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
2016-11-09曹东
曹东
一、 核心考点(表1)
二、知能构建(图1)
三、图表剖析
1.等高线地形图(图2)
(1)等高线的概念。地面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同图等距: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叫等高距,等高距全图一致(特别说明的除外)。
线重必崖:不同等高线表示不同海拔高度,等高线不相交,重合处地形为陡崖。
密陡疏缓:同一幅图,等高线间距稀疏表示坡缓,密集表示坡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3)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起伏小;等高线分布十分稀疏。
丘陵:海拔在200米到500米之间,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坡度和缓;等高线稀疏。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上部面积狭小;等高线密集。
高原:海拔500米以上,上部面积开阔;等高线边缘十分密集,中部明显稀疏。
盆地:海拔四周高、中间低。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表2)。
■
2.地形剖面图
(1)地形剖面图的含义。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
(2)绘制步骤(图3)。
第一步,定剖面线:确定所要绘制剖面的方向,画出剖面基线AB。
第二步,定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在原图下面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第三步,建坐标:纵坐标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
第四步,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所有的交点尤其是特殊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第五步,连线: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
四、技巧点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1.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判读
(1)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可读出图中任意一点的海拔,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则可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公式 (n-1)d 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n-1)d≤ΔH<(n+1)d。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最高的海拔,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最低的海拔。)