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自由写作模式的行动研究

2016-11-10杨淑芳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词汇笔者英语

杨淑芳

(湖北警官学院国际警务系,湖北武汉430034)

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自由写作模式的行动研究

杨淑芳

(湖北警官学院国际警务系,湖北武汉430034)

本文是针对利用自由写作巩固《综合教程》课程词汇进行的持续三个学期的行动研究项目报告。报告基于“可理解输出”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过程写作法,探索了从课程文本词汇入手,通过构建情景展开自由写作教学实践及其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成长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自己教授的公安院校英语专业2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全程参与并记录教学实施过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开展自由写作进而巩固课堂词汇的教学实践,学生在综合英语课程词汇记忆和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方面发生了变化,学习兴趣增长明显。

英语词汇;自由写作;行动研究;可理解输出;社会建构主义

一、前言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中存在理论脱离实际以及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有效性关注较少等问题,对于外语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已经成为目前首选的研究方法之一。20世纪4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勒温(Lewin)首先提出了“行动研究”这一概念。该方法被介绍到中国已有多年,但是进入我国的高校外语教育研究领域的时间并不长。通过初步的文献搜索,研究者发现,2003年以前,国内在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中,行动研究是熟悉比例最低的研究方法[1]。近年来真正开展行动研究的寥寥无几,还有些教师进行了行动研究,但并没有形成文字材料,因此他们的经验也很难传播[2]。研究者对2000年—2104年5月主要学术期刊的文献做了检索,发现与行动研究和英语自由写作相关的文章不到30篇,其中进行的行动研究主要涉及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与思辨能力培养;国外行动研究趋势及对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启示;国内外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我国的英语写作语料库建设及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研究和教学研究;另有部分研究者着眼于大学英语自由写作训练的网络模式研究等方面;部分研究者对整体语言教学观下实施“以写促说”的模式展开了行动研究。

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是一种教师探究自己教学情境的方法,它具有对教师和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性、批判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通过行动研究,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察、思考,发现可改进之处,有意识地对其加以干预,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需要有理论、有实践、有反思、有行动。教学中的行动研究具有以下特征[3]:1)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目的是使自己的实践产生不断地变化与进步;2)行动研究具有规模小、情境性强等特点,解决的是源于特定情境、特定课堂和特定学校的教学问题;3)行动研究参与性强,研究参与者应该共同合作,解决特定的迫切问题;4)与“直觉”教学不同的是,行动研究需要系统地收集数据;5)行动研究讲求民主原则,研究参与者(不管是教师、合作者还是学生)改变课程实践的权力。

在本研究过程中,基于教学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和对《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的兴趣,笔者从对教材的把握、教学态度、教学理念等方面入手,使用了行动研究法对自己教授的《综合英语》课程进行观察、反思并针对改进学生的词汇学习方法和写作能力作出努力。该研究从2013年9月到2014年12月持续了三个学期,本文是笔者对该行动研究过程的报告。

二、研究对象及理论基础

(一)研究对象

笔者所教授的对象是湖北警官学院英语(国际警务方向)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共27人。他们的英语入学成绩相差不明显。除在高年级开设国际警务、涉外案件处置、国际法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外,他们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都严格按照英语专业的标准实施。所用教材是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系列之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第一到第四册。《综合英语》课程每周4课时(第一学期因军训安排,周课时为6课时)。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该专业学生的词汇量做出了细致明确的要求: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四级水平)要求学生认知词汇5500-6500个,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综合英语》课程作为该专业低年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技能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4]。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综合英语》课程就是拓展和积累专业词汇的一门最主要的课程。

而笔者在《综合英语》的实际教学观察中发现,该专业学生的词汇量距离大纲要求相去甚远,绝大部分学生在日常口语和写作中使用的都是四级水平以下的有限词汇。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检查,笔者发现,学生缺乏对词汇本身规律和学习策略的掌握,很少把词汇学习融入语言环境、文化环境之内,缺乏对语言的深刻感知能力的培养,中式思维和表达比较明显,课堂新学词汇的运用率并不高。究其原因,还是对新学词汇把握不准,练习太少,缺乏理解性输入,更谈不上理解性输出了。要将新学词汇真正内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积极词汇,教师必须把词汇学的相关知识融入到词汇教学中去,以提高其词汇记忆和实际运用效率。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学生就不可能进行听、说、读、写的学习和训练,更谈不上语言的综合运用了。

(二)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是Swain提出的词汇可理解输出假说。她认为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他们流利准确地使用该语言。学习者在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时,会扩展中介语来满足交际需要;扩展的途径主要是利用自己内化的知识寻找语言不足的线索。Swain[5]认为只凭语言形式的输入还不能使语言学习者准确又流利地使用语言;学习者只有有意识地关注语言形式并产生可理解输出,才能主动分析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形式,输出修正后的信息,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得体性。词汇是语言知识构成的最基本要素,是语言可理解输出的基本单位之一。词汇是言语产出的动力[6]。词汇的认识、学习到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记忆过程,这一过程使得学习者能够在以获得知识和特殊记忆技能的活动中扩展工作记忆的能力。

同时,本研究采取的自由写作教学方法受到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过程写作法的启发。“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虽然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且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但这种建构也不是随意的任意建构,而是需要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并且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只有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来参与某一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内化有关的知识。所谓学习共同体,就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专家、教师、辅导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知识建构的过程,不仅需要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更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7]。

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写作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之一是“过程写作法”。过程写作法认为,写作是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写作者通过写作过程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交互活动,提高其认知能力、交互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8]。笔者在本行动研究中运用了组建学习共同体、采用鼓励学生创作等方法,目的在于将关注重点放在写作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表达而不是单纯的语法正确性;注重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能动性,学生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加深了解自己的心理认知过程,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行动和研究过程

本研究参考了施良方提出的五步循环模式[9]并引用王艳艳,王勇[10]制定的行动研究循环模式,制定了“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自由写作模式的行动研究循环模式”(图一)。这种循环模式注重通过教学观察,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由此设立假设、制定行动方案、在教学中实施行动方案并评估、反思教学这一改革方案的成效。这是一个开放的模式,行动研究的四个主要步骤(订立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反思)在整个课程改革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旨在解决词汇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不断提高《综合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图1 本研究的行动研究循环模式

(一)行动研究第一阶段

1.问题分析及初步观察

本行动研究采用了课堂观察、访谈等方式搜集和发现学生在《综合英语》课程的词汇学习、识记和运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开展研究。访谈调查的重点包括:学生对于综合英语词汇学习的感受;学生是否接受利用自由写作巩固词汇学习的方法;学生是否觉得自由写作将有利于自己的词汇学习。根据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笔者在征集其他同类型课程教师的想法和意见后,将发现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观课时发现师生互动有限,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部分学生心不在焉;

(2)“综合课程每一课的生词都太多,很难记,忘得也快”——摘自部分学生的访谈记录;

(3)“每次的单词听写让我非常紧张,有些明明背了的单词听写时就是写不出来”——摘自部分学生的访谈记录;

(4)“我非常害怕综合英语期末考试,一考定生死的感觉很不好!”——摘自部分学生的访谈记录。

以上问题是调查中学生反应比较普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四个假设:

假设一: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消极;

假设二:学生词汇学习、识记方法不当,缺乏实际应用;

假设三:课程词汇习得的测试方法使学生产生了过度焦虑;

假设四:综合英语课程期末考试采用的是一次性标准测验评价方式。

同时研究者根据假设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如改进教学活动、加强新学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改善词汇测试方法以及改进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等。

2.行动研究设计与实施

笔者在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设计中受到了王初明教授设计的写长法教学改革的启示。写长法主张让学生放开写,不限字数,越长越好,以量促质;少讲作文法,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悟出写法,通过写长开阔思路,释放创新潜力,增强学生学外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才规范语言的使用[11]。据此,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开展自由写作,但是笔者的自由写作教学方法与写长法的要求又有所不同。笔者对学生写作的字数、主题、体裁都不做要求,只要求把综合英语课文中某单元的生词尽量正确运用到习作中即可。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和有意识的干预。

(1)改进教学活动,增加课堂师生沟通的机会,创造和利用更多的时间、空间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课堂上加强师生沟通,笔者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将新词汇融入其中进行教学。利用各种现代交流方式,建立了QQ群和微信群,专门与学生用英语进行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交流,利用各种机会更好地了解学生,从更多渠道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加强新学词汇的理解和运用。除去熟悉综合教程课文外,鼓励学生多开展课外阅读、多接触地道的视听资料。鼓励学生多渠道、多方面涉猎感兴趣的课外资料。笔者为学生还提供了大量诸如《China Daily》、《英语学习》、《21th Century》等英语报刊、杂志,推荐了VOA、BBC等英语视听网站并鼓励他们从影视剧作品、文学作品中获取写作灵感,大胆引用改编,将所学词汇融入到作文中。

(3)改善词汇测试方法,努力做到认知和情感结合,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在教学中笔者不再只重视词汇的独立认知而是更多的注意他们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状况,即不再以单词听写成绩作为学生词汇习得的考评依据而是在习作中进行考察。

(4)改进学生学业评价,鼓励过程性评价方式,采用目标管理的办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标,分阶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在最终成绩的中比重由80%下降到60%,其他成绩由历次课堂报告、课堂发言、课后作文等组成,考试内容不拘泥于字词的解释而是侧重对语言的整体把握和词汇运用并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实时监控。

3.观察与反思

行动研究中,反思与行动之间的阶段是不可分割的,反思就是在行动中发生的[12]。笔者在每次课后以日记形式写下自己的教学感受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将学生的历次作文和单词听写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详细记载和归档;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效果和单词运用效果进行自评和反馈,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经过第一阶段的教学调整,学生在综合英语课程的课堂上的表现情况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

(1)师生、生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与笔者在教学中沟通更流畅了。在与学生课下多次沟通、谈心后,学生更加了解笔者在教学环节中的目的和用心,笔者也更多地了解了学生的困难和问题,这样在教学中师生就配合得更好。布置的课后写作任务大部分同学完成较好。“以前觉得《综合英语》最难了,上课很压抑。现在觉得这门课迫使我大量阅读、大量写作,课堂上大家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气氛活跃,这是给我最多收获的一门课。”这个发现验证了第一个假设,即“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消极”。

(2)词汇学习和运用能力增强。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课后机械性背记单词,真正在日常口语和写作中很少运用新学词汇。在每次的课前报告和佳作赏析中,可以明显发现他们在新学词汇的运用上有了很大进步。许多学生很灵活地将刚学的词汇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并且运用准确生动,有时其他同学还忍不住为他们的精彩表现喝彩。有学生在反馈中表示“刚开始时觉得这种用课堂词汇自由写作的方法太难了,真让人绞尽脑汁,但是现在我觉得这真是个不错的办法,我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些词了。”督促学生积极运用新学词汇取得的成果是对假设二的很好证明。

(3)写作积极性和写作能力大幅提高。部分学生在自我反思中表示,以前已经习惯了以往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那种限定字数、三段式十二句的八股文作文模式。新的写作方式使学生的作文选题自由、体裁多样,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现在我觉得用英语写作文不如以前那么难了!”

经过对教学进行干预,利用自由写作教学巩固《综合英语》课程词汇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笔者最初在学生习作的改错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在前两次的学生习作中,笔者有错必改,往往一篇文章看下来,满篇都是红笔划出的各种错误或不当之处,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笔者的负担,也使学生在写作中有些谨小慎微,过于在意语法的正确性,影响了自由写作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部分学生表示“为了少犯错,我宁愿保守点,采用传统的三段式和套用句型写作。”

(2)笔者设计的学生习作范文演示分析、同级评改、教师评价、自我反思等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部分学生在习作讲评、同级评改阶段表现得畏畏缩缩,“我觉得自己写得就很差了,哪敢去评价别人的作品啊?”、“我觉得别人的作文中有些问题,但是自己也不太肯定,而且当面指出来有损他们的自尊吧?”

(3)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学生在运用新学词汇创作时仍然存在中式英语的思维和表达,而在反思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根源所在,在跨文化意识和表达灵活性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二)行动研究第二阶段

1.第二阶段改进方案

依据改革进程中教师的反思,笔者在原有基础上对新方案的实施进行了修改:

(1)改进学生习作的评阅方式。考虑到学生习作的数量和教师时间的有限性,为了提高批改英语作文的工作效率,笔者鼓励学生将习作以电子版形式上交,笔者运用句酷批改网提供的作文批改软件进行初步作文评改。此后笔者在初步修改后的文章中挑选一部分学生习作进行评阅,然后以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使大多数学生受益;此外,在评语中对语言少做批评性评判,多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语言表达自我。

(2)鼓励学生间的作文互评互改。在初稿之后让学生对其他人的作品进行同级评改可以创造更为积极有效的课堂氛围。为了让同级评改更加客观公正,笔者隐去了习作上作者的姓名。由于这种互动是建立在平等的关系之上的,所以有助于减少学生在交流时的焦虑情绪;学生通过阅读他人的文章也可以发现新的思路和信息,见识更多的写作方法;同级评改过程中,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语言在影响着他人时,他们就会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作为作者和读者的角色。在学习评改自己和他人的作文的同时,学生们也就主动地参与了学习过程。

(3)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教学。语言和文化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互为目的和手段,文化原则是外语词汇教学所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也是词汇教学的最佳途径之一。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从中英民族在思维方式、历史原因、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逐步改善学生在写作中只凭单词的字面中文意思而生搬硬造的问题。

2.观察与反思

采取新的措施后,特别是在行动研究的第二学期开始,课堂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积极正面、师生互动更加和谐多样。课前报告和习作示范的点评中许多学生能准确指出涉及课文新学的词汇及运用是否恰当。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扩展明显。许多同学很灵活地运用了最近看过的影视剧作品、书籍中的故事内容,将新学词汇融入其中,比如有位同学将《综合教程》第二册第2、5、7单元三篇课文的生词运用到了他的习作“The Sacrifice of Suspect X”一文中。该故事灵感源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在该同学的改编下,故事分为八个小节,情节曲折紧凑、过渡自然、生词运用巧妙,在同级点评中获得大家的一致赞扬。除却个别过长的粘连句外,对于一个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来说,这篇文章堪称一部优秀的微型小说。

同时,笔者发现由于课外阅读量拓展很大,上课时学生对综合教程课文的预习不如以前那样仔细,甚至有学生在反馈中提出“课文内容太枯燥,信息量太小了”、“课堂趣味性有待提高”。到底如何既把一篇课文中的词汇讲透、讲精彩,又要激发学生自由写作的创作兴趣并切实提高学生英语运用水平,使二者兼得平衡,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待于笔者在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四、总结

本研究在综合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自由写作的教学方法,验证了提出的四个假设,是将“可理解输出”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过程写作法相结合,是引导学习者通过构建情景内化知识的尝试。行动研究结果表明,让学生在输出过程中强化词汇理解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通过英语写作能够有效促进课程词汇的内化,当他们想用这些词汇表达意思时,不得不主动运用学过的英语知识、斟酌语法规则的运用、琢磨词语的搭配、掂量词句使用的确确性和得体性。在第四学期的英语专业四级全国统测中,与其他班级相比,该行动研究对象班级的整体表现成绩突出,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在我院参考学生中,该行动研究教改项目对象班级的及格率达到了73.1%(其他非对象班级通过率为39.3%和50%),其中良好率为23%(其他班级为3.7%和10.7%)。这表明将自由写作法引入综合英语课程词汇教学的尝试具有一定的成效,为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和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本次行动研究的是笔者对个人教学中问题的反思,观察样本仅限于研究者所教授的一个班级,实验时间只延续了三个学期,长远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另外,笔者运用的自由写作法是一种强化学习者词汇学习的手段,由于课程时间限制,这种写作方法的使用并非完全按照过程写作法的“准备阶段—初稿—师生反馈—多向改评—二稿—三稿—四稿—定稿”的操作模式[13],特别是对学生在后续是否再次撰写三稿、四稿没有做出要求,这也为下一阶段的继续研究留下了空间。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41-45.

[2]李晓媛,俞理明.国外行动研究趋势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7(3):48-51.

[3]Berlin,J.A.Contemporary composition:The major pedagogical theories[J].College English,1982(44).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

[5]Swain,M.,1985.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of comprehensive input and comprehensiv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In S.Gass&C.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ow ley,MA:Newbury House,235-253.

[6]Levelt,W.J.M.Speaking: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M]. Cambridge,Mass:M IT Press,1989.

[7]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

[8]Hayes,J.R.and Flower L.Uncovering cognitive processes in w riting:An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 analysis[A].In P.Mosenthal,L.Tamar and S.A.Walmsley(eds.).Research in W riting[C].New York:Longman,1983.

[9]施良方主编.中学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10]王艳艳,王勇.循环模式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行动研究探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1):49-54.

[11]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07-212.

[1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3]邓鹂鸣,刘红等.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6):58-62.

【责任编校:邹俊杰】

The Introduction of Free-style Writing into the Teaching of Vocabulary in the Integrated Course ----An Action Research

Yang Shufang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Wuhan 430034,China)

This is a report of the action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free-style writing to the vocabulary learningprocessintheintegratedcourseofEnglishmajors.Inthelightof"comprehensibleoutput"and"socialconstructivist theory",this study,based on process writing approach,explored the effect of free-style writing on the students'growth of vocabulary.The researcher selected 27 students she was teaching as the objects,and participated and recorded the whole process of this action researc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free-style writing to the vocabulary learning process,the students'vocabulary learning and applying ability,as well as cultural awareness were improved,and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was enhanced.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Free-style Writing;Action research;Comprehensible Output;Social Constructivism

D631

A

1673―2391(2016)05―0116―06

2016-09-09

杨淑芳(1981—),女,湖北警官学院国际警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语言学。

湖北警官学院2014年度教学改革项目“利用自由写作巩固《综合英语》课程词汇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201418)。

猜你喜欢

词汇笔者英语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