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合作培养食品学科研究生的实践与思考——以暨南大学食品学科国际联合实验室为例

2016-11-10符钧甯欧仕益

中国轻工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暨南大学国际化研究生

汪 勇 薛 枫 符钧甯 李 红 欧仕益

(暨南大学广州510632)

国际合作培养食品学科研究生的实践与思考——以暨南大学食品学科国际联合实验室为例

汪勇薛枫符钧甯李红欧仕益

(暨南大学广州510632)

国际合作培养研究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大量培养国际化的优秀研究生人才会为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持久性的动力。中外国际联合实验室培养研究生是国际合作培养的一种形式。暨南大学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同培养研究生,构建了国际化食品学科研究生培养平台,提升了食品学科国际影响力,提高了食品学科研究生的素质,探索了食品学科国际化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模式和长效机制。通过国际合作培养研究生加强了学校国际化教育的参与程度,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研究生人才。

国际合作;研究生;联合实验室

教育的国际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达程度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潜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国际合作培养研究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水平,有利于引进和传播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拓宽高等教育的整体视野,促进教育向国际化发展。大量培养国际化的优秀研究生将会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持久性的动力。

目前,国内的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六种形式:一是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如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二是研究生短期出境交流,如暨南大学的“研究生短期出国(境)研究项目”;三是研究生交换生;四是聘请境外导师定期在国内开展科研教育工作,开设研究生课程,参与研究生科研团队的管理指导工作;五是成立中外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并安排实验室或中心的研究生定期交流;六是设立中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利用中外研究生暑期学校或中外研究生定期互访的机会来联合培养研究生[1-3]。

暨南大学中加“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国际联合实验室培养研究生就是一种良好的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模式。2014年2月22至25日,第三届中国-加拿大教育合作高层磋商会议在加拿大阿尔伯特省埃德蒙顿市召开。在其中一个分论坛上,暨南大学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签署了“暨南大学(中国广州)与萨省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切温)合作备忘录”以及“关于暨南大学和萨斯喀切温大学之间联合创建‘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联合实验室的框架协议”。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后,暨南大学每年派出2名研究生赴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加方Martin Reaney教授每年在中国工作2-3个月,在中方实验室负责培养部分研究生。至今,通过联合实验室培养的研究生已达到10名。近年来,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勤于探索与创新的国际化研究生人才,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一、中外合作,构建国际化食品学科研究生培养平台,提升食品学科国际影响力

食品科学是一个重要学科,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在这个学科中科研成果领先、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大学和机构大多集中在美国、欧洲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是加拿大排名前10的研究型大学,由于萨省是农业大省,该校的食品学科研究实力雄厚。Martin Reaney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农业与生物资源学院教授,萨省农业部油脂质量与利用首席研究员,加拿大油脂生物炼制与生物能源领域领军人物。2011年开始,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双方开始互派出教授出访,在对方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短期研究工作。2012年暨南大学开始派出研究生到加拿大进行3-5个月的短期研究工作与学习。首个派往加方进行5个月研究工作的硕士研究生王尔佩同学,回国后在Biomass&Bioenergy和Fuel等本领域权威期刊发表了高水平SCI论文2篇,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顺利获得全额奖学金。此外,在中国实验室工作,未赴加的研究生也参与了该平台国际化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研究生课程方面,Martin Reaney教授在暨南大学期间承担了油脂化学及工艺学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采用了英文原版教材,将该学科领域在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内容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Martin Reaney还参与了多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的制定以及科研课题的选题工作,目前共有10名研究生参与该联合实验室课题的研究工作,2年来联合发表SCI论文15篇,此外,协助中方申报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对外科技合作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中方作为参与方,协助Martin Reaney教授获批加拿大萨省农业部ADF科技项目课题三项,共121万加元。目前双方正在联合申请国际专利3项,并同时进行关键技术产业化的共同开发和推广。

随着近十年研究生的大力扩招,我国在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和数量上,和北美相比差距不大。但在科研实力和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方面,北美还是比我们领先不少。发达国家食品学科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这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了高等教育获得持续、稳定、高质量的发展,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食品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来自海外的学者和国际学生对学科成长带来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4-5]。因此,派出更多的研究生到发达国家进行国际化培养,了解发达国家食品学科的教育核心理念、教学方式、新的研究热点、实践教学等对提高本学科的学术水平,改进教育方式,提升国内高校食品学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丰富国内导师团队的学术环境,为导师团队的科研课题注入更多新的思路,以国际合作培养的研究生为纽带,让国外知名学者认识中国学者的研究水平,从而增进教授之间的了解与合作,进一步开展高水平联合研究。建立更多的国际合作平台,依靠国际合作平台全面提高国内团队的科研实力以及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提高国内导师团队和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二、增强互动,全面提升食品学科研究生素质

在联合实验室成立后,双方互动良好,研究生在中方实验室主要进行亚麻籽系列功能食品原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以及亚麻籽多糖的免疫调节、抗癌、抗病毒活性研究,在加方实验室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条件,完成环肽、亚麻籽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双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在科研中承担的角色,研究生通过在双方实验室做有延续性的科研工作,共同完成科研课题,完成研究生的硕士论文。

通过国际合作,中方进一步掌握亚麻籽系列功能食品制造关键技术及亚麻籽营养组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同时中方可以通过合作,培养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和青年科技骨干。

通过国际合作,加方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需求,在中国找到学术研究和商业发展伙伴。利用中国价廉物美的油脂加工设备加工亚麻籽,并利用中国的资金和人力优势,开展更多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尽快实现和推广亚麻籽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同时加方也可以从中发掘和接纳具有科研潜力的中国学生,为研究团队注入新的活力。

开展联合实验室国际化培养研究生工作以来,一方面研究生的英文听、说、读、写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团队发表SCI论文数量每年增长200%。另一方面,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显著提高,部分毕业生或取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或获得国外著名高校的全额奖学金赴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另外一部分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表现出了良好的个人素质,得到了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工作单位的青睐,就业率为100%。

有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化的研究生可以使研究生的科研道路具有高起点,在科研之初就有机会了解世界前沿,拥有与国外导师直接交流、探讨问题的机会,提高了研究生的学术起点;国际化培养模式可以使研究生在本国、本校研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机会接触发达国家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仪器,借助国外先进的实验条件,取得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国际化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具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精通国际事务,熟悉国际规范,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6-8]。

国际化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研究生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反之,研究生教育又依赖于国际化的推进。因此,积极搭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平台,丰富在读研究生的出国留学渠道,可以全面提升食品学科研究生的素质,从而推进学校整体国际化的进程[9]。

三、不断探索食品学科国际化研究生培养的长效机制

随着联合实验室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加双方逐渐探索出了联合实验室培养研究生的相关模式(图1),该模式的创立是双方强强合作,逐渐推进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的结果。

图1 “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联合实验室国际化培养研究生模式

加方合作教授,Martin Reaney,2011年受聘暨南大学客座教授,2012年入选国家外专局短期外专项目,2013-2014连续入选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015年入选广东省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在过去的四年中,在暨南大学工作超过6个月,保证了对中方研究生的合作指导时间和质量。

Martin Reaney教授通过组内会议,个人讨论等方式,和中方研究生就课题进展进行详细的讨论,给出相应的指导。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明显提高了研究生英语的听说读写和理解能力,为后续英文文章的发表奠定了基础。

2016年,Martin Reaney教授将继续申请“高端外国专家”团队项目,不仅他本人,他团队的主要成员,也将来华和中方研究生一起进行课题研究。

经过两年的摸索,联合实验室国际化培养研究生正在逐渐建立健全培养机制,稳步推进两校食品科学专业联合实施“2+1”或“1+2”等合作办学模式,签署相关协议,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首先,目前正在促成两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联动,签署相关协议,力争建立学分互认或授予两校双学位的机制。其次,做好研究生出国前的英语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工作,使得学生出国前在心理、学业、资金等各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三,建立研究生出国后的跟踪机制,建立定时向国内课题组视频、邮件汇报项目研究进展的制度,及时掌握学生在境外学习的表现及生活方面的各类情况。最后,积极推进加方加派研究团队成员赴中指导研究生,同时吸引加方国外留学生赴中进行课题研究,引入更多世界知名学者和外国留学生,产生人才引进的“放大效应”,带动联合实验室以及暨南大学食品学科飞速发展。

伴随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国际合作与交流已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探索适合本校、本学科发展的国际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着眼于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和高质量的,具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勤于探索与创新的国际化研究生人才,才能适应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提高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

[1]刘正江,王艳华,孙宏利.一种国际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办学新模式[J].航海教学研究,2009(4):6-8.

[2]穆伟山,王展.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模式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85-187.

[3]査远莉.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中德合作建设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探索与实践[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6-12.

[4]张振刚,朱永东.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1-37.

[5]陈卫,山丽杰,陈洁,等.美国及欧洲等国食品科学学科发展变迁及其启示[A].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第五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4-87.

[6]唐春安,王述红,王殿元,等.国际合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307-309.

[7]谭敏.我国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现状及其质量保障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5):33-36.

[8]何勇灵.研究生国际合作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35-38.

[9]孟成民,魏旭娇.农业院校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初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205-206.

(责任编辑:姚歆烨)

Reflections on the Internationally Cooperative Training System for Graduates(ICTSG)

WANG Yong,XUE Feng,FU Junning,LI Hong,OU Shiyi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The internationally cooperative training system for graduates(ICTSG)can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and more internationalized outstanding graduates would be a big incentive for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in the Sino-foreign joint 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is a case of ICTSG.Guangdong Saskatchewan Oilseed Joint Laboratory was built by Jinan University in China and the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in Canada.ICTSG has enhanced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the discipline,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he graduates in food engineering,found out a new way for graduate students’training,increased the involve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nd turned out a group of student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better innovative abilitie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graduate students;joint laboratory

G643.0

汪勇(1977—),男,研究员,研究方向: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

暨南大学2014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14MS05)。

猜你喜欢

暨南大学国际化研究生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派系撕裂校园”:暨南大学驱长风潮研究(1933—1934)
2016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暨南大学成功举办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阐释“四个learn”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精灵在身边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