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11-10罗京艳
罗京艳 钟 蕾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384)
工业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罗京艳钟蕾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384)
论文研究了以课程、科研、校企合作、区域经济等为导向的工业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出多元化、差异化、注重专业特色,注重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工作室制”工学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探讨为区域经济和制造产业发展培养合格设计人才的路径。
工业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设计教育现如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国家与社会对设计的需求呈正态增长趋势,产品设计创新逐渐受到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这意味着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只是解决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本体范畴的教育问题,还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做出精准快速的反应,引导学生学会解决以问题为导向的复杂设计任务。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多领域综合运用的学科,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环境的影响,并不是独立单一的学科体系,现今与工业设计专业相关的学科交叉正在向着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并形成了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在这种形式下,就要求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领域的多元化工业设计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模式的单一趋同,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设计类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接受的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更多的还是老套的被动接受,以完成老师设计的课题为主,很少有学生可以在在校期间参与项目的实战练习。而如果让学生在参与项目的实战中去学习,则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工作室制”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课程的形式,以实际课题和设计项目为切入点,把理论问题与实践动手能力结合起来,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此外,教师能更为灵活的掌握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学生则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提升设计综合能力,对于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概述
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现代设计教育的发源地包豪斯(Bauhaus),在包豪斯成立之初就成立了各种工作室,以“作坊”为主要形式,像陶艺作坊、金工作坊、纺织作坊等。教学打破旧有模式,开放式的教学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设计方法,熟悉了传统工艺,更了解了工业化生产的过程。包豪斯的教育模式影响了整个西方,乃至全世界的设计学院。世界顶级设计学院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同样采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期间接触大量的企业赞助的项目,以适应行业能力对设计人才的要求,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室里度过的,学院的整个教学楼充斥着各种类似于厂房、车间、流水线的味道,学生在这里不仅学习设计,更要动手把产品制作出来。近年来,国内很多设计院校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进行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邀请国内外设计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各种形式的设计工作坊、设计工作营,例如:自行车工作坊,参与工作坊的同学们亲身体验制造车体的整个过程,更学会了不同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提升了设计动手能力。“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工作营则多次深入湖南省通道县,为侗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播、创新及产业化提供持续的设计支持。中英高校“升级利用”低碳设计工作营,要求学生们合理运用各种材料的属性,综合考虑功能和其他设计要素,使得作品有较好的创意构思和较强的形式美感,同时具备商业化量产的可行性。多种形式的工作坊使学生通过不同的课题,学到更多跨学科的设计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并熟练掌握设计过程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增强了社会竞争力。武汉理工大学工业、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设计名校都在开展不同形式的产品设计工作室,将以往的课程教学转变为工作室制的课题教学,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合格设计人才。
三、工业设计工作室制模式的探讨(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
天津地区大部分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还未开始采用“工作室制”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相对薄弱和滞后。课堂教学停留在书本知识,设计课题基本都是教师给定的虚拟题目,学生设计实战训练不足,使得设计课程训练与企业需求脱节,学生得不到实践能力的有效训练,导致学生对产品的设计企划、设计材料、生产工艺、模具制作等交叉学科知识匮乏,学生在企业中不能迅速着手开始设计实践,很多知识都必须在工作中重新学习,这就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这种层次的设计教育面对高度发展的区域经济和制造产业的迫切需求是十分不尽如人意的。因此,工业设计专业应积极实施“工作室制”工学结合的合作教育多层次的创新模式,有效地根据资深学科资源链接企业,为区域经济和制造产业发展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
天津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从多个角度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依托天津制造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立足理工院校背景下的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合作培养教育,侧重工程技术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资源相互推动专业发展。关注学科与社会发展的跨界,关注与国际教育的跨界。通过利用学校理工科背景优势,整合各学院相关设计技术,注重跨学科领域的教学模式,关注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组织其教学结构。
1.以课程为导向的工作室模式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主要途径,教学形式更应灵活多样。例如,根据不同的课程需要,可以与相应的工作室结合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工作室实践教学共同完成,特别是一些专题设计课程和毕业设计环节,都可以在工作室中完成,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的开展,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也可以针对特色课程教学需要,成立形式灵活的设计工作室,所有任课教师就是工作室的导师,根据课程教学目的,将合适的企业合作项目或者产学研合作课题引入课堂教学,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就针对这种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以《三维构成》课程为例,该课程作为天津市市级精品课,既是学院工业设计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通向后续专业设计的桥梁课程。该课程设置综合实践环节,加强动手设计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造型、立体造型、空间造型和色彩造型的特点与规律,利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探索工业设计领域中共同存在的造型问题,为后面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开设之初,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课程组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设计工作室,学生将在工作室中完成实际的设计项目,学生参与构思创意、动手制作、产品生产、作品展示等各个环节。近几年,三维构成课程作业都是由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赞助的企业真题,废旧自行车雕塑展、自行车礼品设计开发、自行车元素纸材服装的设计制作与展示等等。学生在完成实际课题制作的过程中,学院从社会上聘请技术工人,与工程训练中心教师进行联合指导。这种“校企合作,产学深度对接”为院校与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同时,这种工学结合的课程工作室模式,将设计、生产、实践、科研、教学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创新的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2.以科研为导向的工作室模式
教育教学是极富创造性、学术性的活动,与科学研究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了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发挥教学技巧、注重教学方法外,还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开拓思维、丰富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通过科研活动,总结相关学科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才能更为深刻地把握教学内容,运用自如的展开课堂教学。我们尝试将学院教师的科研课题或近年来的科学研究热点整合归纳出具体的研究方向,培育重点,成立相应的设计工作室。例如,针对工业设计学科和教师的研究领域可以设置如下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设计工作室、低碳设计工作室、地域性文化产品设计工作室等等。这样通过课题的引入,学生在深化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综合素质。这种形式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工作室成立后,可以向学生公布研究方向和其他方向的研究优势,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动手能力、收集信息与社会调查等方面都能够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并使学生了解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和科研成果的主要内容,以达到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这种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实现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式投入,教师由理论到实践应用甚至市场满意度反馈的教学及科研探讨。
3.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工作室模式
根据特色领域的产学对接平台,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设计公司战略合作等形式,有针对性成立设计工作室。企业不仅是给学生提供实战机会的重要渠道,还能为学生提供较为专业的技术指导,工作室制的导师可以由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或设计师共同构成。捆绑以不同特色见长企业发展长期的合作性设计研究,周期为3-5年,不间断地为企业研发创新产品设计,同时高校可引入该企业导师,聘请企业专家到高校做兼职教师,改变高校培养半成品的现状,使之转为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必需品。此外,还可在企业建立工业设计研发中心,使高校与企业形成优势互补,高校拥有系统化的设计资源,多学科研究的技术平台,而企业里的设计师则相对专注于某一类产品的设计,积累了与此相关的大量资料以及丰富的经验,对于学生的设计实践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相互沟通,在工作室里承担不同模块的教学工作,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来选择工作室。
图1 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工作室运行模式
4.以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工作室模式
工作室的设置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以设计类的专业学科为依据,建立相应的专业学科组群,在学科组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方向,建立各个工作室。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天津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重点分类主要是:交通工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工业、工艺旅游纪念品、家居环境、视觉传媒等方面。那么工业设计专业可根据产业特点设置如下工作室。
图2 以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工作室的设置
这种工作室的设置方式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的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有利于现代产品设计行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总结
通过研究,工业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既要重视设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区域特征、学科交叉优势、办学特点选择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工业产品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是外观的美观,更涉及到材料、结构、机械、加工工艺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此外还必须综合考虑产品制造过程以及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所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因此以工作室制为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能充分体现学科间交叉和融合的,这样才能达成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1]卢纯福,朱意灏.基于工作室制的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J].装饰,2012(10).
[2]张翠敏.基于工作室制的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3]杨梅,苏兆婧.工业设计专业跨学科协同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设计教育,2015(5).
[4]余乐.中—欧著名工业设计院校本科建设实证比较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2.
(责任编辑:张华凡)
The Cultiva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Students under the Studio System
LUO Jingyan,ZHONG Lei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China)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odel for industrial design major under the studio system,which envelops many aspects,such as course teaching,scientific research,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At the same time,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should be diversified,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and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co-operation.The paper alsodiscusseswaystotrainqualifieddesigntalentsforthe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using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 of“studio system”.
industrial design;studio system;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G642.0
罗京艳(1979—),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
2014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重点课题(C0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