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创新作用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性研究

2016-11-10潘路路

2016年31期
关键词:格兰杰协整残差

潘路路



技术创新作用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性研究

潘路路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伴随着科学技术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科技创新受到过的重视从未有今天这样的高度[1]。仅仅依靠自然资源和资本的竞争已无法成为世界市场中的佼佼者了,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没有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是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的。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的选择。

我国经济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长,缔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我们应当看到,这只巨龙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建议在能源资源的粗放型投入,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的[2]。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主要有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先是考察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然后在对其协整回归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验证技术创新是否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虽然差分方法能够消除序列中的非平稳趋势,在此之后使用平稳化的序列建立模型,但这种经过平稳化变化的序列必然不同于原始序列,限制了所探讨的经济问题的范围。近年发展起来的协整分析方法恰好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

二、技术创新作用于我国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理论,一次又一次被人们重新认识,直到今天也未停下其发展的脚步。这一理论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三阶段: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

(一)古典增长理论

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早出现在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著作中。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科技进步分别是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在另一位横跨政治、经济领域的经济学大师——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用很大的篇幅阐述了技术进步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指明了先进的生产工具、高素质的劳动者、优化的生产管理模式都会对经济产生推动作用[3]。在此之后,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哈罗德-多马模型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增长理论中有关资本、人口、技术和经济增长中的关系的理论。

(二)新古典增长理论

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古典增长理论中最先进理论的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中存在缺陷日益凸显,如其假定生产技术是不变的。在20世纪50年代,索罗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证明了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不可或缺性,突破了古典增长理论的局限,自此拉开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帷幕。

三、技术创新作用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3年至2013年;其中,按照通用的做法,把国内经济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与此同时,选取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作为衡量技术创新投入,即技术创新力度的指标。

(二)单位根检验

正式运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时,先检验各变量的水平值是否平稳,如不平稳再通过对其差分,以解决其不平稳的问题。本文所选取的变量正是经历了这一过程,差分结果如下图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变量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变量均为一阶单整的。也就是说,虽然x,y的水平值并不让人满意,但是差分处理后则平稳。

表1 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三)协整分析

通过上一步骤的ADF检验我们得知两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协整分析。为了探寻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EG两步法对变量x和y进行协整分析,下面是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方程式:

y=84612.78+43.21280x(R2=0.985384,DW=1.124590)

(10753.46)(1.663025)

根据P值可知,参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接下来,为了证明x和y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存在,对上述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如表2显示的那样,在10%的显著水平下,残差序列的ADF检验结果小于既定的临界值,意味着残差平稳,x与y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表2 残差平稳性检验结果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上述协整分析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具体如何还无法确定,因此我们对这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

因此,我们得知,x和y存在我们假设中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满意。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对x和y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和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据此得到的回归方程中,变量x的系数是正的,充分说明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正向带动作用。进一步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证明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和理论分析部分得出了近似的观点。因此,本文认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十分巨大,我国应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这一推动作用,为经济转型提供不竭动力。

(二)政策建议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转型势在必行的国内经济环境,为了能更好的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笔者综合各方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下三方面的建议:

1、增加R&D投入,并着重提高创新效率[4]。

2、运用政策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企业这一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3、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的教育和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胜任能力。(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1]马学.推动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工具理论及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

[2]张建伟,杜德斌,吕可文.技术创新的经济转型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C].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2.

[3]张建伟.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曾国屏.知识资本全球化与科技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潘路路(1991-),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在读,辽宁大学。

猜你喜欢

格兰杰协整残差
基于双向GRU与残差拟合的车辆跟驰建模
基于残差学习的自适应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
基于递归残差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平稳自相关过程的残差累积和控制图
榜单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
中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