾酮等内分泌指标以及血糖进行测定,行常规葡萄糖耐量测试。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卵泡刺激素与催乳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内分泌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内分泌情况对比(±s)
?
3 讨 论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致病因素十分多样,是一种具有多类临床表现的内分泌代谢异常综合征,较多发于育龄期妇女,一般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月经量少、闭经、多毛、不孕、肥胖以及内分泌紊乱等。有相关研究表明,高胰岛素血症以及较高的雄激素水平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且同步影响了疾病的进展,因此胰岛素抵抗现已成为了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发的主要因素[2]。
有研究证实,绝大部分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通常为肥胖体质,且较多集中体现为内脏型肥胖,患者的稳态模型指数显著升高,这也就表明患者的肥胖性与胰岛素抵抗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肥胖患者体内当中脂解酶敏感性升高,可以使得身体当中堆积的脂肪被调动起来,进而释放脂肪酸,促成甘油三酯的大量合成,致使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在本次研究中超重组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显著低于正常组患者(P<0.05),这可能同肥胖患者的脂肪因子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相关。这同大部分的研究结果相近[3]。高雄性激素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同时还有研究指出胰岛素水平较高的患者其雄性激素明显大于胰岛素水平较低的患者,就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很有可能和胰岛素对雄性激素的刺激性合成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胰岛素作为促性腺激素的协同因子能够刺激卵泡膜细胞从而生成雄性激素,并且还可借助于增大细胞的色素活性来加速雄性激素的生成。此外还有相关的研究人员认为,较高的雄性激素水平同时也是除了肥胖以及胰岛素水平较高所单独存在的一种危险因素[4-5]。对此患者应当除了在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外,还应当开展适当的运动减肥以及调整饮食结构,来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将低各类并发症状的出现。
综上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有显著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情况,肥胖以及胰岛素代谢异常以及较高的睾酮水平同患者的疾病症状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密切做好对患者的血脂监测、降低体重质量,为患者制定出合理化的日常饮食方案能够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预防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并为该类病症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1]彭 丽.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85-86.
[2]刘 苑,冯玉昆.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23(1):70-72.
[3]卢翠云,卢孔月.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和代谢指标同体重相关性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9(11):115.
[4]张 雪.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特征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4):84-86.
[5]陶 弢,刘 伟,赵爱民,李圣贤,郑 俊.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特点及风险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3):200-205.
本文编辑:孙春宇
R714.256
B
ISSN.2095-8803.2016.14.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