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卫生保健科普中微课的应用研究

2016-11-10张中兴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科普微课文化

张中兴 马 强

(061001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 沧州)

在卫生保健科普中微课的应用研究

张中兴 马 强

(061001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 沧州)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在高校教学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辅助教学角色,逐渐引起了各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什么是“微课”,“微课具有哪些特点”?笔者通过对本校教师参加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经历进行总结,让微课在卫生科普中更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微课;卫生保健;科普;应用

1 基于视觉文化思考的微课视频设计与制作研究的价值

人们把以视知觉可直接获取信息与解读意义的文化样式,如图像、符号、动画等视觉元素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微课视频作为视觉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一种文化形式,如何用视觉文化理论来指导教育资源建设实践,让学习者带着愉悦心情完成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来加以支持,不仅需要教育技术学理论还需要影视艺术、摄影艺术和视觉心理学等理论工具。将微课视频开发研究放到视觉文化层面,不但能够借鉴视觉文化信息传播和娱乐传播的理论成果,更好地探索微课视频资源的建设工作,还可以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学科背景下全面深入地开展研究。因此,基于视觉文化思考的微课视频设计与制作,就很有研究价值。

2 对教师的要求

2.1 衣着大方,环境和谐

微课场景主要以课堂为主,教师站立于讲桌后,黑板或投影幕布前,若教师着装与背景色对比度低(例如灰黑色西服与黑板均属暗色),就显得沉闷呆板,故选取与背景对比度较高的着装色彩(如红色、浅蓝或者咖啡色外套)就能突显教师精神风貌。但也不能衣着过度华丽、繁琐,衣物及配饰上的反光点过多也会影响视频效果。鉴于临床医学微课可能需要插播部分临床工作场景,授课教师在场景中穿着白大衣甚至手术服可以展示其职业风貌,增加受众临场感。因此,衣冠整洁、合身显得尤其重要,建议录制前征求摄影师意见“试镜”,以达到最佳形象效果。

2.2 确保摄制质量,语言清晰流利

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口传心授”是教师能力和风采的着重体现,内容紧凑的微课讲授中若出现口误或者不自然的停顿,势必引起观众的不信任感,因此教师必须将讲授内容熟记于心,对讲稿逐字逐句进行凝练和正确编排,避免口误和过多习惯性用语(如“对不对”“就是说”这类口头禅),甚至如同演员一样对个别语句的语速、语气进行合理修饰使授课全程跌宕起伏凸显精彩。

2.3 师生互动,演练熟悉

微课并不是单纯对教学场景的实况记录,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固然有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但关键还是要有的放矢,往往预设的问题应该是一堂课的核心问题,学生的回答若是不及时或不清晰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问答互动环节要演练熟悉,服务于授课内容。

3 时间线编辑

医学微课视频的专业性很强,制作人员要充分熟悉所拍素材的内容,结合授课教师的讲授意图和特殊要求,有技巧有章法地进行镜头与镜头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组接,既要遵循镜头组接原则,还要符合方位、景别、光线等镜头衔接规律,删减掉那些繁琐、拖沓、重复镜头,让画面更为连贯、流畅。教学课件画面、学生镜头、教师镜头呼应配合准确,使每一个镜头画面更准确的表达教学主体内容,传递教学信息。视频画面的切换方式要符合学习者的视觉心理要求,不合时宜的切换,会干扰学习者的视觉心理,影响其认知习惯。师生对话等一些教学环节的画面,可运用蒙太奇手法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展现课程、教师、学校信息的微课视频片头要具有逻辑性和艺术性,尽量在几秒内把所需信息呈现出来。所有字幕文字都要使用标准的规范字,切忌画面中出现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体大小合适,字幕字体颜色和背景色彩要和谐、醒目,字幕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与解说,视频图像协调,确保不破坏原有视频画面。

4 对摄制者的要求

摄制者要积极配合授课教师完善教案和拍摄剧本,找出需要重点展示的镜头,如教师半调侃地用患者的描述介绍痛风发病特点“痛似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常起于灯红酒绿之后夜深人静之时”,学生往往也会意一笑,这就是值得全景展示课堂气氛的内容之一。而关节腔穿刺的定位和进针角度理应是近景特写的环节,拍摄者与授课者在重点内容上先达成共识,必要时多角度跟拍,重拍,才能抓到最好的内容和达到应有的效果,以利于后期剪辑。

[1]裘德海.高校利用微课程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4):95-96.

[2]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3]俞益晖.录屏式微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J].教育信息技术,2013(11):59-61.

本论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卫生保健网络科普微课程开发与利用研究》,编号:SZ132011,成果论文。

猜你喜欢

科普微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科普达人养成记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谁远谁近?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