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2016-11-10赵增光
赵增光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 内江 641000)
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赵增光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 内江 641000)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41例和K组42例。A组行常规治疗,K组在A组基础上加以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结果 K组较之A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K组较之A组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疗效
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是因心脏射血无法供应组织代谢所需,导致血小板凝集和血管腔内径缩小而出现血栓,阻塞冠状动脉,从而引发部分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1]。本研究对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41例和K组42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检验确诊,除外本研究药物禁忌和严重病变者。K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6.34±7.13)岁;发病时间(4.51±2.29)h。A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6.18±7.26)岁;发病时间(4.55±2.24)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行常规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溶栓等治疗;K组在A组基础上加以卡维地洛辅助治疗。首次10.5~11.5 mg,1~2次/d,2 h后可追加12 mg,12~15 h后继续口服20 mg。后长期以12 mg/次的剂量服用,1~2次/d,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K组较之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2.2 干预前和干预后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比较
干预前两组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K组较之A组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和干预后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比较(±s)
表2 干预前和干预后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A组干预后比较,*P<0.05
收缩末期容积指数(ml/m2)K组 干预前 36.67±12.72 41.05±10.22 52.48±8.62干预后 62.48±14.71#* 62.52±11.59#* 27.97±5.68#* A组 干预前 36.65±12.74 41.06±10.21 52.46±8.61干预后 48.43±12.59# 48.98±10.34# 42.57±7.69#组别 时期 射血分数(%) 舒张末期容积指数(ml/m2)
3 讨 论
卡维地洛是β受体阻断剂,还有较好的α1受体阻断作用,跟其他β受体阻断剂比较[2-3],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心脏后负荷,舒张血管的作用更显著,可有效改善左心室充盈,促进射血分数的增加。
本研究中,A组行常规治疗,K组在A组基础上加以卡维地洛辅助治疗。结果显示,K组较之A组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干预后K组较之A组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1] 周广超.肌梗塞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8):146-146.
[2] 八五国家攻关课题(85-915-02-01)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临床应用研究(1138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24(3):169.
[3] 陈 健.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3):295-296.
本文编辑:孙春宇
R542.22;R541.6
B
ISSN.2095-6681.2016.19.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